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改革

2017-01-17 20:31黄海宁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无纸化

黄海宁

摘要:对现阶段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考试形式,从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中走出来,寻找一条适合我们特有的考核之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随堂考;无纸化;开卷考试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0年6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以机械与汽车工程、土木建筑为主打品牌的院校。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把课程结构设置为四类课程和综合实训,其中四类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共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分类核心课程、高层专业互选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公选课。通识课程在我校即使公共基础课其包含了《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职业规划与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从这两种目的看,考试可以分为效果考试和资格考试。从正常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来说我们采取的是效果考试,又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衡量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一。学生在学业是否达到或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以及老师调整教学方案的一种手段。

传统的考试大多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和笔记上的简单重复,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能较容易地通过考试。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有二,一是出现“高分低能”,二是相当部分学生放松学习,考前采取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以前,大学里较常见的现象是“上课抄笔记,下课补笔记,考前背笔记”,目前这种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上课的学生,上课记笔记的已越来越少,甚至到课率都不是100%。那么在临近考试前,学校各复印点挤满了复印笔记的学生。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共基础课上特为明显,学生觉得没有在这些课程上下多大功夫,但是又必须得通过考核。

因此推进公共基础课考核是有必要的,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科目考试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其实分数不是最终的追求,我们希望学生能提高综合素质如强化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这是宗旨。在金肯学院创办以来,公共基础课程一直延续着补考、期中、期末,补考这几个考试方式。最终都是以纸质形式考核。然而在近几年来,教务处和基础教研室都在思考着考核方法,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尝试,如随堂考:是效果考试的一个典型形式。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焦虑紧张感,也对课上讲解的内容进行了强化性的练习。在2014年10月底的期中考试《高等数学》就采用了此形式。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公式等有个加强型的记忆,大大降低了期末时学生的不及格率;于2015年《大学英语》也尝试着采用了此形式。大学英语还在尝试着其他的考试方式

无纸化考试:《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考试采用了无纸化考试,效果很理想。无论从学生的反馈还是任课教师还是学院的组织方都受到了好评。依教育部要求,江苏省从2012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中试行无纸化考试。我院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也在积极的同国家的政策同步中,计算机的无纸化考试也是一种尝试与跟进。

开卷考试:《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这些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大的社会环境以及基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学科整合课程。提高修养对知识的掌握、理智的形成,对一个人的素质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对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考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由此带来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操作趋于繁杂,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推广施行会有一些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教师的随意性和考试的不规范性等等。这些问题能否顺利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试改革的进程,进而对教学的整体改革产生影响。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试点注册入学的主战场。注册入学这一新举措推进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给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注册入学”的背景下,如何将这些文化底子较差的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企业要求的人才难度比以前更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力地推进注册入学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不仅对我院,而且对整个民办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改革与建设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3期

[2]杨晓波 孙丽春 张晓磊: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考试现状及改革浅析《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22期

[3]乐彩珠;;初探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无纸化
微话题:“无纸化办公”致工作量翻倍,您怎么看?
无纸化办公,如何不再“纸上谈兵”
新冠疫情背景下“无纸化”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的主线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