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江海21”

2017-01-19 03:28王成辉,张根玉
中国水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体全池河蟹

中华绒螯蟹“江海21”

水产养殖新品种

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白金丰产鲫等12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水产经济生物和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也是我国最具文化底蕴的水产品,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养殖业堪称独立于世界水产养殖业之林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水产养殖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国许多地区将河蟹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支柱产业。然而,支撑如此巨大产业的河蟹种源基本上也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群体。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野生群体的种质混杂和衰退严重,养殖性能衰退明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河蟹良种的呼唤及需求极为强烈,开展河蟹育种工作十分必要而迫切。自2011年以来,我国虽然选育出、并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3个河蟹良种,但与其庞大的产业规模与巨大的苗种需求相比,河蟹的良种数量实在太少,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仍然十分微小。

由于河蟹的性成熟年龄为二龄,一生只繁殖一代,繁殖后亲本即死亡,亲本不能进行重复利用,这给河蟹育种增加了难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选育断代,前功尽弃。我们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点、生活史特征和选育目标,为更为有效利用育种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实行配套系聚合育种的技术路线。首先构建奇、偶年奠基群体, 按相关选育标准进行分类,建立A、B两个选育系;继而采用群体选育方法, 对各选育系进行平行选育和提纯,并从选育到一定世代(选育系进行至F4)开始进行选育系间的配套效果分析,最后筛选最佳配套组合用于生产优良苗种供生产性养殖。

2.品种特性

(1)形态特征:步足长:90%以上个体的第二步足长节末端达到或超过第一侧齿;四个额齿尖,内额齿间缺刻较深、呈“V”字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长江原种基本特征更清晰。

(2)奇、偶年群体在16月龄的生长速度提高17%以上。

(3)分子遗传学特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476以上,比双亲的平均观察杂合度高14.49%;近交系数(FIS)为0.294,比双亲的平均近交系数低26.79%。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

1. 亲本来源

亲本应来源于育种单位的配套选育系A和选育系B。

2. 亲本选择

每年11月中下旬,从亲蟹培育场筛选体质好、活力强、无残肢、体表洁静、肥满度适中、性腺发育良好的配套选育系A的母本和选育系B的父本。A系母本的选择标准是第二步足长节达到或超过第一侧齿(俗称“腿长”),体重规格为 125g/只以上;B系父本的选择标准是背甲前面的4个额齿尖,中间两额齿间的凹陷较深,体重规格为175g/只以上。雌雄比例为2~3∶1。

3. 亲本运输

(1)亲本包装

用传统的网丝袋包装,要求亲蟹腹部朝下,密度为雄蟹以不超过20只/袋为宜,雌蟹以不超过30只/袋为宜。

(2)亲蟹运输

运输过程中避免大风和突然降温造成死亡率上升,同时防止亲蟹挤压受伤。以夜晚运输为宜。

(二)池塘生态育苗

1. 育苗地点与条件

(1)育苗地点

选择海水盐度相对稳定(18~25),水质无污染、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交通、供电方便的沿海池塘进行育苗。

(2)育苗池塘条件

面积大小适中,最好在2亩~4亩,池深2.0m~2.5m,坡比1∶3。每年冬季对池塘进行整修和清塘,最好用推土机对底泥和池壁进行混合后重新整理。每个育苗池底部最好铺设微孔增氧系统。

2. 亲蟹交配与抱卵

(1)亲蟹交配:亲蟹交配池可用育苗池代替。

亲蟹下塘前7天~10天,应向交配池塘加入盐度约为20左右的海水,水深1.0m。用漂白粉(50mg/L)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准备相应池塘作为越冬用的蓄水池以备交配池换水用,以减少水体盐度等变化造成的应激反应。

亲蟹运到交配池后,可用5%的食盐水消毒后直接放入交配池,放养量为1000只/亩。放入的亲蟹在海水的刺激下进行交配和抱卵。

(2)抱卵蟹的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投喂的饲料主要为小黄鱼、梅童鱼和大眼银鱼等天然动物性饲料。交配期间(亲蟹下池后30天内),每日投喂,饲料投喂量为亲蟹体重的3%~5%。抱卵蟹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投喂,如气温低于0℃,基本不投喂;0℃~10℃时4天~5天投喂一次;10℃以上时2天~3天喂一次。

