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

2017-01-18 18:00胡智锋周建新
艺术百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纪录片研究

胡智锋 周建新

摘要:研究中收集2015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电视研究相关著作共204本(含报告、年鉴、丛书、专著、教材等)并对其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透析当前中国电视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展现中国电视研究领域的最新面貌,并将此归纳整理为中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文献。

关键词:中国电视;电视艺术;电视研究;学术著作;2015年度;述评

本研究共收集2015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电视研究相关著作共204本(含报告、年鉴、丛书、专著、教材等),具体样本情况见表1。通过对所研样本的甄别、梳理和判断,本研究力求全面描摹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的著作图景。

一、文献典藏类

(一)报告

2015年出版的中国电视研究报告大致可分为综合类研究报告和行业类研究报告:综合类研究报告主要从传媒产业媒体融合和文化产业等大格局下研究中国电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行业类研究报告则重点对纪录片、动漫、电视剧、新媒体行业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综合类研究报告中,《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不仅包含了宏观的“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大趋势”,还囊括了“经济新常态下广播影视发展”、“电视节目线性播出的收看时间延伸——电视节目时移收视行为观察”、“聚人气大数据与生态圈:2014年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一瞥”等多个聚焦电视微观议题的作品。

“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5)》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采集年度权威信息和数据,全面深入展现2014年中国广电行业改革发展的进展和特点;另一方面,对2015年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并用翔实的案例聚焦行业典型,生动展示成功经验。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思考并解读了“媒体融合的本质是什么”“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在各个层面进行融合”、“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从简单的搬运工转向搭建平台的全面融合”等问题。书中既有专家的研究成果,又有业界实践的探索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维度对“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设想。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对2014-2015年度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在“广播电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行业报告”中,学者列举了年度广电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和商业模式案例,并对广播电视等相关文化行业的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

本年度发布的电视行业类研究报告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中,关注纪录片行业研究的两份报告相互呼应、各有侧重。《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主要关注国内外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情况,对中外纪录片发展态势皆做出深入解析。此外,报告还对纪录片电视频道进行个案研究,对2015年热门的纪录电影进行了分析点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侧重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情况,除分析纪录片的发展形势外,作者还对公众,政策媒介融合等问题进行研究。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全面解析了新媒体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展望中国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报告包含了“2014年中国电视业融合转型研究报告”,记录了传统媒体融合和转型的过程。

由中广联合会移动电视分会发布的《中国移动电视发展报告(2015)》,对移动电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对移动电视在新的政策、技术环境下的发展方向、路径、关键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此外,报告还特别对移动电视的覆盖与受众变化、移动电视内容生产与播出情况进行细致分析。

除了纪录片和新媒体的行业发展报告,聚焦动漫和电视剧行业的研究报告也在本年度诞生。“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不仅对2014年中国电视动画产业发展做出了详细汇报,还聚焦热点,对2014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和动漫IP跨界运营进行了解读。《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4卷)》主要针对2014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情况、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具体论述和评析。报告按内容大致分为三辑,其中第二辑收录的是关于电视剧研究的论文。作品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雷雨》等多部优秀的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展开细致研究。

(二)丛书

本年度与电视研究相关的丛书主要包括“影视新视野丛书·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现代传播文丛·第三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影视新视野丛书·第二辑”包括《电视剧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罗琴、李向东、周滢著)、《中国电视剧创作史论》(王彦霞著)《娱乐与煽情:韩剧编剧技巧解析》(黎鸣著)、《影像数字化的历史沿革与媒介功能研究》(李兴国、徐智鹏著)、《网络电影研究》(杨晓茹、范玉明著)、《窥视与奇观:中国电影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张斌宁著)等著作。

“现代传播文丛·第三辑”(胡智锋总主编)包括《年度对话:中国传媒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胡智锋编著)、《传播学研究:全球转型与中国想象》(张毓强主编)、《新媒体研究:方法与观念》(潘可武主编)、《新闻学研究:本土文体聚焦下的学术进展》(刘俊主编)、《传媒观察:传媒变局的中国实践》(张国涛主编)、《传播文化:文化传播的中国思考》(张国涛主编)、《传媒经典个案:互动与汇聚》(赵均主编)、《媒介经营管理:创新与融合》(潘可武主编)、《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探索与重建》(李立主编)9部著作。文丛包纳了编辑部同仁从《现代传播》杂志2009至2013年刊载论文中精选出的200余篇佳作,汇集了传媒领域内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既从宏观上展现近年我国传媒领域的学术图景,也在微观层面对国际传播、新媒体等具体话题和传媒个案进行重点关注,从而构建起全面而富有针对性的内容体系。

