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绿色家园实现转型生态富场

2017-01-18 13:03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场管护保护区

曹 亮

(黑河市干岔子林场,黑龙江逊克164424)



坚守绿色家园实现转型生态富场

曹 亮

(黑河市干岔子林场,黑龙江逊克164424)

坚守小兴安岭绿色家园,避免生态遭受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转型富场,黑河市干岔子林场自建场以来一直不断的探索。通过以人为本、管理完善机制、科技促进林场转型、加强执法和发展旅游业等方式,使林场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更替和百姓收入的逐步增长。

生态富场;科技兴林;经济林业

干岔子林场始建于1978年。1978~1996年隶属于逊克县林业局,1996年林业体制改革后隶属于黑河市林业局。东与逊克县苗圃接壤,南以逊别拉河为界,西与孙吴县相连,北与俄罗斯以黑龙江主航道为界。林场东西长37km,南北宽27km。林场交通便利,经济状况良好。现经营总面积42567hm2,林业用地面积42567hm2,有林地面积22188.5hm2,全部属于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覆盖率52%,施业区内有一个乡(干岔子乡)、一个镇(逊河镇),27个自然屯。林场总人口144人。林场动植物资源丰富,沿江地区分布有针阔混、柳条、灌木林。木本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黑桦、枫桦、色木等。灌木有:平榛、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小叶樟等。林副产品有:木耳、猴头、蘑菇、榛子、蕨菜等。主要中草药有:五味子、黄芪等。主要野生动物有:野猪、兔子、狐狸、狍子等。黑龙江盛产名鱼,如黄鱼、大马蛤、三花五罗等,还是个主要产粮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建场以来场区面貌日新月异。自黑嘉公路至林场两公里的砂石路升级成了水泥路,场区家属房受国家补贴统一规划,建设的整齐美观,欧式的栅栏、青郁的小院,别有一番田园风光。家属区中心设有古典凉亭,内有大理石棋盘,闲暇时在此下棋更有一种小榭听雨的诗情画意;附近还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供职工锻炼娱乐。

1 生态环境良好改善,建立全新保护秩序

林特产业年产值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林场年平均还林100hm2以上,生态资源本底相对雄厚,物种繁多,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2012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干岔子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开展规范利用式的科学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实际结合,对保护区内物种种群监测,同时考虑保护区坏境容量。采取在保护区建设气象站,实验室,宣教馆等;并购入大量设备用于环境监测,成立小组负责野生动物保护,有干岔子林场和干岔子省级保护区两个网站对外政务公开、发布信息,响应国家林业局建设网站群的号召,设立专人负责更新,努力做好便民宣传工作。

在保护区管理的特征上,实现指导思想国际化,保育拯救系统化,科研监测数量化,宣传教育伦理化,资源利用生态化,社区发展一体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管理体系人性化,建设管理标准化,日常运行制度化。在基础的建设中,强力推进管护体系建设,全面增强管护机动能力、通讯能力。落实岗位责任,推行网格化管理,聘请部分农民为管护人员,深入到乡村内部,易于获取信息来源,拉近与百姓的关系。加强巡护,重视巡护日志,提高巡护激情,对于优秀的巡护日志,在宣教馆的建设中可以列入宣教馆永久展览。并要求全体职工对基层事业投入热情,引导职工农民提高生态意识,大力倡导退耕还林还草,在造林期间实地的宣传呼吁,明确还林的重要性,大大的减少了农民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抵触情绪,同时极大的减少了林地纠纷的数量。

2 强化管理完善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防火工作始终是林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黑河地区的气候,春秋两季尤为干旱,防火的形势特别严峻。林场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范,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林场”这一主题,强化管理,努力完善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干岔子林场连续十余年没有发生过重大火灾,多年获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林场设有专门的防火指挥领导班子,专人专责,责任落实到位。林场施业区设立了九个管护站 ,管护责任区77个,每个责任区都有专门的责任人。施业区内沟塘纵横,每年春秋两季管护人员都要提前点烧各大火灾高危区,做好防火线;在戒严期各管护站会到各大主要路口设立临时岗哨,进行火源排查,以达到有备无患。场部设有防火会议室,同时也是防火的指挥部,室内墙壁挂有防火图,涵盖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兵力分布,重点火险区划分等。林场每年春秋两季防火期,都会召开防火会议,把林场工作人员分为15人一组的半专业扑火队,场长、副场长24小时带班,实行半特种半军事化管理,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出动,重兵出击,提高首次扑救成功率,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3 科技推进林场转型,经济林业生态富场

