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病理论治疗艾滋病的用药探究

2017-01-15 21:19曾凡帅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络病疫毒中医药大学

杨 健 曾凡帅 王 沛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从络病理论治疗艾滋病的用药探究

杨 健1曾凡帅2王 沛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络病理论;艾滋病;用药

艾滋病引起的严重多脏器衰竭综合征已逐渐被临床医学工作者广泛关注,而从中医络病理论角度阐述与感悟更有益于中医思维的推广。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络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叶天士提出,络乃经之大小分支,治以化浊辟散经之邪、络之毒。其后一直沿用叶氏的理论,直至吴以岭院士的《络病学》问世才又引起医学界的重大关注,借此为临床提供了更丰富的思想平台,得到临床中医学者的广泛认可,但是如今的络病理论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机演化、治则用法及谴方用药都还有待完善和系统的归纳。对于艾滋病的防治,运用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进行探索与阐释,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病因病机

中医学古籍中并未记载“艾滋病”的病名,其可归属于中医学“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癥瘕”“阴阳易”等范畴。具体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持续发热,乏力,盗汗,臖核肿大;伤于肺系可见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伤于脾胃可见纳差、呕吐、腹泻等;神机失用见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痴呆抽搐等;邪蕴肌表见口糜、疱疹、阴疮等;晚期可见各个脏器肿瘤。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区别其证候类型,辨证施治,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本病之病机多为不洁性交后感染疫毒,疫毒通过精窍或皮毛黏膜内侵(其多属湿热秽浊毒气),迅速由经传络,实则“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风寒暑热或痰瘀湿浊使经络不和,故络易受邪,主要表现为正气极虚,由气伏营入血或直入血分,累及脏腑;或正不胜邪,络毒蕴久,深入脏腑,疫毒内侵,败气血,伤阴阳,功能失调,终致五脏虚极,气血津液耗竭,阴阳不能维系,阴阳离绝而死亡。

治疗原则

中医在非急性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应以扶固正气为主,提高机体的御邪能力,同时祛除疫毒及湿热毒瘀等病理产物。治宜透达膜原,辟秽化浊,导邪外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络病须治血,然血因气滞,气随血结,不通则痛,以辛、香、润、温之品疏理气机,通和血脉。《温疫论》中达原饮是治疗瘟疫初起、邪伏膜原的要方,方以槟榔15 g为君,破积祛邪,下气行水,给邪出路,使邪溃络通,正则能复;厚朴15 g,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10 g,辛化燥湿,除寒祛痰,透邪外达,相互配伍为臣,助君遣散络中之毒,君臣相合乃入络之良品。此病疫毒炽盛,每易伤气败阴,酌添白芍15 g、知母10 g以养阴清热,亦能防诸药耗散阴津之弊;黄芩10 g,其性苦寒,可清热燥湿,荡涤藏匿诸邪,共为佐药;甘草5 g,生用为方中之使,既清热解瘟毒,又调和以护中。本病实乃正虚邪凑,疫毒聚集表里间,故用达原饮以透达膜原,辟秽化浊以治其本。当然翻阅医籍时,常见其在治疗本病时酌加扶正益阴之品,注重阴阳之平秘,在本病各期特别是早中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如黄芪50 g配伍黄精50 g。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可益气升阳;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可滋肾补脾润肺,有气阴双补、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阴阳并调之义。丹参10 g,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在体外抑制艾滋病病毒I型逆转录酶,对齐多夫定(AZT)耐药病毒有效并有协同作用,入血调血,其性善行,使药在络中行。

典型病例

患者,男,54岁。2003年5月被确诊为艾滋病。CD4:139/mm3。西药抗病毒治疗后,症见:乏力气短,心慌,易汗出,间断发热,腿脚麻木,偶有咳嗽、咳痰、头晕不适,纳食一般,眠差多梦。舌质暗红,少苔,脉弦细而涩。治宜开膜原,导邪毒,滋阴补气,化瘀散滞。方药组成:厚朴15 g,槟榔15 g,草果仁10 g,知母10 g,芍药20 g,黄芩10 g,黄精50 g,黄芪50 g,豨莶草30 g,丹参10 g,白术10 g,防风10 g,甘草5 g。水煎,取汁120 mL,每日2次,饭后温服。半个月后二诊,自述睡眠情况缓解,饮食可,颇见成效,遂不更方继服上药,水煎,每日1剂,早、午、晚饭后20 min口服。连服6个月后,复查CD4:447/mm3,乏力心慌、气短、腿脚麻木等症状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随访1个月未复发,嘱其定期化验,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讨论

本病防胜于治,中医谓未病先防,普及防艾滋病知识,切断传播途径,尤其针对当今社会的特发群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发现艾滋病患者及HIV病毒携带者应立刻向上一级疾控中心备案上报,追踪治疗。西药抗HIV病毒治疗方案应及时干预,以控制病毒的复制及散播。在以络病为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加入可入络的中药,如阿胶、五味子、旋覆花、大黄等。服药期间应时刻固护中焦,脾阴宜固,胃腑宜通;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酌以通降之品,如茯苓、半夏等。中医中药治疗应在病毒控制稳定期,以期消除不良反应,改善全身症状,固正扶阳,祛毒益阴,使阴平阳秘,邪去以复正。

2017-04-11)

猜你喜欢
络病疫毒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惊闻疫毒(新韵)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