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医之清浊二气

2017-01-14 18:52高金荣指导老师杨本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清气彝族体质

高金荣 指导老师:杨本雷

(云南省彝医医院 云南彝族医药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

论彝医之清浊二气

高金荣 指导老师:杨本雷

(云南省彝医医院 云南彝族医药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

彝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族医药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先民在长期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起来的,伴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成长与完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医药。彝医基础理论以“一元二气,五行六路及毒邪理论”为主线,清浊二气理论涵盖了自然、生理、病理、体质辨证和治疗方方面,是彝医基础理论的基石,是彝医辨病治疗的总纲。

清浊二气; 依存关系; 自然和生理病理; 体质辨证和治疗

1 清浊二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彝医先哲认为,混沌初辟,天地未判之时,宇宙呈虚空无极状态,元气是宇宙万物的主体和本源,是一种细微的气化了的微粒物质形式充满于宇宙之间,是一种无色、无形、无象和无边际抽象概念,它存在于宇宙之前,也存在于宇宙之后,在宇宙形成之前,它以“周天下一气”的形式存在着和充斥着,在宇宙万物形成之后,它分化成无数,分布、寄寓在宇宙万物之中,随着宇宙的运动进化,元气一分为二,蕴生清浊二气,青清之气上升为天,赤浊之气下降为地,清浊二气产生后充满于宇宙之间,运动不居,处于不断消长运动变化之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2 清浊二气与自然和生理息息相关

彝族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清浊二气运动变化所形成,人体也不例外,《西南彝志》说:“千千的事物,万万的根子,产生于清浊”,《宇宙人文论》也说:“万事万物的总根都是清浊二气”;“人体的根本,也是形成天的青清之气与凝成地的赤浊之气”,《西南彝志》说:“人先产生肾,肾与脾一对,壬癸养肾脏,戊己养脾脏,后产生心脏,丙丁养心脏,后生肝与肺,甲乙养肝肺,人体形成了……会动不会吃,有命不喝水。”由此可见彝医认为人体的形成是清(父)气、浊(母)气相结合的产物,认为清浊二气不但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元素,而且清浊二气的运动变化是生命活动的变现形式,清升浊降,各循其道,相互为用,才能使生命得以正常运转,换言之,清浊二气升降运动,是人体其化功能的具体体现,清浊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循环无终,在自然界,二者的消长变化产生了一年四季风雨寒暑的季节性气候变化,“春天发生,夏天成长,秋天收成,冬天贮藏”,这些自然现象都是清浊二气消长变化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同时清浊二气的消长变化,还表现在“天地二气是循着首(冬、腊月)、萌(正、二月)、长(三、四月)、遍(五、六月)、退(七、八月)、藏(九、十月)的规律发展的。由此可见,四季季节气候变化也是由清浊二气的变化引起的。

在生理方面,人体的清浊二气与四季正常的气候变化规律相适应,发生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首、萌、长、遍、退、藏”的同步变化,清浊二气的反应还表现在清浊二气六路学说上。彝医认为气路是人体清浊升降、气血循环的通道、路径,它连贯脏腑,通达五官七窍、表里上下,由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气化,气化又以清浊二气的升降出入为主要特征,彝医将升降出入的通道称为“气路”,《西南彝志》说:“人体的气,七门之上生,和胃肠间,直达脐底,其在体内循行共有六条路径,清浊各三条。清气三条路,第一条,经过心脏;第二条,经过咽喉,直达七窍;第三条路,经过肝肺,连通肾脏。浊气三条路:第一条,经过尾根,越过头顶,直达鼻下;第二条路,经过肩脾,直达脑髓;第三条路,经过肾脏,透过腹腔,直达头顶,即从脑下降的元气下注气海,然后一分为二,分为清气三条路和浊气三条路,清气流注于脏腑组织,浊气循行腹背一周,清浊二气六条通路在气海相交汇,并互相联通,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二者将人体脏腑形体上下内外相联结,使人体的内而脏腑组织,外而肢体七窍构成一个整体,息息相通”。清浊二气联系了整个机体表里,在人体内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具有温煦、营养、推动、运行、抵抗外邪等生理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循环通道,彝医认为,血运行于气路中,气随血行,其运行于气路之外,推动促进血循、气血乃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运行正常,清浊二气平衡,才能生机盎然,一旦疾病危及生命或生命终止,则“人死气血断,气出于七窍”。

清浊二气与生理关系还表现在彝医的排毒系统方面。彝医认为人体通过自身的两条排毒系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人体的排毒系统共分上一路及下一路排毒系统,上一路排毒系统向上向外,由肺、气管、鼻、皮肤、汗腺呼吸系统,还有十二指肠以上的口、食道组成,在生理上,肺、气管及鼻能吐故纳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不断呼吸新鲜空气,吐出废气,进行新陈代谢,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皮脂以润泽皮肤,与汗液同时排出的体内代谢产物,此外皮肤汗腺也具有呼吸功能,由肺所主,乃是人体体表的屏障,能抗御外邪入侵,具有防御免疫功能。口、食道、胃生理功能上可进食、吞咽、消化食物,补充人体能量所需,下一路排毒系统即十二指肠以下至肛门的部分,此外尚有肾、膀胱、尿道,其生理功能是司消化吸收食物及排出二便废物,通过吸收精微物质和排除糟粕维持机体的清浊平衡。

