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2017-01-17 16:17郝评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想众创社团

郝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高校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现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为例,探索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新途径。

一、以体制为保障推进创新创业发展

我校从校、院、学生社团三级联动全面保障创新创业工作,成立校、院两级“一把手工程”的领导工作体制,从管理体系上给予保障;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功能和定位;通过专业基础培训、参加学科竞赛、反哺教学实践、拓展服务职能四重模式,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

二、以改革为驱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实践育人规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以实训教学、师范技能训练、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模块为载体,形成全方位实践能力训练教学体系。

第二,创新课程模式。逐步形成创业基础、创业设计、创业实践等课程体系,同时通过讲座培训、沙龙活动对第一课堂进行有效的补充。

第三,以学赛促创。通过创新大赛与创业大赛“两手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成果转化的创业大赛。近三年,学校孕育出学生创业团队50余个,学生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400余项。

第四,以宣传为引领,凝心聚力。多途径宣传创新创业文化精神,通过简报、微信、网站等资讯平台积极发布创新创业信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选树优秀创业典型,鼓励学生勇于创业、敢于实践。

三、以活动为平台体验创新创业实践

第一,开放教学平台,支持学生实践。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的有关规定》等文件,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场地,以满足学生第二课堂的需要。

第二,建设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和创业精英,建立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创业实践训练基地。在校内,建有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聚集实践区——天津市“创想梦工场”众创空间,为全校创业者提供培训辅导服务;在校外,集中优势学科,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师生创新创业融为一体,建设津南研究院创业孵化基地;与社会资源对接,如与天津市微电影产业基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第三,建设社团平台,推动学生创业。在创新实践型学生社团中引入学分制,学生可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技巧实践。社团将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并根据商业运营模式开展团队创业实践活动。

四、以服务为基础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于2015年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整合资源建立了“创想梦工场”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以服务科技研发类、校园服务类、互联网商贸类、文化创意类项目为主要方向,聚集创业服务、创想交流、辅导培训、动手实践、办公交流、价值实现等六大功能。空间现聘任校内外导师31名,入驻创业团队53支,服务110余名创业者。

(责任编辑:张学英)

猜你喜欢
创想众创社团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朝阳“五个工程”促进众创空间发展
艺术创想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上海“工商众创十一条”出台 给创业降门槛
社团少年
基于图灵机原理的新式教育法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