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紫花前胡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2017-01-18 13:03毕胜闫龙民彭东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紫花壤土定苗

毕胜,闫龙民,彭东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山东紫花前胡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毕胜,闫龙民,彭东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m(Miq.) Maxim]的干燥根。具有发散风热、降气祛痰止咳作用。主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咯痰黄稠,呕逆,胸隔满闷等病。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陕西、四川、江西、福建、广西、广东、贵州、吉林、辽宁等地。山东主产于潍坊、烟台、泰安、临沂、青岛、威海、淄博等地市。山东产的紫花前胡在药材市场上享誉中外,称为“东前胡”,为山东道地药材之一。由于紫花前胡化学成分特殊,在医学上有特殊的研究应用价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现将山东紫花前胡的生物学特性、选地与整地施肥、种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紫花前胡适应性强,多生于向阳山坡。喜温和气候,耐干旱、耐寒、怕涝。宜气候温和地区,土壤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砂质壤土为优。

2 选地与整地施肥

种植紫花前胡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的平地或坡地栽种。以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为佳,粘土、涝洼地不宜栽种。选好地后,施足基肥,每667m2土地施充分腐熟的圈肥3000~4000kg,捣细撒于地内,冬季深耕30cm左右,不耙地,使土壤经雨雪风化变得疏松。第二年春再浅耕1遍耙细整平,做成100cm宽平畦,畦埂宽25cm,可间作玉米。地两头挖好排水沟,以备雨季排涝。天旱时先向畦内灌足水,待水渗下,表土稍松散时播种。

3 种植技术

分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两种。

3.1 种子繁殖

果实一般9~10月成熟,果实呈黄白色时,用剪刀连花梗剪下,放于室内后熟一段时间,然后搓下果实,除去杂质,晾干贮存备用。播种前选择成熟的种子,用40℃温水浸种8~10h,捞出装于筐内,放在温暖处,每天用40℃温水浸洗1次,待幼芽萌动时播种。秋季种子不用处理。播种期,春播“清明”到“谷雨”为宜,不可过晚。秋播在“霜降”到“立冬”时节。播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cm开1.5cm深的沟,将催好芽的种子拌细沙,均匀地撒于沟底,覆土,搂平,顺行压紧。每667m2土地用种子量1.5~2kg。在播种紫花前胡的同时,可在畦埂上点种玉米,隔1行种1行,株距不可过密。

3.2 分根繁殖

春季将老根挖出,大者入药,有新芽者留作种供繁殖用。按行株距按60cm×45cm,挖穴,栽入畦中。

4 田间管理

4.1 合理排灌

播种后幼苗出土前,如遇天旱,每隔3~4天浇1次水,保持畦内土壤湿润,一般10天左右出苗。以后每次追肥后,要结合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雨季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4.2 中耕除草

当幼苗高3~5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要浅锄,以划破地皮为度,防止伤根或土块压伤幼苗。结合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使表土疏松。生长期有草就锄,保持地内无杂草。

4.3 间苗定苗

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按株距3cm左右间苗;苗高6~10cm时,按株距10cm左右定苗。原则是去弱留强。

4.4 合理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定苗后追施充分腐熟的圈肥1500kg或饼肥50~75kg,在行间开沟撒施,并结合中耕,使土肥充分混合。“处暑”前后,收获玉米后再追施1次肥,每667m2土地用尿素5kg,撒于行间,地旱时浇水,以发挥尿素的肥效。施肥时注意不要伤根、伤叶。冬季在根茎上面覆盖土壤或厩肥,防止冻害,以免影响明春的发芽。

4.5 病虫害防治

4.5.1 害虫。主要是蚜虫,又名蜜虫,属于同翅目蚜科。紫花前胡发生的蚜虫有2种:胡萝卜微管蚜和前胡蚜。两者均以成、若虫吸食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将枯株落叶深埋或烧毁;5~6月间蚜虫发生期间,喷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4.5.2 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发病后,叶表面发生粉状病斑,渐次扩大,叶片变黄枯萎。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喷施三唑酮防治。

5 采收与加工

紫花前胡栽种2~3年后,“霜降”至“立冬”,地上茎叶枯萎时收刨,顺行深挖,挖出后去掉茎叶和泥土,放日光下曝晒,晒到半干时,堆起来闷一闷,使内部水分向外蒸发,然后再晒干,干后去净须根即可供药用。如遇害阴雨天气,可用烘干室或火炕烘干。晒时注意防冻。加工成品以根条粗大均匀,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2016-10-03

毕胜(1958-),男,高级讲师,一直从事药用植物及栽培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tldsh@163.com。

S567.23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17

猜你喜欢
紫花壤土定苗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目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泡桐(节选)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CONTENTS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紫花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