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族医药的“神药两解”

2017-01-14 18:52王蓓蓓王雪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神药药神巫师

王蓓蓓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浅谈白族医药的“神药两解”

王蓓蓓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白族民间,有“神药两解”的观念。治病与求神,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文化。从南诏以来,白族民间即有药神崇拜。而这种“神药两解”的观念,与白族地区的本主崇拜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

白族医药; 神药两解; 本主崇拜

白族是云南省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亦有少数分布在滇西其他区域、滇中以及贵州、四川、湖南部分地区。白族医药是白族人民世代防病治病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自成体系。究其渊源,既有土著医药的成分,亦有中医学的内容,还受到古代波斯医学的渗透,甚至还受古代印度医学的影响,医学成分非常多元化,形成了带有浓郁神秘气息的独特医学体系。而“神药两解”则是白族医药中非常具有特色的观念之一。

1 “神药两解”的观念

在白族民间,有“神药两解”的观念。治病与求神,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文化。从南诏以来,白族民间即有药神崇拜。白族本主庙中,有专司医药之神。痘儿哥哥专治小儿痘疹,送子娘娘为保育孩童的生育与健康之神。剑川石窟有主生育兼治不育之症的“阿央白”雕像并形成了一套信仰民俗。

并流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如:剑川县阿叱力僧侣及其组织的“念佛会”、“妈妈会”中,流传著“药王爷与琉璃兽”的神话,说的是上古白国之时,剑川坝子流行小儿瘟疫,死亡很多,白王的太医对此束手无策。这时有个叫“药老”的老者,带着能辨别药味的琉璃兽,尝遍百草,以99味药配成药丸,平息了小儿瘟疫,琉璃兽因吃了“断肠草”而丧命。后来,老者去逝了,人们在他居住的地方建起了古柏庵,塑了老者的金身及琉璃兽像。人们尊称其为“药王老爷”。

另外一个叫《古千古洛创世纪》的白族神话故事中说:古时候从一条龙的口中吐出一个肉核,变成一男一女。生下十对儿女,各人分工创造出现今白族地区的人类社会。其中,第九对子女吃过99种毒草,尝过99种草药,成了草医,后来被传为药神。

大理亦流行着《药神孟优》的本主传说。孟优被尊为“药神”,供为大理海东的“本主”。如:孟优登上点苍山险峻奇峰,得到苍山虎伸下长尾巴提携,才上得峰顶,采到“雪上小灵芝”等几剂草药,又骑上虎背,被苍山虎送下悬崖,及时解救了众多病人。他有病即治,诸病能治;即便是流行时疫,也一治既愈。对贫苦人家,不收药钱,到病好为止。从此,孟优被尊为“药神”。孟优的“优”,成了白族语对“药”的专用词,“药神”也成了白族语对“医生”的专用词,孟优的名字也成了白族语“讨(买)药”的意思。这个传说故事在诸多的文章中得以记载。如《永昌府文征》载:“孟获弟优,有方行,往来博南、叶榆间,以医术活人,甚得民和。”徐嘉瑞先生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写道:“大理海东本主庙神为孟优,乃孟获三弟矣。”江应梁先生在《诸葛亮与云南西部边民》一文中说:“孟节寺在龙陵平安所东。武侯南征至此,有哑泉,时有孟节具告之毒,唯夷节水上九叶芸香可解。龙陵古道有孟节寺,由孟优变为孟节,然其本质一也。”又传下孟优的药方,“雪上小灵芝、药山茶可治脖疮”。

这种药神崇拜,祭祀药神的活动直到今日仍在白族民间流行。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传是白族药仙娜姑的生日。居住在云南鹤庆山区的白族群众,每到这天,便要举办祭祀药仙的隆重的活动,将之称为药仙节。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娜姑便要遨游人间,为人类驱瘟祛疾、赠福赠寿。她热爱唱歌,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见花唱花,见草唱草……被她唱过的花花草草便有了神力,变为能治病疗疾的药物。所以每到这天,人们便爬山越岭的采挖各种植物当做备用药物,并在当天用一百味草药煎汤浴身。据说,用百味草药汤浴身后,便可治愈各人身上的老毛病,还可延年益寿,永葆青春。

