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反思

2017-01-18 21:54周林
职业·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教学大纲职业院校

周林

微课教学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借助于网络在线,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点进行的视频讲解的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但又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

一、微课教学现状

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炼。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学信息化的改革,微课应用于教学课堂是新的趋势,也是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和运用。将微课教学形式应用于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在推广微课教学模式时,仍然沿用以往的比赛促进普及的方式,提倡教师人人参与、好中选优,积极参与微课资源的开发。但这种模式局限性较大,往往到最后完成的只是学科某一知识点的微课,没有整体性,不能保证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微课教学为例,整个微课教学模式,缺乏一个整体的教学大纲做导航,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学生微课学习分析、反馈平台,不足以支撑起该学科线上线下学习全面融合,也很难达成预期的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学效率并不高。

二、微课教学改革建议

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教学微课制作应当以教学大纲的指引,有完整的知识导航地图、微课学习视频、配以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里应具有相应的练习、在线学习空间,师生交流平台,独立的学习效果检测平台等等。

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微课视频,但并不是说我们制作微课时可以零碎化。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我们应当根据学科的教学大纲,构建一个结构完整的学科学习导航地图,以此来处理好各个微课知识点与此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应简单合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微课课程设计,以“双绞线的制作”知识点的微课为例,一般要根据教学背景,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微课教学视频中环节上要有情景导入、知识准备、技能教学、学生练习、典型问题、习惯情感、知识总结、巩固拓展等几方面。具体的知识小点包括剥线、理线、剪线、插线、压线、测线等,还要配以相应的工作任务单。微课虽微,但每个教学环境都必不可少。要想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讲清楚重点、难点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必须要有所侧重。此微课,笔者把重点放在了技能教学和典型问题的分析环节,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必定要精心准备、讲究策略,既以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的分配应该是一半对一半,一半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课程和做练习,学习和掌握知识;另一半时间通过面对面交流学习,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参考可汗学院的“满分前进”的模式:创建一个相关课程的题库,设置一套自动测试系统,由之生成测试试卷,根据相关的微课内容,在学习完一段微课教程后,由测试系统自动生成一套相关练习;只有当学生答对整套测试题,拿到满分,才可以激活相关知识点的下一个微课学习视频,不允许学生有相关的知识误差,更不准误差积累的存在。此模式鼓励学生去试验和尝试,允许失败,但最终要求学生能达到掌握全部课程的基本能力的要求。

在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整个学科知识导航地图的构建。在具体的微课制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构建一个覆盖学科全部内容,包括微视频、配套项目练习、模拟测试系统和师生交流平台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将微课资源由一个单一的在家、课外学习资源,转型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通过课堂上面对面学习交流,克服微课学习师生交流差的缺点,努力提高整个学科的教学效率。

课题: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编号:XHGZ2015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东台分院、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教学大纲职业院校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