此外、“媒介研究创新丛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增了《中国广电新媒体10年》(赵子忠编):“媒介市场调查与研究丛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增了《聚焦收听率——<收听研究>新观察精粹》(陈若愚编)、“止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中国电影出版社)新增了《中国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周斌、厉震林编)、”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新增了《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编)等。

(三)年鉴

《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5》分为综述和专题两部分。综述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2014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描述与分析。专题部分聚焦中国电视收视市场大事件,对新闻类综艺类体育类节目进行收视分析。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5版:媒体格局突破与创新》以“媒体格局突破与创新”为主题,分析2014年传媒格局,解读传媒政策,关注在媒体新革命的大背景下,媒体创新转型、探索突破的现状与未来。全书聚焦于“融合中创新”这个核心议题,探讨在机制资本、结构、技术等诸多矛盾纠结下媒体如何突出重围,融合平台、内容、受众、技术等资源协同创新突破,开拓传媒新格局。

二、著作类

(一)电视史论研究

本年度,电视史论研究方面佳作迭出、成果丰硕。在电视历史研究领域,《年度对话:中国传媒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集结了胡智锋教授十年来与来自政府、业界、学界的刘春、汪文斌、王甫、吴涛、梁晓涛、靳智伟、高峰、徐舫州、朱虹、王云鹏、时统宇、仲呈祥、苗棣、刘文(以对话年度为序)等先生的锐意交锋和智慧碰撞,力求对当年度中国传媒发展的热点或整体状态进行全面梳理。《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回顾了广播电视研究的历史与范式,学科的含义与学科建设的探讨;包含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述评实务研究述评、交叉学科研究述评和西方广播电视研究述评等,系统归纳了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历程与收获《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是首部独撰的中国电视批评史,可以帮助读者从纷繁复杂的电视理论和浩如烟海的电视批评史料中删繁就简快速厘清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历程。此外,《广播电视历史研究文存(2009-2014)》和《广播电视史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对我国电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汇总。

在电视本体理论研究方面,《电视艺术哲学(修订版)》描摹出电视艺术的基本形态并深入分析了电视艺术相关基本概念,对电视艺术本体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理论电视学》提出了“理论电视学”这一概念,对电视研究的理论建构做出探讨。此外,《2015-影视文化(13)》及《对影视热的冷思考》等也对当下中国影视的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基于对电视传播的考察》运用多种理论资源,揭示出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介传播中的意义,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发展路径。《传媒时代的“语-图”关系研究》在视觉文化的视野中探讨文学艺术和图像艺术之间的关系。著作从媒介、主体、文本、机械创作和表征等方面分析“语-图”的差异,并系统揭示出“语-图”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在电视媒介批评方面,《中国电视批评》力图从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入手,科学、全面、历史地探讨中国电视艺术叙事方式以及价值观,通过艺术美学艺术社会学、艺术语言学等角度对中国电视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媒体评论学》回溯了中国媒介评论的历史,讲述了媒体评论的功能与分类,对不同媒介的不同评论形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此外,一些学者还在社会学视野中阐发对电视媒介的认识。《新闻媒介与社会》从媒介和社会的双重视角,研究了新闻传播与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社会发展,新闻媒介与国际社会等关系《<现代评论>的文化视野:20世纪20年代媒体与社会个案研究》以《现代评论》刊载的文化教育及科技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对象,探寻和评价多种文化建设观点的源流及其利弊得失,紧密联系新文化运动和风云激荡的政治形势展开学术讨论。《电视与西藏乡村社会变迁》在发展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中,探究电视信息对乡村发展的助推作用,充分展示改革开放后电视为乡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介绍和解析了媒介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从而拓展其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二)电视类型节目研究

本年度,众多学者投身于电视类型节目的研究,并促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繁荣景象。相关著作涉及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动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的解读与研究。

