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2017-01-17 17:40江帆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要特征基本内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江帆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互联网,不仅在领域、方式及手段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充分拓展和不断延伸,更成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等基础范畴,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把握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基本内涵;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74-02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明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是指导高校教育工作者立足新时代、研究新问题、面向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水平的纲领性文献。因而,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等,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回答的新课题。据有关调查显示,所有上网人群按照年龄段进行分布,18~24岁的青年人占比最大,而这一年龄段的主体主要是在读大学生。特别是,作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蔓延,大学生因学习、研究、交流等方面的需求,不论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共享资源还是交流交友、表达观点等,都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一重要渠道,同时大学生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也面临多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等的冲击。因此,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借助新技术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需要。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环境,要求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具体深入地研究分析网络这个新的信息传媒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基本规律,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反,如果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发现互联网时代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影响,并及时呼应、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应对,则可能很快失去高校文化、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

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大学生思想文化阵地的需要。如果要说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分析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核心是要通过价值引领、文化引领来占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高地,而不仅仅是创新一些教育工具、交流平台之类。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通过学习、研究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全面介入互联网这个新的文化阵地,让网络“为己所用”,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正能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平台。相反,如果高校教师不重视、不善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平台,而固守老旧方式,必将逐步失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影响,促进青年大学生保持坚定正确政治立场的需要。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隐匿性强、信息传播快且影响波及面广的特点,大量输入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符合的政治价值观,丑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必须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相反,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交汇的主阵地,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有效地应对问题,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极有可能发生偏差,甚至受到一些负面文化、敌对势力的诱导和影响。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2000年2月,刘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一文,正式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国内最早直接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作出界定。

笔者认为,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和把握,决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术、交流方式、传播平台的创新和改进,其核心一定是以系统性、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调整作为基本前提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外在是针对网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的网络化;不仅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和工具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针对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而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具有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特征,但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较,又有一些新的特征:

1 基于虚拟性、传播式的交往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加自由和平等

“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具有上级和下级的层级性。他们不提供“说服”,而是提供“影响”“选择”和“引导”。因而更具亲和力,也更具有赢取教育效果的魅力。

现实中,很多高校教师之所以始终不能准确掌握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所思所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流方式的老旧、直接,导致大学生不愿意真正袒露心思、交流想法。相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现实角色对于交流的无形影响,借助互联网运用论坛、QQ、MSN、微博等新兴媒体开辟对话平台,人们的交往更容易体现为“自然之我”的表达,无须再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现实因素,能够在没有压力、没有等级观念束缚的情境下进行深入交流,容易实现心灵深处的自由沟通。

2 基于互动性、对话式的引导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加积极和生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或载体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十分注重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及时互动交流,使得课程的进行过程呈现出来更多的思想碰撞,相互之间的启发也会明显增多。由于交流的开放和广泛,教育者也更能够及时掌握课程进行中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内容,更好发挥引导、引领作用。大学生作为受教者,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交互性而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反馈,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单向灌输情景,实现了双向或多向互动。教育者也不再满足于借助权威形象而进行说教,而是转为与大学生进行平等讨论与交流,通过启发引导,让大学生逐渐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主选择权促使教育者更加注重从受教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对话式”的交流教育方式。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总是与被教育者能够平等地对话、畅通地交流、启发式地讲解,不再是一味地灌输。被教育者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表达自身见解和思想认识的机会,便于教育者进行更好地实施疏导。

3 基于自主性、拓展式的客体选择,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个性和丰富

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可以不局限于教育者的现场的有限的教学内容,而是基于有关网络平台结合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此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个性化。正因为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是受教育者自己选择的,故而教育实施过程的互动性、接受性自然大幅提升,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水平。

与传统思想教育中受教育者以被动应付为主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受教者的主动参与,网络思想教育更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学习的主导性日益突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学习内容,可观性、可选择性也显著提高,从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刍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研究,2016(1).

[2]庄秋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高教研究,2012(6).

[3]李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6).

[4]Ernstein RJ. Philosophical Profiles: Essays in a Pragmatic Mode[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6.

[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陈敏.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研究,2016(l).

猜你喜欢
主要特征基本内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浅谈东海吕剧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试论28、29、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冠军队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