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7-01-14 18:0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体位支气管病情

姜 鑫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探讨

姜 鑫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5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 均开展排痰和抗感染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在经过排痰和抗感染治疗后, 48例患者治疗有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例患者病情恶化, 临床上继续进行综合性治疗。结论 在临床上给予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患者预后, 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支气管扩张;临床治疗;抗感染

支气管扩张主要是指一支或若干支近端气管和中等大小的支气管管壁组织破坏, 从而出现了不可逆的扩张。该病症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化脓性炎症。若肺部组织出现严重的肺毛细血管床破坏, 则会使肺动脉循环阻力显著增加, 同时出现肺动脉高压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以, 患者一旦患上支气管扩张,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1]。此外还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对病情的缓解和改善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18例,年龄24~75岁, 平均年龄(46.2±9.6)岁,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慢性咳嗽, 部分患者有咯血、慢性感染, 同时有胸痛、胸闷及发热等症状。

1.2 方法 治疗中采取抗感染治疗和排痰治疗。若患者病情较轻, 应使用阿莫西林(4次/d, 0.5 g/次)进行抗炎治疗。若患者病情较重应选择静脉滴注普鲁卡因,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联合使用止血芳酸进行止血治疗。治疗时可使用阿奇霉素, 3次/d, 0.5 g/次, 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气道黏膜功能的恢复[2]。排痰治疗时, 应选择祛痰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 同时可联合使用溴己新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稀释, 也可在稀释痰液时选择雾化治疗的方式, 从而达到促进患者痰液排出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咯血、炎症等基本消失, 反复咳嗽明显改善为治疗有效。

2 结果

50例患者在经过排痰和抗感染治疗后, 48例患者治疗有效,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例患者病情恶化, 临床上继续进行综合性治疗。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诱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以及支气管阻塞感染所引起的管腔黏膜充血、水肿, 从而导致管腔狭小分泌物堵塞管腔的症状, 这种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引流不畅, 进而加重感染情况[3]。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状况。所以二者的相互影响也加重了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儿童和青年人群是支气管扩张症的高发人群, 该病症病情易反复,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浓痰等, 此类症状与体位的变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 咯血量和病情的程度及病变的范围并不始终一致。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积极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也可开展经验治疗[4]。若患者经抗炎治疗后效果未达到预期水平,应按照药物敏感试验来科学选择抗生素。

体位引流一般是借助重力作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流入到气管、支气管, 从而使分泌物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体位引流可促进痰液的排出。若患者病变部位位于肺下叶, 临床治疗中应使患者保持俯卧姿势, 前胸靠近床沿, 两手扶地, 头向下, 顺利进行深呼吸和排痰[5]。若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肺上叶, 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坐位或其他姿势,从而可更好地保证引流的效果。体位引流应保持2~4次/d,15~30 min/次。痰液粘稠度高的患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痰液涌出量过多而出现窒息的症状, 引流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确定患者是否在治疗中出现脉搏微弱、头晕、疲劳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对患者体位引流的耐受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若患者在引流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 则应立即停止引流操作[6-8]。在引流时应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 也可使用胸部叩击或震荡等有效方式, 帮助患者在体位引流的姿势下咳嗽, 也可保持坐卧位促进排痰, 这样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改善引流的效果。体位引流后应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密切观察患者的咳痰性质、痰量及颜色, 对肺部呼吸音的改变进行详细听诊,从而对体位引流的效果予以科学评价。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哮喘中一个重要的症状, 该病症会对患者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损害, 同时,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临床中治疗支气管扩张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感染进行控制, 使患者的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的状态。借助抗感染治疗, 使患者的支气管炎症状得以显著的改善, 从而也促进了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9-11]。在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此外还应重视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 及时给予科学的心理疏导, 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 使患者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改善疗效。

内科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若经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 应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支气管扩张是结构性肺病中的一种, 但是由于引流效果不佳,因此容易产生反复感染的现象[12-14]。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适度开展训练, 从而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起到延缓病情的作用。按照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 选择一些合适的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其可实现更佳的抗感染效果。

[1] 黎惠贞.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不同程度肺功能受损的临床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5):346-347.

[2] 曾永芳.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的探讨.中国医学工程, 2012(11):96-97.

[3] 李全花.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有效治疗与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3, 11(14):111.

[4] 王勇, 何权瀛.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临床内科杂志, 2016, 33(6):407-409.

[5] 孜明古丽·卡地尔, 马依努尔·玉素甫.1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27):145-146.

[6] 崔明建.支气管扩张78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 9(31):320-321.

[7] 彭俊杰, 梁建华, 郑献敏,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76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13):80.

[8] 袁淑兰.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处理.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46.

[9] 马建永, 李明晖, 张春意.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4(4):895-897.

[10] 郑义珊, 刘素月.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的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17):17-18.

[11] 杨杰.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22):114-115.

[12] 陈博智, 谭翩翩, 饶磊.泛福舒对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疗效的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3):317-319.

[13] 付强.4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观察.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3, 23(1):170-171.

[14] 任波.支气管扩张107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1,30(22):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23

2017-05-25]

114002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体位支气管病情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