② 水质管理:亲蟹入池10天后进行第一次换水,排干全部老水,加入经消毒处理的蓄水池水。其作用一是保持越冬池水的水质;二是刺激亲蟹交配,提高抱卵的成功率。第20天进行第二次换水,排干全部老水,加入经消毒处理的蓄水池水。一个月左右后排干池水取出全部雄蟹。此后,每隔1个月换水一次,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进行。

3. 溞状幼体培育

(1)育苗池准备

向育苗池中加入盐度为20左右的海水,在挂笼前20天左右(长江流域通常为3月下旬),使用3mg/L~4mg/ L敌百虫,茶籽饼40mg/L,杀死育苗池中的甲壳类和野杂鱼类。挂笼前2周使用漂白粉80mg/L~100mg/L消毒,杀死育苗池中有害微生物和各种敌害生物,保证刚孵化出状幼体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2)饵料生物培养

① 藻类培养:在挂笼前15天,在饲料培养池中,每亩使用2.5m3~3.0m3发酵鸡粪,培养以小球藻为主的单胞藻。

② 轮虫培养:在藻类培育的基础上,适量接种轮虫,培养批量轮虫,以便育苗期间定期采收轮虫喂养状幼体。

(3)抱卵蟹的挂笼与布苗

在4月中旬左右,将抱卵蟹取出,观察其胚胎发育情况,一看胚胎颜色转为淡黄色时,二通过计数“心跳”频率为130次/分钟~140次/分钟时,即可挂笼布苗。挂笼密度为35只/亩~40只/亩。

挂笼后2天~3天内,溞状幼体脱离母体进入水体,将母本取出,进入状幼体孵化阶段。

(4)溞状幼体孵化与管理

① 饲料投喂:Z1阶段以投喂小球藻和酵母为主,适量投喂轮虫。Z2~Z5阶段全程投喂轮虫。每天5∶00观察育苗池中轮虫的密度,确定当日轮虫的投喂量。

轮虫每日投喂两次:7∶00投喂60%,16∶00投喂40%。以2h~3h摄食完为宜。

② 水质管理:溞状幼体期间水深维持在1.8m~2.0m,通过加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水体的透明度维持在50cm左右为宜,溶解氧含量不低于6mg/L。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水体溶解氧含量偏低时,可使用化学增氧片。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溞状幼体经20天左右即可变态为大眼幼体。变齐后经过3天~5天即起捕淡化,起捕可采用密拉网起捕或灯光诱捕。

4. 大眼幼体淡化

(1)淡化池条件

淡水池通常为水泥池,规格以5.0m×4.0m×1.5m为宜。淡化前1天,淡化池注水10cm~20cm,用高锰酸钾10cm/L~20cm/L进行池壁和池底消毒。清洗后注入1.0m深的海水,盐度同状幼体培苗池。

(2)入池淡化

淡化密度为100kg/池大眼幼体。5h后加入淡水50cm,使淡化池水深保持在150cm。

(3)淡化方法

采用盐度逐渐稀释的淡化方法。淡化期间每8h换一次淡水,一天3次,每次换水量为1/3。

淡化期间每两小时投喂一次新鲜或冰冻轮虫,投喂量为2kg/次。

淡化时间为3天~5天,当盐度下降到3以下,大眼幼体由黑转为淡黄色时即可出池运输。

(4)大眼幼体质量鉴别

体色淡黄或金黄色,规格为14万只/kg左右,抓在手中松开后,四处逃窜为最佳。

5. 大眼幼体运输

(1)装箱

蟹苗箱的规格为45cm×30cm×8cm,每箱装1kg。

(2)注意事项

蟹苗以在夜晚运输,太阳出来前到达下塘地点为宜;以空调车或加冰运输,温度控制在10℃~18℃为宜;若发生其他情况,运输时间最多不超过24h;下雨及大风天气不宜蟹苗运输。