在电视剧研究方面,《电视剧名作解读》结合具体作品对类型电视剧进行解读,将电视剧评析与理论探讨紧密结合,系统介绍了电视剧批评和解读的方法。《中国电视剧类型批评》选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最为密切、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剧题材类型,对其问题进行剖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电视剧的困境和突围策略。《中国电影理论与公安影视传播》具体论述了当代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流变以及当下警察影像的探索意义。

在电视综艺节目研究方面,由苗棣、毕啸南主编的《解密真人秀:规则、模式与创作技巧》从历史梳理、概念界定、形态叙事、类型特征及实践创作等多个角度,对真人秀节目进行了详尽、客观的分析,对相关节目的从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电视新闻节目研究领域,《电视采访学》论述了电视采访的共性与个性、采访策划、采访方式与手段、动态新闻采访、现场快速采访等十个方面,全面调理地介绍了电视采访的基础知识。《公共议题的媒介图景:医疗卫生报道研究》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报道的考察,全面探讨了医疗卫生事件的媒体呈现方式、医疗卫生报道的生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医疗卫生报道的社会效应等,对于我国医疗卫生报道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新闻采写实用教程》着眼于培养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卓越新闻人”这一目标,突出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特性,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专业性。

电视纪录片研究领域同样有佳作诞生。何苏六丰瑞等学者撰写的著作《纪录片创作》从纪录片创作的演变,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的策划、拍摄采访、剪辑、结构、伦理以及中国纪录片营销等十个角度入手,系统讲解了纪录片创作与推广的过程与方法。《跨文化视域下的纪录片主体性研究》依据“主体性”意涵在不同文化中的嬗变脉络,系统论述了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语境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建构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主体性的可行性路径。此外,《影像书写历史·纪录片参与的历史写作》在跨学科理论思维框架下,探讨了纪录片参与书写历史的学术议题。

动画研究是近年来影视艺术研究的热点。在本年度,动画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结合基础理论与实践探索并进的特征。在动画史论研究方面,《中国动画史》以民族化的视角,详述了各个时期的动画史,并初步探求了民族动画的本质内涵。《青年艺术文库·北美动画艺术简史》和《当代新艺术解读系列:当代欧美动画解读》对国外动画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进行介绍和研究。在动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动漫论》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创作教学实践,对“动漫”这一较为年轻的艺术形态进行了解释、概论和通述。《实验动画》对实验动画的本质属性,基本原理与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动画创作和产业层面,崔建成主编的《影视动画创意赏析》以影视动画创意设计为主线,讲述了影视动画创作的一些成功案例,同时穿插介绍了影视动画的历史演变,为电视动画制作人提供了专业的基础介绍《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剖析了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的过程、动因及异化现象以及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日本动漫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和发展趋向。

在广告研究领域,《中国广告传播研究轨迹》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梳理30多年来我国广告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和发展轨迹,对我国广告传播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广告仪式传播》从传播学、社会学和广告学的交叉视角,以传播仪式观和互动仪式理论为研究范式,为数字化背景下广告学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电视广告叙事与批评》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对电视广告的叙事文本要素以及由此所构成的一种与受众交流的机制体系进行探讨。《电视商业广告语体研究》以语体学为切入点,对电视商业广告语体进行了系统研究,丰富了传媒语言的研究内容。

(三)电视实践应用研究

在电视实践应用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基本覆盖了电视节目从策划、制作到宣传、播出的全过程,对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研究方面,《电视节目策划教程》以当前电视节目的新生态为背景,总结和归纳了电视节目策划中的创作规律和经验,对电视节目发展史上的经典节目和热播节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电视节目制作》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电视节目剪辑》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的剪辑流程及特点、基本原理、剪辑原则和技能支撑,此外,《高清电视摄影技术》《电视摄像基础》《电视摄像技艺教程新编》《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等著作聚焦电视影像的技术和创作手法,对电视影像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电视传播研究方面,《舆论应对危机传播》既有对中外典型案例剥茧抽丝的剖析,也有对当下媒介生态切中肯綮的论述,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同样关注社会舆论与危机传播的问题。著作不仅系统介绍了有关舆情监测、舆情研判预警、舆情引导与应对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还为舆情管理部门研判和引导舆情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性建议。《传媒领袖大讲堂》收录了2015年“传媒领袖大讲堂”中新闻传媒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人士对新闻传媒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的专业解读。《印度尼西亚大众传媒研究》对印度尼西亚传媒业态、监管理念与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变革趋势进行了描摹。

