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三焦

2017-01-15 21:06小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水道中焦三焦

小金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100;2.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26;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乐化四中,江西 南昌 330114;4.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医院中医科,江西 南昌 330119

小议三焦

熊倩1温智新2*熊小金3易国彦4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100;2.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26;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乐化四中,江西 南昌 330114;4.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医院中医科,江西 南昌 330119

《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基本概念有二:一为人体部位划分概念,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二指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生理功能。笔者认为人体部位划分概念之三焦,指《黄帝内经》论述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论形式,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充分体现;六腑生理功能之三焦,指三焦连属小肠为十二指肠,揭示三焦的生理内涵及脏腑间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诊疗。

三焦;功能;部位;十二指肠

对三焦形名的争论由来已久[1-6]。三焦之名,现存古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关于三焦的基本概念有二:一为人体部位划分概念,是上、中、下三焦之合称;二指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由于《黄帝内经》中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论述不甚明确,且《难经》中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致后世医家争论纷纭。焦点为关于三焦有无实质形态的问题。任应秋[7]教授曾指出:“既承认三焦是腑,并具有行气通水的作用,而谓为无形质可指,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古人倘以“雾露之溉”来形容其物质之存在,何有偌大一腑而竟有名无形?笔者认为,三焦应是有名有形,只有明确三焦之实质,确定其具体之“形”,才可形成完整的中医特色的脏象体系,从而发展中医学。今不揣浅识,试论三焦于下。

1 人体部位划分之三焦

所谓人体部位划分之三焦,指《黄帝内经》论述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论形式,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充分体现,它以六腑之一的三焦为中心,以上、中、下三焦为理论形式,旨在根据三焦的作用,将五脏六腑划分为三部分,从而阐明水谷的受纳、消化、传输、排泄等整个人体生理代谢过程。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出于胃上口,……下足阳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上文阐述三焦的走向,将人体五脏六腑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上焦部分自胃上口并咽以上,包括胸中所藏心、肺在内;中焦“并胃中”,“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可见中焦部分,概括了胃、三焦、小肠,胆、脾属中焦,无可非议,“肝属中焦”,亦有据可查;下焦部分则在小肠以下,前有膀胱,后有大肠,“肾主下焦”。

2 六腑生理功能之三焦

2.1 三焦是有形的实体 以当今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一个物质系统的功能与其组成结构都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结构的功能和没有功能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三焦既是一个功能明确的腑,必然有其物质结构。心包络与三焦互为表里,性质相似,亦不会是有名无形的,三焦确与五腑并举,三焦并非“孤府”,也非有名无形。也就是说三焦是有形的实体。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三焦者,……,水道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转味而入出者也。”《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腑,……,是孤之腑也。”由此可知,三焦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相同,是六腑中的器官之一。

2.2 三焦连属小肠为十二指肠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中焦亦并胃中……下焦者,别回肠。”“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5]。”

综上,从“水道”反证“三焦”部位,从而得出,“水道”既出自三焦(水道出焉),同时“水道”又出自小肠(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即三焦和小肠都是出“水道”之器官。由此推及三焦与小肠实体密切连属,就像心包络连属于心一样。联系到三焦位于小肠之前,因此三焦的实质部位,正是解剖学所指十二指肠(即无系膜小肠)。也正因为心包络连属于心,三焦连属于小肠,故有“俱有名而无形”之误会。

2.3 三焦的大小、长短、容量 《灵枢·平人绝谷》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以上经文,无三焦之大小、长短、容量等记载,是因三焦与小肠的实体密切连属,进一步佐证了三焦连属小肠为十二指肠的观点。

2.4 中西医脏腑名称同异 上文中论证的西医解剖学中的十二指肠,功能上并不完全为解剖学中独立的十二指肠功能。三焦在功能上与肺、脾、胃、大肠、小肠、膀胱、油膜、胸腹腔等脏腑组织密不可分。此点也是中医宏观观察描述的具体体现。应当承认,不应把中医学中的脏腑名称简单地与西医解剖学中的名称完全对号入座。如此就未真正认识到中医脏腑的实质,也不能找准各个内脏之形体,其名称之间有同异。以心、肾为例,主藏神的心,既不是解剖学中的心脏,也不能笼统地说心即脑;主生殖的肾,也非解剖学中的肾脏。解剖学中的胰,中医统归于脾之功能。《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宏观观察的描述。毕竟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发展历史时间上存在巨大差异。

