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探讨

2017-01-16 00:33吴青峰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指标评价发展

吴青峰

摘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社会发展,也要促进个人发展;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要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双赢才是适切。地方高校重视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才能更好地培养人,培养更好的人。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中,遇到许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才培养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例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是应该尊重学生意愿,还是服从社会需要?在专业选择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拣选,还是要求其服从管理?在课程学习方面,是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还是需要统一要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自由与控制这一对基本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1、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内涵

适切即适合、切合、合适的意思。子曰:“过犹不及”。并非先进的、新的就是好的,惟有“适中”才是好的。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适切性的问题。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适切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布鲁贝克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1]。布鲁贝克认为,当人们提出了适切性的对象问题时它的复杂性才显示出来:对谁、对什么、多长时间是适切的?适切性的对象是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是些实际的社会问题,还是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善?此外,适切性的对象是短暂的现时,还是长期的未来?

布鲁贝克认为,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2]P78。实现柏拉图使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培养以对整个社会有所裨益这一理想的方式是,开设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并促使各种学校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寻求完善[2]P74。我们在推进教育本土化过程中,要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3]。”布鲁贝克认为,大学为了生存并产生影响,其组织和职能必须适应周围人们的需要。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韦尔金斯,1933)[2]P18。

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培养适切性,才能更好地培养人,培养更好的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模式、途径、措施、条件、效果等方面是否与入学群体的基础、兴趣与需求相适切;人才培养理念、目标与效果等是否与社会(包括社区)对该时期人才的需求状况相适切;是否与本校所具备的师资、设备、校内外实习条件等以及本阶段内可能提供的条件相适切。

2、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适切性的策略

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要合理处理个人发展、学科发展、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树立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合理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突出可选择性与开放性。在人才培养条件上,通过学、研、产、管合作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为建构学生素质搭建有利平台,使地方高校学生身心自我和谐发展,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和谐发展。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社会发展,也要促进个人发展,双方良性互动才是适切,任何一种走极端的做法都存在“危险”。如果只重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促进个体的发展,采取“一刀切”的粗暴做法,个体发展就会受阻碍。个体发展不好,会反过来影响当地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好的社会必须由优秀的公民组成。反之,如果只重视促进个人的发展,忽视促进当地社会及全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够适切的。个人发展好了,还需要有社会责任,有大局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人依附于社会而存在,地方高校更依附于当地社会而存在。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二者相互融合才是适切。单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忽视人的成长规律,人才培养效果会大打折扣。相反,单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而忽视社会发展规律,人才培养就得不到社会更好的支持。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要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兼顾才是适切。因为当地经济是全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全社会而存在。而且,学生全国自由择业,地方高校毕业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留在当地工作,需要考虑核心利益相关者——学生个人的需求。同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单纯只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而忽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是不适切的,因为地方高校地域的特殊性,需求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人才培养条件的特殊性等,决定它离不开当地社会,它必须考虑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政府与当地社会的需求。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解决的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功能与目标问题,也可以说是使命问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解决的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问题、行动问题、培养过程问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要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的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果问题。三者的关系是由“价值目标”到“实践过程”到“活动结果”的逻辑顺序关系。

此外,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社区)服务职能都与人才培养活动相关。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活动,但培养人才的活动不一定只有教学。大学里的科学研究是紧靠教学的,它是由教授学生的教师们去做的,因而,大学里的科研也有培养人才的作用。甚至,社区服务也不只是教师的活动,教师也要带着学生去服务。从而,社区服务这一职能也不是跟人才培养割裂开来孤立进行的[4]。

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

如何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如何判断其适切或者不适切?在哪些方面适切,哪些方面不够适切?适切性水平的高低?这是一个由理念到实践过程到结果的评价问题。

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要考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是否在地方高校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内。可以考察它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与人才培养结果。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外部指标和内部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等。即使不研究详细的量化指标,也能从某些方面大致考察出它的适切性程度。例如,考察一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否以社会为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量:一是外部指标,包括该所地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等。显性指标有:本科教学评估结论,全国大学排名,学校师生发表的与当地经济社会有关的研究论文,产学研合作成果,毕业生影响力等。二是内部指标,包括该校特色专业建设情况,特色课程开设情况,特色教材编写情况,双师型教师培养情况,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情况,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等。

考察一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否以个人为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量:一是外部指标,包括该所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率,在校生的影响力。二是内部指标,包括该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专业的可选择度,课程的可选择度,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保障,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可以查阅下列文件与资料来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奖、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学校教学成果奖等,另外,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与走访,了解学生的亲身感受。包括学校政策、实际执行情况与效果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指标具有交叉性,既能反映促进社会发展也能反映促进个人发展。例如,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现既是学生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考察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

此外,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校与地方有关的课题研究做得好,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提供给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科研的优势有利于转化成人才培养的优势。因此,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观测点中,可以设计相关的研究论文与专著等,这是本土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与前提。

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程度如何,需要研究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以通过评价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发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评价核心指标可以从下表1和表2中看出(见表1和表2)。

地方高校开展人才培养适切性评价,目的是使人才培养活动更适合人的内在需求,并为人的需求创造更适合的外部条件。通过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人既成“人”,又成“才”。使人的精神与心智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促进个体与社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滢,丁红卫.论课程的适切性——解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论高等教育学一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P50.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承先,陈学飞.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6):17.

[4]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3-154.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编号:XJK016CMZ002]、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教学改革课题[编号:2015.292号]、吉首大学2015年度课题[编号:jsdxxcfxbskyxm20151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指标评价发展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区域发展篇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共享发展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