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标本保存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测定的影响

2017-01-15 15:23韩来红钟奇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定量阳性

韩来红 韩 敏 焦 湃 钟奇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血清标本保存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测定的影响

韩来红 韩 敏 焦 湃 钟奇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保存下的血清标本对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半定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集院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检查的4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一式两份,分别保存在4 ℃和-20 ℃,于不同时间段,采用罗氏E601型号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并行组内比较。结果在4 ℃环境,14 d,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 ℃连续保存6月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保存温度对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测定结果可产生较大影响,相对而言,低温保存(-20 ℃)环境下,结果影响较小。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保存温度

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疾病[1],其易演变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关键,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用检测项目[2],在临床检测过程,两对半血清样品常存储于冰箱中集中检测,不同温度下存储时间对样品是否会产生干扰,保存多久后检测结果会出现较大差异,是临床检测人员常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由此出发,考察不同温度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样品的稳定性,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分别阳性的血清样本40例,排除严重溶血、高脂浊、高黄疸样本。

1.2 方法:检测人员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罗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剩余血液(>4 mL)分离血清后均分到A、B组,每组血清样品再次均分为4份,A组样品保存于(4±2)℃环境,分别于1 d、7 d、14 d、30 d测定乙型肝炎五项指标;B组样品保存于(-20±2)℃环境,分别于1 d、30 d、90 d、180 d测定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所有标本均加塞防止水分蒸发,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组人员按照标准操作完成。

为排除样品取出后检测过程温度变化的影响,A组实验前,在室温平衡半小时后检测,而B组则放置恒温(37 ℃)水浴箱待血清融化后再行检测。

1.3 阳性判断标准[3]。阳性判断标准:HBsAg≥0.05 IU/mL为阳性,抗-HBs≥l0 mIU/mL为阳性,其余3项指标均由S/CO值表示(S为标本的吸光度值,CO为cut off值),抗-HBe以S/CO≤1为阳性,其余两项则以S/CO≥1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不同时间段样品含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组保存时间对结果影响:A组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组内比较,均经F检验,结果显示,HBeAg,抗-HBc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结果比较显示,两组指标均在14 d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而HBsAg,抗-HBs,抗-HBe指标14 d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1。

2.2 B组保存时间对结果影响:B组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组内比较,均经F检验,第1~120天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 论

HBV为球形双股环状DNA病毒,由HBsAg、HBcAg和HBeAg共同组成,当其侵入人体时,HBsAg最先出现于血液中,故当HBsAg阳性即可提示HBV感染,而HBcAg包裹于病毒外膜,不易检出,但可通过抗-HBc加以分析。目前乙型肝炎五项半定量检测常用来动态检测患者疗效及病情而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在血清样本检测过程由于没有统一规定,多数样本是保存在冰箱(2~8 ℃)集中检测,随着医患问题加剧,血清样品常需长期保存以方便复查,故此,血清样本保存时间、保存温度成为检验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保存在4 ℃环境下,与第1天比较,血清抗-HBc和HBeAg第14天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具体改变机制目前尚不可知,推测是因保存过程中一些细菌分泌的蛋白对抗原、抗体有一定分解作用引起;而在-20 ℃环境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放置180 d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这一结果与朱广君[4]研究基本一致。

由以上结果我们可知,乙型肝炎五项结果血清若存放普通冰箱,建议在1周内完成集中检测,若时间超出,建议存放-20 ℃冰箱以备检测,而对于存放-20 ℃中的复检样品,为防止物资浪费建议6个月内完成检测,若需更长时间,建议选择更低温度下(如-80 ℃)保存。

[1] 王碧玉,黄燕妮.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DNA定量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7):55.

[2] 魏炘.浅谈乙肝二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2014,9(17):162.

[3] 胡建慧,殷网虎.血清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对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测定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10-811.

[4] 朱广君.不同条件的血清标本对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结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17):47-48.

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65-0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定量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