3 三焦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功能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既依赖于其它脏腑,又不为其它的脏腑所涵盖,也非其它脏腑功能的简单叠加,它是在其它五脏、五腑功能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的功能项,这一功能项同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1 传化水谷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者断也,断者分也,意分解;渎者浊也,意浑浊的饮食物,包含人体水谷之浊的行流转注。决渎之官,即负责分解五谷在胃肠中所形成的浑浊的饮食物和传输从中生成的人体所需的宗气、津液、糟粕的作用,人体血脉中流淌的气、血、水就是出自三焦。说明三焦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转味而入出者也”,也说明了三焦对水谷有传化的作用。

《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指五谷入于胃,经胃(实际包括三焦)的消化作用,将五谷分解成三种物质——宗气、津液、糟粕,并由此转注于上、中、下三个焦而产生不同的功能。当然,三焦传化水谷的功能,并非孤立的,三焦是“六腑之所与合者”,在六腑中有加强六腑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作用。

3.2 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曰:“所以腑有六者,……,主持诸气”。《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了三焦是人体元气(考原与元,两字古代相通)升降出入之通路,人体元气经三焦而输布五脏六腑及全身各处。

3.3 运行水液 《黄帝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中渎之腑,……,是孤之腑也”、“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上文同时提到“水道”、“水道出焉”,何为水道?水道即江河行水之道。在《黄帝内经》中,水道实际是比拟人体之血脉。例证有《类经》曰:“经脉犹江河也,血脉犹水也”。血脉,不单纯是行气血,且是人体水液行流代谢之渠道。《素问·逆调论》曰:“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津液,是“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行于经隧”、“以奉生身”的营养物质。“水者,循津液而流”,便是很好的例证,说明三焦运行水液之功能。

4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体部位划分概念的三焦,指的是《黄帝内经》论述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论形式,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充分体现;六腑之一的三焦,指的是三焦连属小肠为十二指肠。《黄帝内经》中有关三焦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描述,不仅精深,且蕴藏着诸多未解之处,有待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或手段,进一步深入探讨,从而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1]马作峰,姜瑞雪,黄密,等.试析《内经》三焦的歧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01):16-17.

[2]张乐通. 三焦名实蕴义剖析[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7(3):86-87.

[3]陈启兰,龚一萍,祝光礼,等.“三焦”实质探幽[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05):311-313.

[4]赵柯心,刘芳.中医三焦功能之我见[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37-38.

[5]王峰.试析《难经》三焦概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06):675-676.

[6]杨仕哲.《难经》的人体观及解剖发现[J].中华医史杂志,2006,36(2):75-78.

[7]史小进,田雨河. 浅论三焦之实为胰腑[J]. 中医杂志,2006(05):397.

DiscussionofTripleEnergizer

XIONG Qian1WEN Zhixin2*XIONG Xiaojin3YI Guoyan4

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S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100,China;2.Emergency Department of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 Shenzhen 518026,China;3.NO.4 Middle School of Lehua in Xinjian District,Nanchang 330114,China;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Datang People's Hospital in Xinjian District,Nanchang 330119,China.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re are two basic concepts of Triple Energizer. One includes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riple Energizer, which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human's life in form and which reflectis the overall concept of TCM. The other is one of the six Fu-organs which has specific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he author think the first concept of Triple Energizer refers to the duodenum of the small intestine. Reveal the physiological meaning of Triple Energizer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Zang-Fu organs will can better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riple Energizer;Function;Part;Duodenum of the Small Intestine

熊倩 (1986-) , 女, 汉族, 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内科。E-mail:279569210@qq.com

温智新(1982-) , 男, 汉族, 本科,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E-mail:390277056@qq.com

R229

A

1007-8517(2017)22-0007-03

2017-09-27 编辑:邓佳丽)

猜你喜欢
水道中焦三焦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坎波斯盆地X油田Marlim组深水扇弯曲水道形态表征及其时空演化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小穴位 大健康
奇怪的封闭水道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