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空洞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与影像学研究

2017-01-15 07:34王开宇邹学广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性病变空洞胸膜

王开宇邹学广荣 阳

(1 辽宁省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24;2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学,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肺空洞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与影像学研究

王开宇1邹学广2荣 阳3

(1 辽宁省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24;2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学,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肺空洞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与CT扫描肺空洞性病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结果本组70例肺空洞性病变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32例,空洞性肺癌18例,肺曲霉菌病4例,空洞型肺转移瘤2例。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不仅准确显示肺空洞性病变的形态,而且清楚显示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因此结合临床资料及发病部位,对于肺空洞性病变一般能够达到定性诊断。

肺空洞性病变;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鉴别诊断

肺空洞性病变较为常见,肺部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空洞,影像学表现类似,易引起误诊,如何区分,是放射诊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1-2]。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0例肺空洞性病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肺空洞性病变患者,男48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平均56.3岁。其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32例,肺癌18例,肺曲霉菌病4例,空洞型肺转移瘤2例。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36例,咳痰,痰中带血18例,呼吸困难26例,无症状为偶然查体时发现而就诊者10例。

1.2 方法:使用Siemens公司的Emltion6CT扫描机,层间距10 mm,层厚10 mm。肺窗宽800~1500 Hu,窗位-650~-800 Hu,纵隔窗宽300~500 Hu,窗位50~65 Hu。患者仰卧,扫描范围包括肺尖至肺底,70例均行CT平扫,其中6例行CT增强扫描。

2 结 果

2.1 空洞性肺癌:18例空洞性肺癌中,外壁均呈分叶状或波浪状,14例为偏心性空洞,常位于远离肺门侧[3-4],壁较厚且不均,内壁凹凸不平呈结节状。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肺转移,2例胸骨、胸椎及肋骨破坏,4例行CT增强扫描,空洞壁中等度强化,强化程度在45~60 Hu。

2.2 空洞性肺结核:32例空洞性肺结核中, 病灶周围均可见周围卫星灶,32例内壁光滑,10例位于上叶尖后段,8例位于下叶背段,4例位于下叶基底段。

2.3 肺脓肿:14例肺脓肿均位于下叶,12例可见液平面,内壁光整,2例CT增强扫描,空洞壁明显环形强化。

2.4 肺曲霉菌病:4例肺曲霉菌病中,均位于肺上叶,为薄壁空洞,伴空气半月征,其内可见孤立球形灶。

2.5 空洞型肺转移瘤:2例有原发肿瘤病史,与肺内实性结节转移并存。

3 讨 论

病理上空洞是病变坏死后其液化的成分经支气管排出并引入空气而形成。肺空洞性病变种类繁多。本文回顾70例肺空洞性病变患者,重点分析病灶形态、边缘、密度及空洞壁的厚度、强化度,内外壁的形态及空洞内容物,病灶周围肺野纵隔改变,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探讨不同病理基础的空洞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

3.1 空洞性肺癌:空洞性肺癌发病较慢,常无或仅有低毒症状,可有咳嗽并痰中带血。空洞性肺癌多见于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磷癌占80%,腺癌和大细胞肺癌占20%[5]。肺癌性空洞病理是癌肿中央部分病灶血供不足,发生缺血、坏死,而形成空洞,坏死多发生于3 cm以上的肿块,空洞形态多样,多呈偏心性,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或呈结节状,外壁呈分叶状或波浪状。壁厚常>15 mm,CT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在15~80 Hu,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呈逐渐上升的形态[6],空洞性肺癌除空洞特征性表现,还具有周围型肺癌的征象:①毛刺征:肿瘤与肺交界面有毛刺状突起。②胸膜凹陷征:肿瘤胸膜之间线形或三角影。③血管集束征:肿瘤周围的肺动脉或肺静脉可到达肿瘤边缘或与肿瘤相连[7]。④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肿瘤易引起邻近胸椎及肋骨破坏,肿瘤直接侵及胸膜可引起胸膜增厚,肿瘤在肺内血行转移形态多发结节或粟粒状。转移到胸内淋巴结可引起肿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转移表现为胸膜结节和胸腔积液。

3.2 空洞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发病缓慢,病程长,常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长期咳嗽、咯血等。实验室检查:PPD试验阳性,痰检可找到结核杆菌,临床抗结核治疗有效。空洞是肺结核的一种特征性改变,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空洞性病灶是干酷性病灶液化,坏死物质由相通支气管排出,空气进入腔内而形成。多发生于上叶及下叶背段,空洞壁较厚且不均匀,内壁大多光滑,洞内一般少见液平面,边缘见纤维条索状长毛刺,有时伴同侧或对侧播散病灶,空洞病灶附近胸膜通常增厚[8]。

3.3 肺脓肿:多数有发热、血常规则升高、咳嗽、咳痰等病史,肺脓肿是化脓性肺炎导致细支气管阻塞,小血管炎性栓塞,肺组织坏死后液化,经支气管咳出后形成脓腔[9]。肺脓肿可单发也可多发,右肺多于左肺,可跨叶分布,位于上叶、下叶背段及各基底段,其CT表现为厚壁空洞,内壁光滑,其内可见气-液平面或液-液平面,空洞周围有炎性渗出,可伴有脓胸或脓气胸及胸膜增厚。CT增强扫描,壁可见明显环状强化,病灶内未坏死部分有不同程度强化[10]。

3.4 肺真菌病:临床症状与肺结核相似,病程慢长,常有低热、咳嗽、咳痰、消瘦等,无盗汗,咯血量不多。肺真菌球特征为肺部空洞或空腔内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孤立球形灶,边缘光滑锐利,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可随体位变化,通常可见空气半月征[11]。痰中查到真菌可确立诊断。

3.5 空洞型肺转移瘤:可见于肺内任何部位,有分布在胸膜下或叶间裂下,越靠近胸膜,空洞越小,大的空洞多有分布于肺中带的倾向。空洞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无分叶和毛刺。并且大多数空洞型肺转移瘤与肺内实性结节样转移并存。结合其化部位有恶性肿瘤病史,诊断为肺转移瘤较为容易[12]。

综上所述,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肺空洞性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和空洞壁的厚度、强化度、内外壁的形态、空洞的内容物,及病灶周围肺野改变,清晰观察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对于肺空洞性病变而言,一般可以达到确定性诊断。

[1] 荣阳,刘冰,荣根满,等.空洞性肺结核X线胸片的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78-82.

[2] 邹学广,荣阳,荣根满,等.胸膜间皮瘤X线影像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72-73.

[3] 苏三秀,江山,苏华.肺空洞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15,38(3):161-163.

[4] 高凤国,陈为军.CT读片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240-249.

[5] 李铁一.胸部疾病的x线影像及其病理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2-84.

[6] 侯荣林,荣阳,荣根满,等.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63-64.

[7] 丛龙芬.120例周围型肺癌8层螺旋CT分析[J].医学影像,2015,12 (24):116-117.

[8]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19-410.

[9] 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4-99.

[10] 向子云,雷剑.胸部影像诊断读片精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2-139.

[11] 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19-229.

[12] 刘彬,荣阳,荣根满,等.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动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120-122.

R445.3;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61-02

猜你喜欢
性病变空洞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