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7-01-15 15:23曲威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优质依从性常规

曲威威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曲威威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分析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根据单盲的原则,选取冠心病患者64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传统护理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1.25%(26/32),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升患者依从性,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冠心病;优质护理;效果

相关资料报道称,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人数逐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除了需及时给予有针对性治疗外,优质的护理措施也极为关键和重要[1]。本次研究将分析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根据单盲的原则,选取冠心病患者64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传统护理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2例。试验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6.3±10.2)岁;常规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58.3±9.3)岁;所有两组患者均满足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心律增快等。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研究中常规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告知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所需注意事项,并及时给予吸氧治疗等。试验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其方法如下:

1.2.1 生活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中空气流通,患者的床铺需平整且干燥,针对于无法自理的患者协助翻身、进食等,同时按时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观察和监测相关指标。

1.2.2 心理指导: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时间较长且病情的不稳定,部分患者难免发生焦虑、恐惧和不安等,护理人员应当深入病房,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对患者提出的相关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顾虑和不安,也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

1.2.3 知识宣教: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是导致出现焦虑和不安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需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更好的认识,告知患者如何控制和防止冠心病发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告知严格根据医嘱用药,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1.2.4 康复护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或体操等,这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身体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每次康复锻炼以身体有轻微疲劳感为宜,循序渐进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采用护理满意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19例满意、13例一般、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88%(31/32);常规组患者11例满意、15例一般、6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1.25%(26/32),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作为典型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在临床中尤为常见,当患者脂质代谢出现紊乱后极有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大了血流阻力,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2]。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加上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冠心病患者人数也逐年上升。在对此类疾病治疗方面也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工作尽可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优质护理目前已被广泛使用,该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期间做到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一个连续、优质的护理模式。其中优质护理模式包括了心理辅导、健康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和康复护理等,在提升患者对自我疾病认识的情况下,进一步消除了患者的不安、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同时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培养健康行为,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进而提升其依从性。

从本此研究中看出,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1.25%(26/32),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升患者依从性,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1] 陈慧玲,杨巧芳,宋葆云等.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9.

[2] 赵敏.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7):138-138.

[3] 张小雨,文娥.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B,2015(11):180.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33-01

猜你喜欢
优质依从性常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