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推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5 15: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根型电针体征

王 浩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手法推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 浩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目的分析手法推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牵引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手法推拿配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治愈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且显著改善VAS评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法推拿;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颈椎疾病,多发于老年人[1],常见症状有颈肩部疼痛、僵硬感,颈项部活动受阻并伴随有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状疼痛,手指麻木、上肢发沉和无力感等,推拿治疗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配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为分析手法推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2012年版)中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43.18岁(Max63岁,Min22岁),平均病程为10.78个月(Max21个月,Min2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平均年龄为42.99岁(Max64岁,Min21岁),平均病程为11.02个月(Max22个月,Min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共持续两疗程。颈椎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头部轻度前伸,枕颌布托牵引,一般其实牵引重量为2 kg,逐渐增加重量,但是不会超过6 kg。每次20 min,每天2次,牵引重量与牵引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药物治疗:口服抗炎镇痛类药物,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电针治疗:取穴:天柱、风池、肩井、天宗、曲池、病变部位夹脊穴[3]。若出现前臂尺侧麻木疼痛者,加小海、后溪等穴位,针刺穴位出现针感后,接电子治疗仪,桡侧麻木疼痛者,加手三里、合谷等穴,针刺出现针感后,电子治疗仪连接病变部位夹脊穴与手三里、曲池合谷等。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运用拿法、揉法、一指禅法、 法等手法,开始松解肌肉,重点按天柱、风池、曲垣、肩贞等穴位。带肌肉充分放松以后,术者手肘关节屈曲用肘窝将受术者颊部拖住,将受术者头部向左右轻轻摇动,待其放松后,用力将头部沿颈椎垂直轴方向旋转至“扳机点”,做一小幅度瞬间快速的做一个牵拉动作,操作成功后可听见一声或多声弹响(不必追求响声,切勿暴力牵拉);拿捏肩部及患侧上肢15~2 0 min。

1.3 疗效评价标准: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均消失,无阳性体征为治愈;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均消失,虽存在部分体征阳性但颈椎和肢体功能能够正常工作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征部分阳性,可从事轻体力工作,无反复症状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对: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百分比分别为23例(57.5%)、14例(35.0%)、2例(5.00%)、1例(2.5%),治疗有效率为39例(97.5%)老队长在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4例(35.0%)、9例(22.5%)、10例(25.0%)、7例(17.5%),治疗有效率为33例(82.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VAS评分比对: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分别为(6.71±1.20)、(6.76±1.34),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分别为(6.76±1.34)、(3.78±1.03),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神经根颈椎病在中医中归属于“痹症”,病因为颈部受损、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若劳累过度,静脉受损[4],则容易导致瘀血阻痹或感受风寒湿邪,引发经脉痹阻,导致颈肩臂部疼痛麻木。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损伤性炎性物质吸收,配合电针治疗可祛风寒、鼓阳气、通经活络、养气调血,达到改善颈肩部血液循环,治愈颈椎病的目的。

[1] 齐运卫.电针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118-119.

[2] 岳彩贵.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271-272.

[3] 王玉花,方兴德.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258-260.

[4] 李德华,李季.刃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8):808-809.

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07-01

猜你喜欢
根型电针体征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