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15 15:23王永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人员

王永红

(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300)

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价值

王永红

(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300)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在预防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75例手术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手术室感染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基础护理;通过对比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概率,以突出优质护理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以及患者感染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手术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临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成功降低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概率,可以将临床手术效果显著增强,进而将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提高。

优质护理干预;手术室感染扩散;应用价值

近年来,针对手术患者在完成临床治疗后,较易表现出手术室感染的情况,并且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严重,进而对手术患者身体的康复造成了阻碍,导致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1]。为了探讨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后,在降低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100例手术患者加以干预后,在降低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75例手术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手术室感染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观察组(100例):年龄为22~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85±13.07)岁;其中属于产科患者69例,属于妇科患者31例;对照组(75例):年龄为23~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2±13.05)岁;其中属于产科患者55例,属于妇科患者20例;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临床采用基础护理的方法对对照组手术患者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相关配合工作以及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护。针对手术患者表现出的感染类型、造成患者感染的方式以及临床采取具体的对应方法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准确记录[2]。临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安排专家组有效完成论证工作,之后合理进行手术室护理方案的创建与设计,针对所有工作人员展开系统培训工作,之后针对具有的业务技能进行统一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3]。在此过程中,创建具体的管理制度,并且将其有效落实,之后准备对手术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

1.2.1 针对妇产科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进行有效规范:在对手术患者研究具体用药治疗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抗感染效果做出有效保证,之后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观察,分析其是否会表现出药物拮抗的情况、表现出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以及出现细菌耐药性的情况。临床针对患者在实施联合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控制治疗时间为5 d,主要选择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以及甲硝唑等系列药物进行治疗干预[4]。在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期间,针对选择抗生素的种类以及使用剂量需要加以有效明确。通常情况下,在选择头孢唑啉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剂量需要<1.5 g;在选择甲硝唑药物配合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控制药物剂量为5 g。如果临床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时间较长或者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则需要将药物剂量增加对患者进行治疗[5]。此外针对手术患者,需要将其抗感染护理干预力度显著加强,对患者有效实施药敏试验,之后对最终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观察,选择合理抗感染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在确保可以获得显著干预效果的同时,需要有效避免出现细菌耐药性增长的现象。

1.2.2 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效展开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将其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有效加大,从而将护理人员针对感染预防关键性的意识显著提高,针对感染控制的相关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等需要加以认真掌握[6]。之后针对患者手术室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检查,针对紫外线照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在关键时刻展开细菌培养工作。针对手术室仪器,在固定时间对其展开检查工作以及清洁消毒工作,一经表现出相关问题,需要立即进行上报。护理人员在进入到患者手术室之前,需要认真清洗手部,禁止将同手术无关的相关物品带入。针对患者的手术区皮肤,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认真消毒,并且完成相关处理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手术医师的相关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密切配合。将手术后防感染监护力度显著增强,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对手术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者的病房进行认真消毒,对其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确保患者对于防感染知识可以有一定程度了解,最终对于医护人员的后续工作,手术患者均可以做到积极配合[7]。

1.3 统计学方法: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出现感染扩散的情况实施χ2检验(以%表示),感染症状评分实施t检验(以x-±s表示),当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00例手术患者中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患者3例(3.00%);患者的感染症状评分为(7.31±2.17)分;对照组75例手术患者中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患者10例(13.33%);患者的感染症状评分为(19.42±5.22)分;在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以及患者感染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手术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当前,医院针对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的情况,造成患者表现出手术室感染的原因较多,对此临床在研究有效方法加以预防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此针对医院手术室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工作管理以及手术操作等过程中,需要认真严格执行,有效避免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

医院的手术室存在较高概率出现感染的情况,对此临床研究有效护理方法降低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概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优质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工作疏忽以及用药未按照医嘱要求等导致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患者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将出现手术室感染扩散的概率成功降低,将手术效果明显增强,为手术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的提高做出有效保证。

[1] 张德惠.护理质量评价中手术室感染评价指标的建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8):14-16.

[2] 李珊,陈雪贞,邓瑞婷等.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86-87.

[3] 张兰.细节护理方式下手术室感染预防效果临床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38):196-196.

[4] 陈永军.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有效控制方式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37):167-168.

[5] 杨会仙.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254-255.

[6] 杨青青.风险因素管理护理用于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管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243-245.

[7] 党学琴.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47-148.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72-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