韭蛆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7-01-14 06:12马仁贵刘京涛
中国果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韭蛆韭菜成虫

马仁贵,刘京涛

(1.滨州市滨城区植保站,山东滨州 256601;2.滨州市植保站,山东滨州 256601)

韭蛆无公害防治技术

马仁贵1,刘京涛2*

(1.滨州市滨城区植保站,山东滨州 256601;2.滨州市植保站,山东滨州 256601)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也是韭菜虫害防治的难点和影响韭菜商品质量安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韭蛆发生规律的调研,从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理念出发,组配出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生态防治措施,最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作为补充措施的防治方案,减少了高毒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韭蛆;综合防治;绿色防控

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富含维生素、粗纤维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它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硫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含有一定量的锌元素,能温补肝肾,在药典上有“起阳草”之称[1],并且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有健胃、提神等药理功效,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常年绿叶菜之一。

危害韭菜的主要虫害是韭蛆,韭蛆又名地蛆、根蛆,危害韭菜的蛆主要是双翅目迟眼蕈蚊的幼虫。据调查,韭蛆非防治田,韭蛆危害严重,单株韭蛆高达10头左右,虫株率高达70%,虫田率达100%,减产30%~40%。近年来,由于违禁高毒农药的使用及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导致消费者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韭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菜农的增收。

1 韭蛆防治现状

1.1 韭蛆发病状况

夏季韭菜一般维持其自然生长,确保光合产物向根部的输送以积累养分。韭菜的收割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秋季扣小拱棚并同时药剂灌根防治韭蛆。

韭蛆幼虫群集在韭菜地下部的嫩芽和鳞茎蛀食危害,春、秋季向上蛀食土中白色茎部,导致根茎腐烂,受害后韭菜叶萎蔫下垂,最后枯死。夏季气温高,幼虫主要危害鳞茎,使其腐烂。韭蛆危害的韭菜,韭苗枯萎不能萌发新芽,或者能萌发,但极细弱,商品性较差。

1.2 韭蛆防治存在的问题

1.2.1 低毒、安全农药价格高,影响农户的使用

高效、安全、低残留的农药大多价格高,如乐斯本(毒死蜱)45元/kg左右,而国家禁用的甲拌磷(3911)却只有25元/kg左右,该药防治效果较好,可促进韭菜生长,但残效期长。有些菜农片面追求节约成本,不顾及安全,购买和使用这些质次、价廉、高毒、高残留的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用的农药。

多数菜农的农药使用知识贫乏,安全用药意识差,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有的道德素质低,缺乏应有的商业道德,对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禁用的农药和安全间隔期毫不重视。

1.2.2 新技术和新药剂难以普及推广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缺失,而且农户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经营,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薄弱,所以有些新技术和新药剂难以普及推广。这就限制了韭蛆防治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 韭蛆的发生规律

一般来说,韭蛆一年发生4~5代(大棚常年危害)。以幼虫越冬,其常常聚集在韭菜根周围深度3~4cm的土中[2]。翌年3月下旬以后,上升到1~2cm的土中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不善飞翔,善爬行,畏强光,喜欢阴暗潮湿环境。交配后1~2d在韭菜根茎周围的土壤内、叶鞘缝隙及土块下产卵。初孵幼虫分散爬行,先为害韭菜的地下叶鞘及假茎,再蛀入鳞茎,一般潮湿的壤土地为害严重,致幼茎腐烂,韭叶枯黄、萎焉断叶,甚至腐烂成片死亡。5月中、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6月下旬末~7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9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10月下旬以后第4代幼虫陆续入土越冬。

3 综合防治

韭蛆的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优先选用植物源、生物源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3.1 农业防治

3.1.1 育苗移栽

实践证明,育苗移栽是减轻韭蛆危害的重要措施。生产上一般选择肥沃的冬闲田作为苗床进行育苗,播种后覆盖地膜,套上小拱棚进行双层覆盖保温,等到苗长齐后揭去地膜、撤走小拱棚。

3.1.2 生态控制

韭菜收割后,及时撒施一层草木灰,减少土壤表层的水分含量,保持土壤干燥,可以恶化成虫产卵环境。此外,在早春,韭菜刚开始生长时,扒开韭菜周边的表层土,太阳下晾晒5~7d,也可杀死部分韭蛆[3]。清洁田园,搞好韭菜园统一规划也是防治韭蛆的重要措施。

3.2 物理防治

3.2.1 盖膜

韭菜收割后是成虫产卵的主要时期,因为韭菜新茬散发着新鲜的气味,吸引了大批成虫。此时是韭蛆防治的关键时候,应在收割的韭菜上覆盖薄膜,减少成虫产卵的机会,3~5d之后,待韭菜新茬伤口愈合之后,新鲜的韭菜味逐渐消失,再揭掉地膜[4]。

3.2.2 诱杀

将盛有诱杀液(糖:醋:水:敌百虫,按6:6:28:1配成)的盆子固定在距地面约1m的高度,离盆口30cm的正上方点盏30W的灯泡。白天开灯2h。每667m2韭菜地放2~3盆。无灯的放4~5盆。每667m2放10个点,3~5d更换一次诱杀液。诱杀防治分2期进行,5月上旬~6月下旬为1期,9月上旬~9月下旬为2期,其它月份停止操作。利用害虫对黄色较强的趋性,诱杀韭蛆成虫及潜叶蝇、蓟马等小型害虫,每667m2用25cm×40cm的黄板25块,略高于所种植的韭菜即可,安装一段时间后,一旦黄板粘满害虫,应立即更换后再使用。

3.3 化学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如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畦面,这样能直接杀死成虫。

在幼虫为害始盛期,可用植物源农药1.1%苦参碱粉剂2~4kg/667m2,或40.8%毒死蜱乳油600mL/667m2,或40%辛硫磷乳油1000mL/667m2,或20%吡虫啉-辛硫磷乳油(1+1)1000mL/667m2,稀释成100倍液,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韭菜根部灌药,然后浇水。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也可喷75%灭蝇胺5000倍液喷药[5]。

[1]尚亚红,高林夏,杨晓燕.韭蛆无公害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09,3:47-48.

[2]王炜,张瑞平,钱春风.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6):28-29.

[3]尹怀富,王秀峰.韭菜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8)6:11-13.

[4]张宗卷,勒会琴.韭菜田韭蛆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果菜, 2010(01):31-32.

[5]赵荷仙,候桂明.保护地韭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09,(10):182-183.

Non-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Chinese Chive Maggot

MA Ren-gui1,Liu Jing-tao2*
(1.Plant Proctective Station of Bincheng District of Binzhou City,Binzhou 256601,China;2.Plant Proctective Station of Binzhou City,Binzhou 256601,China)

Maggot is the main pest of leek,also control points and an issue which effects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leek.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occurrence of maggot in the local area,in the paper,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pre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ed with the green concept,gave priority to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physical,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use of high efficiency,low toxicity and low residue pesticides as supplement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programs,to prevent the use of highly toxic pesticides,exceed the standard solution the problem of pesticide residues.

Chinese chive maggot;comprehensive prevention;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436.3

A

1008-1038(2017)01-0064-03

2016-08-19

马仁贵(1968—),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虫害防治

*通讯作者:刘京涛(1964—),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病虫及其防治

猜你喜欢
韭蛆韭菜成虫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邯郸地区噻虫胺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
韭蛆综合治理研究及应用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邯郸地区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效果初探
莴苣和韭菜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