推进生态林业,绿色林业向经济林业转型,经济转型是林场增收的动力源,是关系着林场民生的大计。围绕森林、湿地、物种三条红线来确定林业保护项目,围绕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来确定绿化项目,围绕彩色健康森林来确定生态林业项目,围绕休闲养生来确定森林多功能利用项目,围绕现代林业经济来确定富民林业项目,围绕现代化手段来确定林业保障性项目,从而筛选我场林业特产发展的重点项目。为构建“森林资源适度增加、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林特产业升级转型、兴林富民卓有成效、林业生态治理能力得以提升”的林业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林场每年对职工的土地进行统计,记录其土地使用情况,种植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情况,以便摸清经济作物在本地的增收的状况,进行总结,宏观规划,指导场区种植,利用好土地优势。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林场依靠独特的土地优势,区域优势,大力提升本场林地利用效率。科技辅助林业经济向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林场技术员均配备了新式GPS;技术员、管护人员外出执法携带执法记录仪,保证执法公正;保护区新进的两架航拍可以完成深入湿地的拍摄定位工作,节约人力,俯视以前所难达到的地点完成任务,拍摄了黑龙江沿岸湿地、沟谷草塘等景观,还追拍了东方白鹳、白鹭、野鸭子等飞禽,为保护区拍摄了大量的珍贵影视资料。气象站实时监测保护区的环境状况,监测本地风速风向、土壤湿度、空气质量、光照辐射等方面,为保护区提供了夯实的数据,对保护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室面对方向广泛,对外需要到野外实地提取水、土壤进行化验研究;对内有无菌操作手术台、有机化学和生物学所应用的仪器,可以救治小动物、研究生物基础结构、深度监测水质和土壤质量。利用卫星卫片辅助土地统计,准确快速。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兴林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面对农村老龄化严重,高素质劳动力供求失衡的情况,技术人员去现场指导,把先进技术带到田间地头。

林场个人开设了种苗繁育基地,区划面积10hm2,林场对种苗繁育基地高度重视,竭力扶持发展,种苗繁育基地每年年收入十万余元。其内有乔木樟子松、落叶松、糖槭,云杉等;此外还有草坪和少量花灌木。苗圃负责人对苗圃将来的发展制定了计划:扩大规模,发展自己的母树林,购入智能化管理设备。此外,施业区内的还有粮豆种植、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林业产业。粮豆种植面积达8600hm2;畜牧养殖朝多元化发展,有蜜蜂、牛蛙等,不再是单一的牛羊养殖。

4 发展旅游产业

施业区内有干岔子岛、跃进大沟、逊河河套等重要湿地资源,可以做大做强森林旅游、湿地旅游,扶持发展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经济林产业。依托现有湿地,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的办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点,大力发展生态游、休闲游,通过网站生态旅游专栏宣传,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4]。

当然,开展旅游不只是为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为了让游客认识到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义。也就是说,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而发展,才能形成长期的、科学的、良性的循环。

5 加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林业生产秩序。加强人民生态意识,将林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林业建设献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通过以上措施,林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继获得文明标兵单位、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场等荣誉称号。

[1]李育材.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新时期林业建设战略部署[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1):4-6.

[2]曲吉国,石晓杰.浅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439.

[3]杨亚忠,余梅林.浅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问题[J].中国绿色画报, 2015(12):73.

[4]黄琳,王宇萍,杨晖.试谈林业观光类型与模式 [J]. 防护林科技, 2015(4):80-81.

[5]张英.新时期如何做好林业执法工作[J].生物技术世界,2016(3):83-83.

Stick to Green Homes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y

Cao Liang

(Heihe dry fork forest farm,Xunke,Heilongjiang 164424)

How to stick to the green home of Xiaoxing'anling, avoid ecological damage,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ich field, Heihe City, dry fork since the farm field has been constantly exploring. Through the people-oriented, well-managed mechanism, technology to promote forest transformation, 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orestry has b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continuous replace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people's income gradually increased.

Ecological rich fie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est;Economic forestry

2016-10-08

F326.23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38

猜你喜欢
林场管护保护区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The Last Lumberjacks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