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析:问题与对策

2017-01-17 17:45吴际罗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吴际+罗伟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战场,本文从政策和文献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把握实际需求、立足成长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开设校本课程、借助新技术和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等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84-03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充满激情,最丰富多彩的时期。这个时期个体开始脱离父母和家庭,构建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世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一直备受关注。

一 前言

(一)政策的视角

教育部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后称《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后称《标准》)中对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出了指引,其中提到高校应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同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后称《要求》)进一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规定。《意见》《标准》和《要求》三个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二)文献的视角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里蓬勃开展,但相关调研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与对该课程的教学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1][2]蒋丽华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学科化、理论化倾向,课程缺少实用性、操作性;教学缺少体验,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现象。[3]宫龙江和徐广洲认为当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表现出单一的课程化和知识化的模式,由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等固有模式的禁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难以发挥。应结合实践,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4]杨民和杨立红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较低,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5]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对照教育部出台的《意见》《标准》和《要求》等文件,结合文献综述,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就较为突出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课程:少课时、短课时、大班额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在大一阶段开始,课时在20学时之内;在上课方式上,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多为合班教学,人数多达七八十人甚至更多。教师授课依赖多媒体系统,一旦离开多媒体平台,就难以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多种教学形式(角色扮演、辩论、象征性游戏等)无法运用。也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突出。

(二)教材:有待完善

一些教材持有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思想,忽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大多数教材的编写偏重整体入手,对具体问题缺乏关注,理论空泛而笼统,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关注。如人际关系这一章节,根据大学生的学情,绝大多数大学生不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缺少的是特定人际交往(异性交往)的技巧。

此外,有些大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无法归入几大传统主题,因此也没有出现在主流教材中。如大学生的意志问题,拖延就是多数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意志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并没有包含意志这一主题。

(三)教法:单一、学科化、脱离实际需求

1 教法单一,多以讲授为主

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立足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另一种则以讲授为主,即教师向学生传递间接经验,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讲授多于体验,理论多于实践,是一种教授——接受的模式。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学化或心理健康教育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要基于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但二者并不能等同。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占据核心地位,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陶冶,没有把发展完善的人格作为课程目标。这种理念和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却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空泛的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 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

关注学生实际需要是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要做好学情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因大学生是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完善的个体而将其实际需要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授课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必然感到课程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是一项乏味的学习任务,纯粹为了学分而无心听课。一旦在现实中遇到心理问题,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有却无,失去了课程开设的初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如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这一主题,多数教师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授课,但多数大学生的人格是完整健全的,他们更多的需要提升人格魅力。因此,现有的教学要满足学生需求,就要求教师精准把握学生需求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之间的关系。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思考

相较中小学生,大学生更加成熟,知情意的发展日趋完善,理解能力更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应有别于中小学生。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做以下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把握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已经基本获得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基本需要的满足,渴望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从此衍生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主题,如自我认识、爱的学习与成长、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的管理、人格塑造等。桑志芹,费俊峰和谈文娟提出,应建立一套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分类型、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如大一学生主要面临适应、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大二主要面临情感问题,大三更多的关注学习问题,大四更多的关注择业问题等。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大学生的成长特点

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如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知情意发展不平衡,智商与情商的发展不平衡,可选择“情商”等主题。对事物的认识日趋完善,自我认识存在不足。“自我认识”这一主题也很重要。大学生的意志发展趋向成熟,但尚需磨练,如多数大学生存在拖延的习惯,可选择“拖延症”等主题。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某些特殊的人际交往技能仍欠缺。如表达爱、拒绝爱的能力、主动交往的能力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18-25岁),其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如学习与异性交往,具备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找到值得爱的伴侣等等。可选择“爱情”的相关主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应精心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学科课程,其终极目的应是使教学对象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思考,在未来的成长中成为更完善的人。要使学习者获得心灵的触动,就要精心设计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 大胆处理教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立足于教材的知识点,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做到大胆取舍,善于整合。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所限。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知识点呈现的顺序做出调整。如,可采用“倒置”的方法处理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再讲授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另外,对于教材中一些内容,可以重新整合,以新的角度切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精心设计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和课程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讲授法,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象征性游戏、音乐治疗等形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整合多样化的形式,改变单一的课程模式,使课程充实而有层次感,从而启发思考,促使大学生从中受益。

3 注重体验式、参与式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验和参与。宋志英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三位一体”(讲解-体验-分享)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传统专题讲座式(教授-接受)授课相比,有效干预学生隐性逃课现象,且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升。[7]朱伟和管晓琴认为在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8]

4 开发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

不同的学校具有自己的特点,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理工院校、文科院校,普通本科、重点学校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等)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开发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不同学校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针对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沙龙。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选择学习相应的内容。唐明军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注重的不是知识的逻辑性,而是更侧重于适合度的考量,不同类别的高校、不同阶段的群体其心理诉求不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课程内容。[9]

(五)使用新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辅助课程教学

目前,融入新媒体技术的混合课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杨盈和包陶迅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不够紧密等困境,提出可以通过构建“慕课-翻转课堂-同伴教育”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10]李仁煜提出为适应新的课堂教学,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扩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势在必行,微课堂将为教学提供便利。[11] 段鑫星,赵玲和宋冰通过总结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经验提出,可以以网络为依托,采用“1+5教学法”(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验+网上辅导+学年论文)。[12]

(六)借鉴国外学校心理学的成熟模式

在国外,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各国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迅速,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借鉴。如美国的大学将心理健康必修与选修课同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范畴。美国Purdue university开设了包括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类性行为、衰老和死亡等在内的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此外,国外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的具体模式,也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如在该项目的课程中,课堂使用的戏剧表演、圆圈游戏,课外采用的同伴计划,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等。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材,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期望值与满意度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 (9):97-100.

[2]宋志英,严云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8-130.

[3]蒋丽华.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221-222.

[4]宫龙江, 徐广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4):472-473.

[5]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7):72-74.

[6]桑志芹,费俊峰,谈文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7]宋志英.“三位一体”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验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4(1):135-139.

[8]朱伟,管晓琴.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3):130-131.

[9]唐明军.基于少学时大课堂背景下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19-120.

[10]杨盈,包陶迅.“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 2015(3):87-91.

[11]李仁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亚太教育,2015(24):83-83.

[12]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