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让梦想照进现实
——对话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BIM研究室主任苏章

2017-01-19 09:1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建二次开发大楼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乡危旧房改造为代表的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建筑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的市场机遇。

然而建筑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低效率、高浪费的亘古难题。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以BIM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建筑企业中正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无论是建设方还是投资运营方,对BIM技术的应用普及都在加速,重视程度在加深,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科技创新 打造行业标杆

BIM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力地帮助了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升级,应用BIM技术也使建筑行业内涌现了一批经典项目。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二期,是以办公为主,展览、休闲运动、多媒体演播厅等为辅的大型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334386m2,地下 175746m2,地上 158640m2。

该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复杂,项目整体造型较为独特,四周有大悬挑,其中有一个角是81米的大悬挑结构,不管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在施工环节,利用传统的建造方式都面临着很大风险;同时,由于项目体量庞大、专业度高,图纸和各方面都比较复杂,业主对于项目的工期有着严格要求。面对诸多难题,传统的施工方法很难在规定工期内又快又好地完成如此高难度、大体量的项目,因此,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团队改变传统施工思路,应用BIM技术,将BIM技术与项目现场需求相结合,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BIM研究室主任苏章总结到:“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的独特性和业主的需求决定了该项目应用BIM的必然性。中建三局一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施工企业,也希望应用BIM技术更好地完成每一个项目。”

针对腾讯北京总部大楼施工总承包的实际需求,项目团队综合利用BIM与4D技术,通过4D进度、质量、资源、场地集成管控,可视化信息查询以及多参与方协同支持等功能,有效解决了施工总承包管理过程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BIM模型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建模标准,除直观展示外,还可用于图纸会审、碰撞检测、深化设计、3D打印等;模型的细度还可以满足质量样板、智能放样、三维扫描等要求。此外,模型与进度计划WBS挂接还可形成4D-BIM模型,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

苏章向记者介绍到:“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中建三局一公司的不二选择,从深圳T3航站楼到广州东塔,再到上海的一些项目,中建三局一公司应用BIM技术成功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BIM技术从刚开始只解决技术难题,逐步演变为解决管理难题,特别是对于像腾讯北京总部大楼这样复杂、涉及专业多的大型项目,BIM完美诠释了它的价值所在。不仅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也被我们企业内部所认可。”

利用BIM技术,根据腾讯北京总部大楼的项目特点和需求,中建三局一公司制定了多参与方、多终端的综合管理模式。对不同使用情形分别采用相应的客户端、网页端、移动端等系统终端,有效将各参与方组织为一个整体,实现集成式管理,大幅提升了管理人员对项目整体把握的能力。

深度应用 争做信息化革命排头兵

中建三局一公司应用BIM的初衷就是希望BIM技术帮助项目降本增效。“实际上,中建三局一公司应用BIM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对于该项目的BIM应用就有着明确的目标,清晰明了的认识到BIM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到项目。”苏章对记者说到。

中建三局一公司早在2012年就加入“BIM发展联盟”,参与国家BIM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制定,并逐渐将BIM技术从一个项目的试点应用延伸到多个项目的推广应用。苏章表示:“并不是随便一个住宅、别墅项目都要应用BIM技术,一般来讲大型的、复杂的、专业较多的、有特点的项目才会用BIM做管理。但如果把BIM作为一种工具,比如说在设计环节也会局部应用,而只有涉及到不同专业、不同管理类型和不同身份人员之间的协同,才叫BIM管理。目前,中建三局一公司对于一些大型、复杂、协调面广的项目已经基本全部应用BIM,因为在现有阶段,这类项目的业主在投标时都会明确要求应用BIM技术,政府对于这类项目也有要求,这也使应用BIM成为必备条件之一。”