3 清浊二气对病理的影响

彝医将自然界比喻为大宇宙、大天地,将人体比喻为小宇宙、小天地,人体如天体,识人知天体,人与天地同。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彝医认为,人体身半以上象天,清气所主,身半以下象地,浊气所主,气主清气,血主浊气,精神意识乃清气所司,形体官窍为浊气所主,清气主表,浊气主里,人体脏腑表里,四肢百骸,莫不与清浊二气相关,清浊二气必须平衡协调,方能维持脏腑机体组织的生理,倘若发生有余不足,失去平衡协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清浊二气在病理方面也无时无刻不存在,受四季异常气候的影响,春季多“风、燥、温”毒致病,夏秋季多“暑、热、湿”毒致病,秋季多“燥,湿、风”毒致病,冬季多“寒、燥、风”毒致病,此乃是人体清浊二气亏虚或元气不足,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感受四时毒邪而产生的病变。

4 清浊二气指导体质辨证和临证治疗

彝医在临床辨证上,认为凡是在体表的、热性的、有余亢进的病变都属于清气,凡是在体内的、寒性的、衰弱的都属于浊气。风邪、火毒、暑邪、燥邪都是清气有余致病,寒邪、湿浊、水湿都是浊气有余致病。所有这些都可划归清浊二气所主,均归咎于清浊二气有余不足。

据人体清浊二气禀赋之厚薄,彝医将人体分为清气有余之体、清气不足之体、浊气有余之体,浊气不足之体,清浊二气平衡之体,认为清浊察赋有别,生理性情有异,发病用药亦随之有别,故彝医治病,当分清体质之差别,以明治疗之所异。

清气有余之体:表现为面色偏红,体质偏热,好动恶静,易怒烦躁,好食寒凉饮食,食热燥之物,即口干咽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形有余,即不食热物,平时亦多咽痛便秘。一旦生病,多见实热之证,此乃清气有余所察之体,用药宜偏寒凉清泻,即使患寒证,用药亦忌过热。

浊气有余体质:表现为面色偏黑,体质偏寒,好静恶动,喜温喜热,大便稀塘,小便清长,肢体畏寒,喜食辛热饮食,一旦食寒凉事物即见腹痛泄泻,或不思饮食,畏寒益盛,舌润苔白,脉形沉迟,此乃浊气有余所察之体,一旦发病,多见于寒证,用药宜偏辛热之性,慎用寒凉之品,即使患毒热之证,亦不可寒凉过剂,重病即止。

清气不足之体:表现为面色偏白或体胖肤白。体质偏于虚寒,经常肢体畏寒,四肢厥冷,喜温喜热,大便质稀,小便清长,精神不振,倦怠乏力,体肥者每多见清痰,舌质淡润或苔白,脉形不足,多沉细迟或沉微脉,此乃清气不足所察之体,一旦生病,多患虚寒之证,用药宜温清或散寒毒,宜温宜补,慎用清泻寒凉之品,即使患热毒实证,清泻寒凉之药不可过剂。

浊气不足之体:表现为面色偏红,体质偏于虚热,偏好于寒凉饮食,但不多食,食燥热之物易于产生内热,平时易感口干,时有咽痛,大便秘结,小便偏黄,易盗汗,五心烦热,双颧潮红,容易疲倦乏力,舌红少津,苔薄白,脉沉细偏数,此乃浊气不足所察之体,一旦生病易得虚热之证,用药宜滋浊以清热毒,忌用温燥之热药,即使患虚寒之证而温清气,燥热之品亦不可过剂。

清浊平衡之体:表现为面色红润,平时体质不寒不热,大便通畅,解有定时,不干不稀,小便正常,精神清爽,进食偏寒偏热饮食,于体无明显影响,不产生寒证或热证,平时少有口干咽痛或疲倦乏力,舌质淡红津润,不干不燥,舌苔薄白,脉象冲和,若患寒毒热毒证或虚证实证,祛寒清热,补虚泻实邪易退而清浊二气即趋于平和,治病用药,易收功效,此乃察赋清浊二气之平者,无体质之偏倚。

总而言之,在彝医基础理论“一元二气,五行六路及毒邪理论”的主线中,清浊二气不但关乎自然现象、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同时也关乎体质辨证和临床治疗,只有先辨清病性之清浊,方能提纲挚领,辨证施治。由此可见,清浊二气是彝医理论的基石,是彝医辨病治疗的总纲。

[1]杨本雷,饶文举.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2]杨本雷.彝族医药荟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高金荣(1981-),男,白族,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学历。从事中医药、彝族医药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肿瘤的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邮箱:gaojinrong8756169@163.com。

R291.7

B

1006-6810(2017)07-0004-02

2017年3月24日收稿

猜你喜欢
清气彝族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彝族海菜腔
《清气满乾坤》
《清气满乾坤》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处 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