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分析

2017-01-15 15:23周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醛固酮利尿剂机体

周丽华

(大连市金普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分析

周丽华

(大连市金普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高发病率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通过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有效药物,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控制疾病致死率。本文主要对多种类型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进行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常见临床多发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为心肌收缩异常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最终造成患者全身功能器官的减退,因患者多发于老年群体,自身功能老化导致病情加重[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目的已经由单纯减轻症状向减少患者住院率以及延长生存时间转变。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1 利尿剂

相关研究指出[2],利尿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有效治疗药物,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水平,可减少容量重负荷提高运动量,应用效果较好。利尿剂应用后减少机体血容量,减轻组织及内脏水肿、心脏负荷、肺水肿等,可达到快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的效果,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利尿剂的效果较好,但是不能单一用药,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若病情有效控制可选用最小剂量利尿剂维持治疗。目前临床常用利尿剂为吠塞米、氢氯噻嗪及阿米洛利。其中吠塞米属于抑制机体前列腺素活性的药物,随着用药剂量增加效果相应加强,通过用药可对机体钠重吸收进行抑制,远端管腔内钠浓度升高,钠钾互换导致肾小管浓度下降,增加钠、钾、水排出量,另外还具有扩张血管提高机体前列腺素含量的作用。氢氯噻嗪药物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有效抑制碳酸配酶及磷酸二酚酶活性,有效降低钠重吸收,加大钠钾交换,使钾分泌增加,降低机体肾小管氯化钠吸收。阿米洛利属于可促进尿酸的保钾利尿类药物,因其促尿钠排泄的效果不佳,因此临床用药时多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治疗。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拮抗药物

RAS拮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醛固酮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

2.1 ARB属于抗高血压新型药物,与传统高血压治疗药物相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负荷,对其心脏功能进行调节。ACEI可直接升压对机体器官造成破坏,还可增加钠重吸收及醛固酮分泌,降低血管内醛固酮及升压素分泌,具有舒张血管对靶器官有效保护的效果,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沙坦类药物较多。

2.2 ACEI属于可抑制机体肾素的血管紧张素,具有提高机体缓激肤水平升高,降低循环组织血管紧张素并对其产生进行抑制,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是目前心力衰竭治疗的常用药物。研究指出[3],ACEI临床应用后药效可持续数周,效果较好可减缓患者病程进展,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疾病致死率。但另有研究称[4],ACEI药物应用时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用药时应注意首次用药需应用最小剂量随后逐渐调整用量,用药时与α受体阻滞剂、ACEI抑制剂等药物联合可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目前临床常用ACEI药物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其中依那普利具有抑制机体ACEI的效果,口服用药后可舒张患者全身血管,有效降低血管内紧张素含量,通过减少患者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可改善患者心室射血水平,治疗远期效果较好。贝那普利属于具有竞争性的ACEI药物,口服用药后于肝内水解,可提高机体血浆肾素活性,对缓激肤降解进行抑制,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扩张静动脉血管、减少体内醛固酮分泌的效果,还可改善患者心排血量延长患者心脏运动耐受时间。

2.3 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各组织器官均处于逐步老化状态,导致血清内醛固酮水平增加,容易造成机体器官重构,引发心机纤维化及血管纤维化,对左室质量造成影响,或激活机体交感神经系统,肝功能灭活引起水潴留等,加重疾病进展,因此老年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醛固酮水平增加至平常状态5倍时应用ACEI或ARB药物治疗,虽存在一定降低醛固酮水平的效果,但长期用药效果不佳,不利于醛固酮水平稳定,因此临床多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酚、依普利酮治疗,可增加机体血管弹性,对左室质量进行显著改善。螺内酚属于保钾利尿药物,用药后可直接作用于机体细胞质膜矿皮质激素,该药物与醛固酮化学结构相似度较高,因此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可加强机体钠、氯排出,保钾利尿效果较好,是目前临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依普利酮属于全新选择性醛固酮阻滞剂,每天只需口服用药1次,用药相对方便,且血浓度具有较长半衰期,对患者机体器官的不良反应少,难受性好,适合作为长期治疗药物应用。

2.4 α-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机体心脏结构及血管重建的作用,可改善患者心肌氧耗量,通过调整心肌供血可预防心肌增生、心肌肥厚等,缓解机体心脏负荷,清楚氧自由基,扩张外周血管,有效预防出现水潴留或钠潴留情况,改善机体心功能水平。临床用药时应从最小用药剂量使用α-受体阻滞剂药物,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克洛尔等,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该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但是若多种体征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借助该药物治疗时需慎重,确保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3 正性肌力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在临床应用较多的为参麦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属于中成药,具有抑制机体钾、钠、ACEI等作用,降低肾小管钠重吸收及肾素分泌,提高主动脉弓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及左右心房敏感性,强心效果较好[5]。为确保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借助参麦注射液治疗时多联合托拉塞米注射液用药,不良反应少。

4 结束语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也不断增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还倾向于改善患者远期疗效、预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等。后期应加大临床药物研究力度,旨在寻找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本效果好的药物。

[1] 吴学思.优化药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3.

[2] 吴旻.药物治疗慢性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2):82-84.

[3] 单红,彭翔,彭建强,等.慢性心力衰竭现代疾病管理模式的研究及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0):1194-1196.

[4] 孟立平,郭航远,蒋承建,等.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3):2870-2872.

[5] 王秋实,邱祥春,张晓光,等.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7(2):319-319.

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20-02

猜你喜欢
醛固酮利尿剂机体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邓俊峰作品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