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兽医卫生监管与服务的供给质量

2017-01-18 23:44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屠宰兽医畜禽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海淀100081)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兽医卫生监管与服务的供给质量

王 娟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海淀100081)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大势所趋,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开辟发展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的战略选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完成好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艰巨任务,需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措施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大文章。

1 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应注重理念创新

兽医卫生工作兼具经济发展保障功能和社会发展保障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兽医卫生工作的社会发展保障功能进一步凸显。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兽医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

从策略层面看,应牢固树立“同一个健康”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兽医工作的有效开展。内外检分设割裂了动物防疫链条的完整性;野生动物疫病防治等职能分散在林业等部门,很难实现对动物疫病防治的统筹管理;人兽共患病防治由卫生计生部门与农业部门负责,但长期忽视“畜”的源头治理,投入较大、成效不显。动物-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关联,有效治理兽医卫生风险,必须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合作。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倡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理念[3]。在我国,实践“同一个健康”理念,有利于深入审视并整合优化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兽医卫生管理职能。一是有利于遵循风险管理原则,促进内检与外检职能整合,一体化防治本土动物疫病和外来动物疫病。二是有利于建立农业与林业部门动物疫病防控资源共享机制,统筹防控养殖动物与野生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在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之间循环传播、扩散蔓延。三是有利于密切“人医”与“兽医”的协作关系,协调解决复杂严峻的人兽共患病和致病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

从方法层面看,应积极践行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的工作理念。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过程化管理,是降低和消除风险影响的有效手段[4]。近年来,风险管理在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欧盟国家在兽医公共卫生工作中所坚持的“防重于治”原则也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由于从养殖到屠宰构成了食品动物完整的生命周期,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链条中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两大兽医卫生风险,即以致病微生物为代表的生物性风险和以药物残留为代表的化学性风险形成、聚集、传播、扩散的主要过程,加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风险管理,既是形成养殖、移动、屠宰等各关键环节风险控制合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更好地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降低动物源性食品质量风险的关键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兽医卫生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 做好兽医工作应注重政策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在支持动物疫病控制方面,一直以政府投入为主,并未形成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兽医工作任务艰巨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用好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动物防疫的角度看,随着养殖总量的增加、养殖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和人员交流的日益频繁,畜禽感染病原几率还将进一步增多,病原变异几率还将进一步加大,新发和外来疫病发生风险还将进一步增加。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角度看,我国养殖场户群体庞大分散,生物安全水平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复杂,监管难度大,任务异常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思路,仍一厢情愿地延续传统思维,由政府“包打天下”其结果必然是:受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总量不足的限制,政府兽医部门在管理上和服务上出现“缺位”,既无法有效提供兽医公共服务,又会挫伤社会和市场主体参与兽医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兽医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为更好地控制兽医卫生风险,需要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科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以养殖经营者为主体的兽医卫生治理体系,让“有限的”政府资源,撬动“无限的”市场资源;应考虑推动建立政府与养殖经营者之间的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有效提高兽医卫生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应建立合理的补偿政策。从鼓励动物疫情报告、提高卫生安全水平的需要出发,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价格,对为控制疫情而扑杀的动物、高风险区域内易感动物,以及因采取强制处理措施所发生的费用予以补偿。对及时早报告疫情的、遵守国家动物疫病控制规定的多补;对于瞒报疫情、缓报疫情或不遵守规定的少补、不补甚至予以适当处罚。二是应建立国家强制免疫、强制扑杀病种和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疫苗和扑杀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应优化免疫补助政策。对现行强制免疫补助政策进行改革,改“先补”为“后奖”,促进养殖者更加自觉地执行免疫政策。养殖经营者按照政府规定对畜禽进行强制免疫,经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领取疫苗补贴。四是应建立正向利益驱动机制。建立兽医卫生监督工作与银行保险机构征信业务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合作机制,让兽医卫生风险低的市场主体更方便地得到金融保险支持,加速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调节机制。五是应建立反向压力倒逼机制。用好绿色养殖示范县创建、动物移动控制政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等措施,限制高风险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通过及时有效的兽医卫生监管形成反向倒逼机制,有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六是在严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切实降低交易成本,激活各类促进发展的要素,推动兽药产业和屠宰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做好兽医工作应注重措施创新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屠宰产业结构复杂、流通消费方式相对落后的特殊国情下,有效管控兽医卫生风险,必须加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管理,同时抓好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3.1 提升养殖环节风险控制能力养殖环节涉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兽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多种兽医卫生风险,应抓住关键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推动形成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一是推进标准化养殖。实施养殖场兽医卫生风险分级管理,建立差异化监管制度,促进市场主体改善养殖条件,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二是推进规范化防疫。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优先病种防治。强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健全种用动物健康标准,严格种畜禽市场准入管理,推动实施种源正向监测净化。三是推进合理化用药。加强兽药综合治理,严格实施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及休药期制度,提高养殖安全用药水平。四是推进资源化利用。建立与养殖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养殖业保险与无害化监管联动机制,促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营。

3.2 提升流通环节风险控制能力针对我国活畜禽长距离、大范围调运频繁,各类兽医卫生风险因子极易传播扩散等问题,应着力创新流通环节风险控制措施,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推动建立风险评估与动物卫生证书相衔接的管理制度,禁止活畜禽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按照屠宰量与养殖量相匹配、肉品卫生风险状况与疏通半径相适应的原则,调整优化屠宰产业布局。研究制定对活畜禽和畜禽产品的差异化补助政策,促进畜禽就近集中屠宰、冰鲜上市,减少活畜禽大范围、长距离运输。

3.3 提升屠宰环节风险控制能力屠宰环节一头连着畜禽养殖,一头连着肉品消费,是防止兽医卫生风险进入食物链的关键环节。有效控制兽医卫生风险应严格把关屠宰环节的监管关。一方面,应推行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加强屠宰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屠宰检疫制度,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防不合格动物产品进入消费环节。另一方面,应实施畜禽屠宰质量规范管理、实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规范屠宰企业生产行为、提升屠宰企业兽医卫生风险控制水平。

4 做好兽医工作应注重科技创新

兽医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推动兽医卫生事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有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十三五”期间,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关键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兽医创新体系。一是应强化关键技术创新,增强源头供给能力。针对保障“四个安全”的任务要求,加强兽医科技基础研究,建设完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系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生态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准确探索病毒遗传衍化、抗原变异规律和致病机理,准确掌握传播机制。加大应用研究重点技术的攻关力度,着力开发鉴别诊断、快速诊断、新型高效安全疫苗等关键技术,集成综合防控和区域净化技术。加快开展原材料标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配套技术,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二是应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牢兽医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本质是人才驱动创新。针对现阶段人才发展与创新驱动融合度不高、与兽医行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应从创新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入手,为人才培养、发展、使用创造条件。着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加快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技能、引领发展、促进创新的兽医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兽医人才队伍服务养殖业生产、保障兽医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兽医卫生行业发展。加快健全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完善兽医技术推进服务体系。探索推进兽医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产学研资用联盟,拓宽兽医、兽药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互融互通,提升产业主体的创新发展能力。

[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3-10.

[2]本刊评论员.把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J].求是,2015 (23):6-7.

[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4]阎春宁.风险管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J].求是,2013(22):8-17.

2016-12-08

猜你喜欢
屠宰兽医畜禽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