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1-15 15: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冯 宇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评价

冯 宇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2组,25例/组。对照组进行甲氨蝶呤单药治疗,观察组进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β-HCG转阴时间、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为(17.26±5.48)d、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15.38±5.32)d、腹痛消失时间为(6.54±3.25)d、β-HCG转阴时间为(12.16±4.26)d、治愈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的上述5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停经以及腹痛等[1],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为了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将我院妇产科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法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患者为一组。

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4±3.46)岁;孕程29~47 d,平均孕程(35.82±3.26)d。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58±3.32)岁;孕程30~48 d,平均孕程(35.78±3.47)d。2组异位妊娠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采取肌内注射的用药方式,用药频率为3次/天,同时使用30g的天花粉,连续治疗5 d后观察患者血β-HCG的变化情况,当患者的血β-HCG下降幅度>15%时,则继续给患者用药。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甲氨蝶呤的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米非司酮采用口服的用药方式,用药剂量为150 mg/d,1天2次,早晚各1次,持续服用3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2组异位妊娠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β-HCG转阴时间,以此为标准来判定治疗效果,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当患者经B超检查后发现腹内未出血,包块有缩小迹象或已完全消失,患者的血β-HCG下降至正常。失败——患者经治疗后依然伴随着明显的腹痛现象,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体内有出血现象且包块增大,血β-HCG未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x-±s)表示2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β-HCG转阴时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则表示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别。

2 结 果

2.1 对比2组异位妊娠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照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为(29.36±7.89)d、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23.41±4.65)d、腹痛消失时间为(13.69±4.58)d以及β-HCG转阴时间为(18.24±4.63)d。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为(17.26±5.48)d、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15.38±5.32)d、腹痛消失时间为(6.54±3.25)d以及β-HCG转阴时间为(12.16±4.26)d。2组异位妊娠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β-HCG转阴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2组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中治愈患者15例,失败患者10例,治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中治愈患者22例,失败患者3例,治愈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P值<0.05。

2.3 对比2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患者出现肠胃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1例,2例患者出现肠胃道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3/25)。2组异位妊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在妇产科中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若输卵管发生破裂,则会使患者腹腔内发生出血现象,较严重的出血会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几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引发原因主要为输卵管炎症以及盆腔炎症[2],患病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仅有少量阴道出血、停经或腹痛的症状出现,当输卵管发生破裂时,患者的疼痛感就会加剧,且反复疼痛,较为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休克[3]。若采用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临床上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既能够使患者的输卵管得以保留,还能降低治疗费用。

米非司酮(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与体内的拮抗孕酮进行竞争性结合,有效阻止孕酮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结合过程,促进细胞外基质水解,进而产生宫缩,使胚胎变形分离[4],同时,米非司酮还能对黄体的生成进行干扰,令黄体萎缩,最终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胎死亡[5]。

甲氨蝶呤(叶酸拮抗剂)可破坏绒毛,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令胚胎组织脱落、坏死以及吸收,甲氨蝶呤还能对四氢叶酸的合成起抑制作用,在滋养细胞分裂受阻的情况下,可抑制蛋白质合成,最终抑制胚胎发育[6]。该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能加快药效的发挥时间,使患者输卵管破裂以及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提高用药安全性[7]。

在此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β-HCG转阴时间以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单药治疗),P值<0.05,而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要比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高,药物较为安全,对患者的伤害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王兴新.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87-88.

[2] 马海燕.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5,28(18):119-119.

[3] 徐玲玲,陈炳香,彭洁琼等.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预期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063-2065.

[4] 梁军育.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2):1320-1321.

[5] 葛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5,39(11):1275-1276.

[6] 孙海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5233-5234.

[7] 郭一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2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0):2407-2408.

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37-02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香油消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