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7-01-15 15:23刘巍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革兰致病菌

刘巍巍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4)

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

刘巍巍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4)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葡萄球菌、肠球菌分别居于兰阳性球菌致病菌的前两位,常见发生感染部位:腹腔、肺部;对照组总有效率57.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停止服药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奈唑胺;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国的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治疗药物有限,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笔者主要探讨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现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7.3±5.4)岁;住院时间:10~85 d,平均住院时间(46.7±5.2)d。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7.5±5.9)岁;住院时间:12~90 d,平均住院时间(48.9±5.9)d。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可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万古霉素(生产企业:CJ CheilJedang Corporation,批准文号:H20100289)静脉滴注,1次1 g,服药间隔12 h,持续治疗7 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予以利奈唑胺(生产企业: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美国,批准文号:H20090516)静脉滴注,1次0.6 g,每12 h 1次,持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患者是否继续给药或者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连续给药不能超过14 d。所有患者均采集痰液或者气管分泌物送检,并注入血培养基中培养。护理人员要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检验结果,注意标本采集前患者不能服用抗生素药物。

1.3 疗效判定:两组患者均参照1998年《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判。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检查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病原体检测呈阴性。显效:患者部分症状消除,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指标、实验室、病原体检测有1项未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并未消除,生命体征指标、实验室、病原体检测有1项以上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表示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部位及致病菌:对照组40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中,致病菌主要有:葡萄球菌感染患者25例、肠球菌感染8例、肺炎链球菌7例,葡萄球菌、肠球菌居于致病菌感染前两位,分别占致病菌的62.5%、20%;另外肺部感染17例(42.5%),腹腔感染9例(22.5%),为最易感染部位。观察组患者40例,葡萄球菌感染患者26例、肠球菌感染10例、肺炎链球菌4例,葡萄球菌、肠球菌居于致病菌前两位,分别占兰阳性球菌致病菌的65%、25%,另外肺部感染18例(45%),腹腔感染10例(25%),为最易感染部位。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40例,治愈10例(25%),显效8例(2%),有效5例(12.5%),无效17例(42.5%),总有效率57.5%;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20例(50%),显效10例(25%),有效5例(12.5%),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8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40例,血小板减少5例(12.5%),肠胃不适6例(15%),不良反应发生率27.5%;观察组患者40例,血小板减少1例(2.5%),肠胃不适1例(2.5%),不良反应发生率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止服药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不断增强[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类疾病的主要致病菌,随着社会的发展,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居于前两位,常见发生感染部位:腹腔、肺部[3]。医院ICU患者病情严重、凶险,身体功能差,因此发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危害性大,容易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严重,增加了治疗难度,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4]。

随着β-内酞胺内抗生素耐药率增加,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后,临床常用万古霉素对患者进行病情治疗。该药物见效快、药效长,与其他抗生素药无交叉耐药性,优势明显,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临床已经出现万古霉素的耐药菌[5]。另外该药物经实践证明[6],不良反应大,容易损伤患者肾功能,加之适用人群范围小,听力、肾功能障碍患者均不适用。临床治疗中,由于发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血管、肝肾等疾病,所以万古霉素并不适用。利奈唑胺属于新型抗菌药物,对耐药性高的阳性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该药物敏感性高。在本研究中,检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肠球菌分别居于兰阳性球菌致病菌的前两位,可见这两种细菌是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致病菌。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57.5%,表明利奈唑胺治疗效果好,抗菌作用更加突出;另外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利奈唑胺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九一,顾健.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3):61-66.

[2] 周章军,王引舟,陈建才.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117-118.

[3] 张庆娟.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2(54):81-82.

[4] 黄延玲,张素真,黄群,等.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7):545-557.

[5] 王笑云,肖百芳,肖岳.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66-68.

[6] 朱爱江,徐磊.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药学,2013,25(2):28-30.

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73-02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革兰致病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配置浓度与患者基础肾功能对万古霉素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