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绥阳镇黑木耳产业调研

2017-01-18 13:03李艳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绥阳东宁菌袋

李艳华

(黑龙江省东宁市绥阳镇农技站,黑龙江东宁157212)



东宁市绥阳镇黑木耳产业调研

李艳华

(黑龙江省东宁市绥阳镇农技站,黑龙江东宁157212)

东宁市绥阳镇依托全世界最大的黑木耳产业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成为全国闻名的“黑木耳之乡”。黑木耳已成为绥阳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注重以黑林耳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组织化”为手段,以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为方向,打造绥阳黑木耳品牌。

东宁市绥阳镇;黑林耳产业;发展

绥阳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北部,东与绥芬河市相邻,西北与穆棱市交界,总面积1919km2,平均海拔550m,年降水量550~600mm,跨3个积温区,农业人口2.2万人,境内管辖2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6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浅山区镇。全镇地处林区,山高林密,从俄罗斯进口阔叶木材加工后产生的木屑,为黑木耳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核心原料。

早在20世纪80的年代初期,绥阳镇就开始进行黑木耳栽培,从木段栽培到大棚挂袋栽培,经过30余年的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到目前,全镇在细鳞河、柞木、双丰、细岭等村建设了标准化黑木耳生产基地14个,共占地面积6700亩,建造黑木耳挂袋大棚450个,开工投产的菌包厂34家,黑木耳已成为拉动我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16年全镇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 2.1亿袋,黑木耳单袋产量达到9.8钱,比去年提高14%,质量明显提高,销售价格61.8元/kg,比去年价格上涨9%。产优质黑木耳1043万kg,纯收入达3257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14016元,是名符其实的“中华黑木耳第一镇”。

1 黑木耳生产资料加工

黑木耳生产资料包括黑木耳生产所需菌种,木屑、塑料袋、装袋机、拌料机等10余种。目前,全镇已发展菌需物资加工及菌包生产企业近60家,其中菌包生产设备制造企业3家,制菌塑料袋生产企业1家,木屑加工企业8家,食用菌材料经销商店12家,菌包厂34家。安全有效地保证了本地区黑木耳生产需求。

2 黑木耳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

绥阳镇内有宏福山珍,北域良人,龙达、林祥、英耐尔等黑木耳收购加工企业10家。雨润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出租摊位643个,吸纳黑木耳经济人5000余人,交易黑木耳2.4亿kg,交易额125亿元,实现增加值5.5亿元,黑木耳交易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

3 黑木耳产品质量检测

东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8月在雨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有限公司设立黑木耳检测中心,2013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黑木耳产品质量检测与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筑面积310m3,固定资产560万。检测中心依托黑木耳大市场,积极为广大耳农及市场内有需求的业户提供免费检测服务,通过检测可以及时指导木耳种植,有效的控制市场内的交易质量,同时也为黑木耳产品销售及出口提供有效的检测数据报告。

4 打造地域品牌

绥阳镇坚持“靠名牌闯市场,以质量求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在中央二台,七台和多家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对绥阳黑木耳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鼓励黑木耳经销企业对产品进行精包装,搞深加工,积极参加绿博会,经贸洽谈会等商业促销活动,开拓市场,提升绥阳黑木耳知名度。到目前,绥阳镇有“绥阳耳”“运福”“双枒子”三个省级著名商标,“林彦达”“福睿达”等市级知名商标。

5 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加工利用

黑木耳生产后的残袋,如果废弃乱扔,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是,如果利用现有技术,再进行适当研发,进行有效加工回收利用,将又催生一个新的产业。绥阳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全镇各村设立了黑木耳废弃菌袋堆放物55处,并竖立标志牌,各村委会与耳农签订了“五户联保”,治理责任书5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350余条,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广大耳农将废弃菌袋进行扒皮晾晒,塑料皮出售给塑料加工企业加工塑料颗粒,循环再利用,干菌块作为生活燃料代替了烧柴和煤碳,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绥阳镇有1个年产1000t活性炭和蚊香粉的顺捷炭业,还有1个年产1万t木质煤的绥林生物质燃料加工厂,2家塑料颗粒加工厂,使废弃菌袋回收率达60%。

6 科技培训

多年来,绥阳镇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培训工作,每年都组织有关等单位,下乡深入到各村,讲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先进的适用技术,发放大量科技资料。镇政府和各村委会也多次组织党员、群众、特别是黑木耳生产大户、技术能手到大城子、夹信子、北河沿等黑木耳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近几年来,绥阳镇政府多次聘请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蒋润浩,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潘学仁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做专题报告。特别是市黑木耳产业办徐连堂老师来到绥阳镇各村进行巡回讲课,现场指导、传授了木耳菌制做、小孔栽培、春耳秋管、大棚挂袋栽培、双层网架中棚晾晒技术等,受到了广大耳农的好评。绥阳镇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0~30场,培训人数2000~3000人次,每年发放各种技术宣传资料近万份。为耳农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利的技术支撑。

7 存在的问题

7.1 原料紧张,涨价迅猛,增加了生产成本。柞木颗粒木屑在2011年,220元/m3,2013年280元/m3,从2014年至今都是 330元 /m3。

7.2 部分耳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加大。占用大量耕地,人工费用增加,管理粗放,导致增量不增收。有的一家生产10万袋黑木耳,不如生产6万袋收入高,投入了大量资本,浪费了大量资源,取得的效益很低。

7.3 耳农使用的菌种杂乱无章,没有统一的品牌。绥阳镇耳农使用的菌种不下50种,常见的有黑山、8129、黑V10,黑29,翰元、新世纪2号,新代988等多个品种,没有统一的认证标识。

7.4 木耳菌生产中出现的杂菌袋和生产结束后残袋处理问题。绥阳镇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但也时常发生杂菌袋,生产后的残袋到处乱扔乱弃现象,增加了治理难度和治理成本。

8 绥阳镇黑木耳产业发展思路

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黑木耳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组织化”这“六化”为手段,以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为方向,打造绥阳黑木耳品牌。

8.1 抓好黑木耳产业链前端。积极推广吉林黑尊菌包厂生产的优良二级菌种,加快统一菌种品牌,解决菌种杂乱问题。在现有的34家菌包厂基础上积极扶持百佳木业新建年产2000万袋的大型自动化菌包厂。

8.2 抓好黑木耳产业中端。应用科学先进技术,加强黑木耳生产环节管理,提高黑木耳商品质量,加快润乡山特产品有限公司600m2冷藏仓储库及700m2精深加工生产车间建设,筹备“味美庄园”商标注册,扩大“蓝莓+黑木耳饮料”开发与销售。

8.3 抓好黑木耳产业末端。组织各村屯集中整治废弃菌袋,组建巡查队,严处乱堆乱放,保证废弃菌袋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积极实验、示范使用废菌糠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和制做有机肥项目。

2016-09-28

李艳华(1972年-),女,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njzlyh19721972@163.com。

S759.81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40

猜你喜欢
绥阳东宁菌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曲玉管·绥阳采风(柳永体)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宁波市海曙东宁工具有限公司
An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English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