2 “神药两解”与本主崇拜

这种“神药两解”的观念,究其来源,与白族地区的本主崇拜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

本主崇拜的产生[1],距今至少已1200年,在南诏时期封了五岳四渎,十七圣贤,五十七山神之后,本主崇拜更加兴盛起来。在那个时期,白族先民不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侵袭造成的灾祸,将这一切归因于天地鬼神降祸或赐福于人,从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用祭祀祈祷消灾降福,亦从最初的崇拜天鬼,到进而崇拜太阳神、雨神、龙神、山神等来获得风调雨顺,畜牧兴旺,无灾无病。当进入阶级社会后,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本主便成为以村社为单位的全村共同崇拜的社神,本主便成为这一方村社的最高主宰。后来在长期的生活中又遭到干旱、洪水等灾患,人们便将这一切归为邪神恶龙所为,并演化出一些好龙与恶龙的斗争故事(如小黄龙把制造洪水的大黑龙赶走等)。同时,在民间也涌现出了诸多舍身除害的英雄义士(如杜朝选、段赤城、独脚义士等),人们就把这些为民除害的英雄义士、好龙奉为海神和本主。本主庙就成了村社祭祀的中心。解放前大理360村就有72个本主(数村一个或一村一个),直到最后也并未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神抵,所以白族的本主崇拜具有多神崇拜的特点。

本主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与日俱增的信仰和本主崇拜之所以能得到长期不衰的发展,在神与人之间的媒介——巫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巫师也为白族医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为“神药两解”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自古“巫医同源”。宗教领袖为巫师,巫师在汉代称耆老;在唐代和南诏时期称为鬼主,本主崇拜产生后,巫师就成为本主神的弟子和祭师。巫除了祭祀神以外,亦兼通医药知识。大理白族的巫师虽通晓医药,但仍需借助于神灵,原因是过去科学和医药不发达,人生病均认为是冒犯鬼神引起的。一切有生无生的东西,如山、水、树木、石头、飞禽走兽等都被认为是有神灵的。冒犯了哪里的神灵,就要到哪里去酬谢赎罪。巫师治病的过程是:在神坛前(有的是席地摆设)摆上茶、盐、糖、米、酒、钱币、鸡蛋、鱼、豆腐、猪头三牲等。巫师面对神坛(有的则在本主庙内)跪下请神,通过敲单面鼓和锣及颂神号,把上下四方、五百神王和各处本主请来享受祭祀,这叫做请神。巫师把神请齐后,便向患者家要许愿酬谢神灵,许愿要视患者家的贫富情况而定,家境富足者要备猪头三牲、鸡、米、红布、钱币,甚至要挂软匾或木雕匾额对联给本主,家境贫寒者亦需鸡、鱼、面、蛋来酬神,并给巫师银钱。许愿过后,巫师就会依据病情送给一付或几付草药,让患者煎汤服下。所以巫师与本主神灵是互相依靠的,巫师靠本主神灵生存,本主神灵的崇拜也因有了巫师就得到进一步发展。长此以往,人们逐渐形成了祭祀本主,既可以祈求平安,又可以治疗疾病的观念,慢慢演化成了“神药两解”。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神药两解”中所拜之“神”,即本主崇拜中的“本主”,所以这种“神药两解”的观念与本主崇拜关系密切。“神药两解”的观念亦是白族医药中非常富有特色的观念之一。

[1] 杨宪典.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93(4):

R295.2

B

1006-6810(2017)07-0007-02

2017年3月27日收稿

猜你喜欢
神药药神巫师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懒巫师的谢礼
神秘的北部巫师
带上巫师的魔法书,开启一场奇幻之旅
中国药神李时珍
吃了就能变聪明!这到底是什么“神药”?
济公歪传——异国『神药』
谁动了巫师的魔药?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