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验案2则

2017-01-15 07:00冯晓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2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白术

冯晓燕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吕梁 032200)

·古方今用·

苓桂术甘汤验案2则

冯晓燕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吕梁 032200)

苓桂术甘汤;梅核气;呃逆;医案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者,适用于中阳不运、饮停中焦诸证。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梅核气、呃逆等病证,疗效满意,兹举验案2则,以飨同道。

梅核气

患者,男,44岁,2016年10月27日就诊。患者平日胸闷咳嗽痰多,自感咽部不适如有物梗阻,似有食盐附着,口干,咽干,舌淡胖,苔薄白而水滑,脉沉弦。辨证为中阳不运,饮犯胸咽。诊断为梅核气,治宜温阳运脾,降浊化饮。投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 g,桂枝10 g,白术10 g,甘草6 g,法半夏10 g,厚朴12 g,生姜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后,诸症消失,随访3年余未复发。

按语:肾者主水,在味为咸。今中阳不运,脾土难制肾水,水饮上犯胸咽而致病。故以苓桂术甘汤培土制水,温阳化饮。加半夏、厚朴、生姜化饮降逆,调畅气机。诸药合用,中阳得运,肾水得制,痰饮得化,浊阴得降,故获效。

呃逆

患者,男,30岁,2016年11月21日就诊。患者劳累之余,暴饮凉水而发呃逆不止10余日。每于饮食时则呕吐清涎、黏液,服中西药不效。查体:呃声连续,面色黧黑,胸满短气,头晕目眩,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弦紧。辨证为饮聚中脘,胃失和降。诊断为呃逆,治宜温阳化饮,降逆止呃。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 g,桂枝10 g,白术12 g,甘草6 g,姜半夏12 g,吴茱萸10 g,丁香10 g,柿蒂10 g,生姜12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呃逆减轻,已能进食。续服2剂,呃逆消失,嘱其忌食生冷食物。

按语:此案患者因素体中阳不足,复加暴饮而致中阳遏阻,饮停中脘,胃失和降而致病。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吴茱萸、生姜温胃散寒,姜半夏、丁香、柿蒂降逆止呃,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药中病机,故获速效。

2017-03-12)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背寒验案1则分析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白术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