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5 15:23牛福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阻塞性

于 超 牛福玉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于 超 牛福玉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V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PaCO2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效果突出,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支气管;阻塞性通气障碍;噻托溴铵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并伴随支气管壁破坏,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持续性炎症导致患者出现可逆性的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发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主要探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效果,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的6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2±6.1)岁;患病时间:7~17年,平均患病时间:(9.3±3.4)年。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8.6±6.5)岁;患病时间:8~17年,平均患病时间:(9.6±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方法。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诊断标准,经CT、X线、支气管造影显示患者肺病变部位有湿性啰音。②患者伴随慢性咳嗽、咳血、咯痰、气短。排除标准:①对噻托溴铵吸入剂过敏。②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③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神经系统障碍患者。④服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吸氧、抗感染、化痰等治疗。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吸氧支持的同时采用盐酸氨溴索片(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483,规格:30 mg×20片)联合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54)进行祛痰治疗,然后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消炎抗感染治疗,保证患者对营养的合理摄入。观察组患者实施噻托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279,规格:18 μg×6片×10盒)吸入剂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用药粉吸入剂吸入1粒噻托溴铵进行治疗,1 d 1次,持续8周为1个疗程,但是注意该药物不可吞服,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可在噻托溴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均进行血气、肺功能指标分析。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指标包括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MVV(每分钟最大通气量)、FEV1/FVC[2]。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

1.5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 检验,以(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EV1(40.6±5.8)%、FVC(84.7±8.3)%、 MVV(58.1±10.2)%、FEV1/FVC(46.7±8.5)%;治疗后FEV1(43.2±5.4)%、FVC(85.1±10.6)%、 MVV(66.4±13.3)%、FEV1/FVC(48.6±9.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EV1(40.9±6.1)%、FVC(84.1±8.5)%、 MVV(58.6±10.5)%、FEV1/FVC(46.8±8.1)%;治疗后FEV1(43.6±6.1)%、FVC(84.9±9.5)%、 MVV(78.9±14.8)%、FEV1/FVC(49.5±10.2)%。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另外观察组MV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1、FVC、FEV1/FV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aO2(57.8±7.6)mm Hg、PaCO2(51.9±6.8)mm Hg;治疗后PaO2(55.3±8.2)mm Hg、PaCO2(50.6±8.1)mm Hg。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aO2(57.6±7.4)mm Hg、PaCO2(51.2±7.5)mm Hg;治疗后PaO2(55.6±8.7)mm Hg、PaCO2(58.4±8.2)mm Hg。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且两组患者Pa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PaCO2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咯血、浓痰、肺气肿等,严重者甚至呼吸困难,并发不同程度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情况,导致患者自理能力受到影响[4]。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抗感染、化痰、吸氧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患者肺通气,缓解患者的痰液阻塞并遏制气道炎症,但是该方法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支气管舒张剂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治疗中得到实际应用,其中噻托溴铵属于典型的支气管舒张剂,可以对患者M1、M2受体实施靶向快速拮抗,可以有效扩张患者鼻塞、狭隘的支气管作用,进而通畅患者肺内中央及周围气道,降低患者肺内气道阻力,促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肺通气,改善患者肺功能[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MV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PaCO2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药物提高了患者的氧合水平,另外该药物可作用于患者的黏液分泌细胞,通过抑制机体高尔基体活性可有效减少黏液分泌量,进而可提高肺的顺应性。

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效果突出,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 廖晓斌,戴志辉,杨勇琼,等.噻托溴铵在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中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4):743-744.

[2] 冯学煌,梁勇,许俊旭,等.45例支气管扩张伴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6(12):150-152.

[3] 卢秀亮,龚燕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5):130-131.

[4] 袁荣.噻托溴铵治疗80例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7):61-62.

[5] 黄永铮.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20):28-29.

[6] 钮英慧.支气管扩张症应用噻托溴铵吸入疗法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1):4869-4870.

R56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47-02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阻塞性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