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学者们也在本年度推出了相关著作。《传播与创新——对外电视传播论文集》集合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对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与创新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集),以多种新闻事件为切入口,考察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国家软实力与新闻媒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数字时代的电视国际传播:路径与策略》分析了数字时代电视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展望,分析电视国际传播的内容、渠道和观众定位,并在发展路径和策略方面提出建议。

在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面,《节目主持艺术基础》不仅梳理了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历程,界定了节目主持人的特征、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基本技能、传播策略、角色认知、形象设计等基础理论,还充分运用了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解读节目主持艺术。与此相似《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和《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也聚焦于播音主持艺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大众媒介口语创作》从口语文化特征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口语在大众传播中的模式、价值进行论证,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口语创作的方法,对于大众传播在口语层面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代播音主持艺术概论》是2005年出版的《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的修订版,其从语言艺术和传播艺术的角度观照播音主持艺术,阐述了主持是传必求通、整合节目、引导舆论的艺术。《新闻播音实务》在梳理介绍播音主持理论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播音主持训练材料。

在本年度,电视产业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常话短说·电视娱乐视频从业者的红宝书:广电十年》以2003年广电数字化前后为起点,第一次完整地记录和展现了中国广电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著作呈现了广电行业从产业环境到宏观政策,从网络技术到业务运营,从个人变迁到资本介入,从媒体融合到体制变革等相关内容,力图全景式再现中国广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三网融合产业链研究》结合当前的三网融合理论探讨和实践,立足我国三网融合实际,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认真研究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发展。著作既包括对运营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宏观层面上对三网融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另有一些学者关注欧美电视产业的体制和发展。《欧洲新闻与传播研究文丛·欧洲传媒概览:产业规制教育》《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研究:从“公众委托模式”到“市场模式”》等著作对欧美地区电视产业运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展开解读。

在电视运营研究领域,《创新在路上——北京广播电视台节(栏)目创新奖2012-2014年度获奖作品创作谈》从内容生产创新的角度,将北京电视台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2012年至2014年“创新奖”的获奖成果制成集锦,并对其加以梳理分析,为电视台、广播电台节目及栏目的创新与发展发挥促进作用。《影视运营》利用运营的理念提出了我国影视剧制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倡导影视制作要从微观入手、从宏观思考,将影视制作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运营该著作汇集了《甄嬛传》《中国好声音》等上百个影视运营案例,生动讲解影视运营的注意事项、商业模式、审批制度、核心要素等问题。《高清电视论:高清电视运营与管理》以高清电视的发展为主线,围绕其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及中国高清电视的发展现状、高清频道的运营管理和发展规划,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清电视的历史和现状,并科学客观地规划其未来发展目标,此外,《奔跑吧,兄弟》《经济与法:十年案例精选》《8848》等作为电视节目相关衍生产品的著作也于本年度出版,力图与节目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新媒体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相关著作包括《互联网思维的传播学逻辑》《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媒介政策范式及其转型》《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创新与转型升级》等等。

三、结语

2015年是我国电视媒体面对严峻挑战的一年面对这样的国内外业内外的形势和背景,电视业界和学界众志成城、集思广益,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研究探讨我国电视并取得了诸多成果。概括起来,本年度我国电视研究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电视史论研究备受瞩目。在本年度,聚焦电视史论研究的著作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相关著作从多个视角对我国电视的发展历程展开回顾和反思,对当下我国电视节目的想象和问题进行批评,其内容既涵盖对我国电视发展道路的探析、对电视艺术的基本形态的观察探究,对也包含对我国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的回顾和思考。

其次,电视媒介与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受到关注。在本年度,学者们从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文化形态等方面切入,从媒介角度积极观照医疗公安、乡土生活、都市交往等多个社会议题,探析新形势下电视媒介与国家形象、文化战略、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电视研究置入宽阔的视域与格局中。

此外,本年度关于电视研究的著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播音主持研究方面的著作在内容上存在重复,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与传播研究尚待突破性成果等。但整体而言,本年度我国电视研究著作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亦有创新之处,为我国电视研究增添了新的成果,也为电视媒介发展提供了新的智慧。

(责任编辑:陈娟娟)

猜你喜欢
纪录片研究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公司研究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