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2017-01-15 07:34隋雪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痉挛性中风穴位

隋雪艳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隋雪艳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共计7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配合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医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中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愈演愈烈,因为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病情,而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在中医领域这种病情也称之为中风。中风患者很容易出现后遗症,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患者死亡,而痉挛性瘫痪是中风以后所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这种病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偏瘫侧的上肢屈张力增高,或者患者下肢的伸肌张力增高。本研究主要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护理的应用价值,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从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中选择7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3.5 ±13.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为(62.7±12.6)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确诊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具体的措施按照常规护理原则进行,因为本研究的篇幅有限,不做详细的赘述。为观察组患者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护理干预如下:①饮食干预:根据不同的症状为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对于肝阳上亢的患者,饮食上应该以甘凉为主,如绿豆、菊花、冬瓜和豆腐等,该类患者禁忌辛香走窜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对于风痰阻络患者,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可以为患者采用黑大豆、藕、茄子、鲤鱼等,患者需禁忌肥甘厚腻的生痰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和辣椒等。对于气虚血瘀证患者,其饮食应该以益气为主,需要健脾通络[2]。食物主要以黄芪、山药、赤小豆、莲子等,患者需要进辛辣厚味和油腻的食物。对于阴虚风动的患者,饮食主要以养阴清热为主,如可以为患者采用甲鱼、乌龟、银耳和紫菜等。对于阴阳两虚症的患者,饮食上应该以滋养肝肾的食品为主,如木耳、枸杞、生地黄和山茱萸等。②情志调整: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情志调理,可以选择语言开导方法、音乐疗法和怡情法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感、悲观情绪对其产生影响。要尽最大努力地避免患者的不良心志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刺激,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在睡眠之前可以帮助患者按摩涌泉穴,也可以开天门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后期需要告知患者语言、肢体的恢复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克服患者急躁、焦虑、恐惧等不安的情绪,并使患者耐心的接受治疗,保证患者的语言训练和肢体功能的锻炼[3]。③中医护理调理支持。主要用到的方法有针灸法、中药足浴法、穴位按摩法和穴位注射法。针灸主要采用传统温和针灸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中药足浴主要以活血化瘀的药方为主,为患者对症干预。穴位按摩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调理。穴位注射选择甲钴胺,根据患者的肢体病变情况,上肢选择双曲池穴,下肢选择双足三里穴进行。④康复运动。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相关的运动计划,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患者不宜实施此项干预。

1.3 观察指标: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本研究主要采用Karnofsky评分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来评分为十分法,每个项目最高10分,最低0分。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分别为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每个方面满分100分。以50分为基准线,低于50分为无生活自理能力,高于50分为生活可自理,0分为死亡,100分为痊愈。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周围环境、生活环境评分分别为(87.63±11.52)、(82.64±12.07)、(86.41±13.05)、(84.32±12.07),对照组分别为(71.02±11.04)、(70.08± 12.06)、(73.06±12.19)、(72.63±13.55)。

3 讨 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护理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以后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护理的护理方案较为全面,能够从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情志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中心化的护理。因此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医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1] 张志强,谭吉林,杨楠,等.祖国医学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J].科技信息,2014(1):23-24.

[2] 张雯,杨蓉,吴卫青,等.从经络研究谈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J].中国康复,2015,30(4):56-57.

[3] 黄龙祥.经络学说的理论结构与科学内涵[J].中医杂志,2014,55 (10):58-59.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44-02

猜你喜欢
痉挛性中风穴位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