中建三局一公司将BIM嵌入到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实现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应用BIM技术。实际上,这也是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得到工程建设行业全球卓越奖的原因所在,即深度应用BIM。苏章具体介绍到:“在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中,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总工都拥有BIM思维,从而能够将BIM思维深入到项目管理中。从设计到优化,再到现场的具体应用,整个环节的BIM应用都走通了。所以说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的BIM应用并不是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新技术,而是将BIM技术应用的更深入。当然,在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新技术的研发,比如二次结构的软件开发、激光扫描等。”

BIM的深度应用对项目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都带来了变革。苏章对此表示:“BIM的深度应用对于一些传统的、不良的管理漏洞进行了相应改进,并在原有的管理方式上有所优化。同时,BIM的深度应用也加入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流程和管理方式。”

二次开发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建三局一公司在应用BIM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二次开发,这也逐渐成为公司的特有优势。通过BIM的深化应用,更好地帮助业主降本增效,从而承接更多项目。

对于中建三局一公司的二次开发,起初也有人产生质疑,认为大量的二次开发会增加成本。苏章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表示,“我们前期确实投入了很多财力和精力,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增加了成本,但这些二次开发都是基于企业的现有需求,这些投入也最终会有回报。对于中建三局一公司而言,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技术后盾,怎么能在众多的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一直以来,建筑行业都不是一个高科技行业,施工企业同质化严重,因此只有当企业的技术含量、管理方式明显优于其他企业时,业主才会优先选择你;同时,BIM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作为企业的宣传突破口和品牌树立的支撑点,当我们对外接触客户的时候,完全可以将BIM技术作为企业亮点进行展示,为企业的营销工作增添力量,这些实际上都是中建三局一公司进行二次开发的动力所在。而随着二次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成熟,中建三局一公司也在计划将成果总结后,进行技术输出,服务更多的行业企业。”

当然,也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做这么多二次开发?苏章对此解答到:“这是因为我们收购了一个软件公司。最初,我们将需求告知软件公司,但得到的反馈是要想满足更多的需求就要付出更多的金钱,完全依靠软件公司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所以我们开始尝试寻求与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把新技术引进来,从而把企业的需求转化成现场的工具。目前,中建三局一公司越来越重视二次开发,而通过二次开发所产生的效益也得到了验证。”

培养人才 积蓄后备力量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企业也对BIM技术有着更为准确的认识,但BIM应用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相关调查显示,BIM人才培养是影响BIM技术应用的当务之急。

为了攻克这一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建三局一公司建立了系统的BIM人才培养体系。苏章坦言:“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是我们公司第一届培养的BIM人才,当时公司的培养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建三局一公司的BIM人才培养体系已经逐步固化,以老带新的形式不断培养BIM人才。同时,通过在项目中的具体实践,将相关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再以培训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员。此外,中建三局一公司还通过举办相关BIM竞赛,搭建BIM交流平台,制定相应激励政策、设置晋升通道等多种方式引导员工学习BIM、应用BIM,最终形成完备的BIM人才库。

目前,苏章正在培养的下一批BIM技术专业人才已经工作在了各个项目上,苏章对记者说到:“我培养的BIM技术人才已经是各个分公司的‘BIM老大’,同时,中建三局一公司的BIM人才培养已经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循环机制,每年会不定期开设基础班、高级班进行BIM技术的相关培训。不仅对企业员工展开BIM培训,同时也对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如果不能清楚的理解BIM技术,就不能有晋升的机会。”

苏章总结到:“随着建筑企业对BIM认识的不断成熟,BIM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BIM技术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经典案例的复制推广,BIM技术会慢慢进入到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下一代BIM技术将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BIM,利用BIM技术和互联网将整个项目连接起来,所有的工程项目信息也都会在BIM信息中心云端得到汇集,任何设备都可以进行访问并进行数据的连接和共享。”

猜你喜欢
中建二次开发大楼
新年感怀
未来已来8
浅谈Mastercam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
大楼
ANSYS Workbench二次开发在汽车稳定杆CAE分析中的应用
中建项目法律顾问制度创新之路
关于平面设计软件二次开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