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01-15 15: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低血压用餐血液

佟 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佟 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目的探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50例患者中,低血压发生率为6%(3/50)。经护理干预,其中2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得以纠正,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结束血液透析治疗,返回病房给予继续治疗。结论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加强对发生低血压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低血压;原因;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1]。要想保证血液透析治疗可以顺利完成,一定要制定良好的护理干预对策。尽管血液透析技术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完善,但治疗风险依然较高,并发症较多,其中低血压较为常见,其出现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患者预后不佳[2]。为了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患者20例,男患者30例;年龄在60~89岁,平均年龄为(70.1±6.4)岁;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梗阻型肾病6例,多囊肾4例。

1.2 方法: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常会对生活失去乐趣与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生活与疾病。同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增强患者信心,以此加快患者康复。

1.2.2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血液透析治疗知识,并且在透析前告知患者,如若出现不适,马上告知医护人员,以此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积极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相关健康知识,从而做好家庭护理。

1.2.3 用药指导:对于易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来说,透析当日应停止使用降压药物;针对心源性低血压、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应给予强心药物与升压药物治疗[3]。

1.2.4 合理选择透析器: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在透析治疗中,应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如血仿膜透析器。在正式使用之前,应预充生理盐水,之后直接连接动静脉管路,防止出现不适应血容量减少的情况。

1.2.5 严格控制透析时用餐: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用餐会提升腹腔脏器血流需求量,导致血压降低,为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用餐,如果必须用餐,可在血液透析治疗进行1~2 h后[4]。

1.2.6 保持血浆渗透压:在对患者进行常温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症状,可采用低温透析、提高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的方式予以升压。也就是说,将透析液温度由37 ℃降为36 ℃,以此避免血细胞减少,改善生物相容性,收缩全身皮肤,达到升高血压的目的。或者采用阶梯式下降钠模式,其作用机制为:血液透析中,当血钠水平比较高的时候,能够明显提升血浆渗透压,进而促进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通过血容量的再充盈,避免出现低血压症状。

1.2.7 低血压先兆干预:对患者血压水平予以动态监测,当患者出现背后发酸发凉、打哈欠等症状的时候,应予以高度重视,询问患者是否伴有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如若出现低血压症状,如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肌肉痉挛、恶心等,医护人员应马上停止超滤,取患者头低脚高位,给予100~200 mL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且给予3 L/min吸氧治疗,当患者血压稳定后,可继续给予透析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5]。

2 结 果

2.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50例患者中,低血压发生率为6%(3/50)。其中体液超滤过量1例,占有比例为33.3%;心功能不全1例,占有比例为33.3%;降压药物使用1例,占有比例为33.3%。

2.2 护理干预效果:经护理干预,其中2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得以纠正,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结束血液透析治疗,返回病房给予继续治疗。

3 讨 论

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血压呈现波动性变化,低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0%~30%[6]。通过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原因的分析可知,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体液超滤过量: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如果超滤总量大于干体质量的6%~7%,而血浆再充盈功能未得到代偿,就会导致血容量循环不足,进而出现低血压。②心功能不全: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因为患者心功能不全,导致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时候,易产生心率加快的症状,造成平均动脉压浮动较大,进而诱发低血压。③降压药物使用:降压药物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减小,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下,易出现低血容量的现象,进而出现低血压症状。④透析中用餐: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如果患者大量用餐,就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加大了胃肠道的血容量,致使出现低血压症状。⑤变态反应:部分患者因为变态反应,如对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麻醉药物过敏反应等,导致出现低血压症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定要加强护理干预对策的实施,预防低血压症状的发生;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及血液透析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其中39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得以纠正,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4例患者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结束血液透析治疗,返回病房给予继续治疗。由此说明,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与有关文献报道[7]十分相近。

总而言之,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加强对发生低血压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1] 曹冬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238-238.

[2] 戴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0):100-101.

[3] 李芳.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392-3394.

[4] 袁如冰.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3,26(3):538-540.

[5] 张瑞春,张美仁.老年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222.

[6] 刘锦霞.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循证护理[J].河北医药,2014,36(2):296-298.

[7] 陈海燕,柳素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8(9):188-189.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66-02

猜你喜欢
低血压用餐血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用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