三、健康养殖技术

(一)蟹种培育

1. 蟹种培育条件与准备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3亩~5亩,水深0.8m~1.5m为宜。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四周用白色聚丙烯塑膜、铝片或钙塑板等材料构建防逃墙,高0.3m~0.4m,内侧光滑,无支撑物,拐角处呈圆弧形。

(2)蟹苗下塘前准备

① 池塘清整与消毒:老塘要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和淤泥,填补漏洞和裂缝,修整池埂及进排水口。新池塘要按照池塘条件做好清整工作。

蟹苗下塘前15天(通常为5月上旬),用生石灰(50kg/亩~75kg/亩)或漂白粉(10kg/亩)进行干法清塘。

② 池塘肥水:清塘后1周,向蟹种培育池注水0.3m~0.4m,注水时进水口用60目网片包扎进水口,防止外界敌害生物进入,然后用有机肥(如发酵的鸡粪或猪粪)或商家生产的肥水王进行池塘肥水。

③ 水草移栽:通常在5月中旬,蟹苗下塘前一个星期左右,向蟹种培育池塘移植水花生。水花生下塘前应清洗干净,并最好在阴凉干燥处凉放24h以上,去除鱼卵、螺类等水生动物。水花生投放面积约为池塘的1/4~1/3,并用尼龙绳整齐固定水花生,使水花生在池塘不仅能有序生长,而且还能美观池塘,有效地为河蟹提供生长、蜕壳等场所。

2. 蟹苗放养

(1)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蟹苗1. 25kg~2.0kg为宜。

(2)放养方法

蟹苗放养时温差控制在3℃~5℃以内,将蟹苗均匀洒在池塘四周的水面或水草上。

3. 仔蟹阶段饲养管理

(1)投饲管理

从蟹苗下塘到仔IV期,以池塘中的天然饲料生物为主,当饲料生物数量下降时,通过施用肥水王等肥料来培育池塘中的饵料生物。从仔V开始,投喂蛋白含量为42%左右的河蟹小粒径配合饲料,经过半个月投喂后转为幼蟹饲养阶段。

(2)水质管理

蟹苗下塘后,每3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3cm~5cm,防止水温变动较大,影响仔蟹的生长和存活。

4. 幼蟹阶段饲养管理

(1)投饲管理

① 饲料来源:商业公司生产的幼蟹用全价配合饲料。由于幼蟹培育质量对成蟹养成有较大影响,建议不用自制饲料或低值饲料。

②投饲量:幼蟹体重的5%~8%。

③ 投饲方法:下午太阳下山时投喂,需整个池塘均匀投喂。

(2)水质管理

保持蟹塘池水的透明度以40cm~50cm左右为宜。当透明度低于40cm时,排出1/3或1/2底层水,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在增加溶氧的同时减少了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这是改良水质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每月定期用生物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进行水质改良,使用方法可按产品说明书。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上坚持做好“四查”、“四勤”、“四定”和“四防”工作。四查:即查蟹种吃食情况、查水质、查生长、查防逃设施。四勤:即勤巡塘、勤除杂草、勤做清洁卫生工作、勤记录。四定:即投饲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防:即防敌害生物侵袭、防水质恶化、防蟹种逃逸、防偷。

5. 蟹种起捕

蟹种起捕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冲水起捕法。在清晨或上午给池塘排水,傍晚时向池塘冲水,在冲水口放一个水缸,利用幼蟹逆水爬行自动掉入水缸后,用抄网捞取幼蟹即可。二是草堆起捕法。在蟹种池塘内均匀放置用水花生等堆积的草堆,然后用抄网起捕草堆下的蟹种即可。

(二)成蟹池塘养殖

1. 池塘条件

池塘形状规范,塘埂坚实不漏水,池埂坡比1∶3,池底平坦少淤泥,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面积10亩~40亩均可,平均水深1.0m~1.5m。

2. 蟹种放养

(1)放养准备

在冬季,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并经阳光暴晒1个月。蟹种放养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kg~150kg,化浆后全池泼洒。

(2)蟹种放养

① 蟹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肢体健全、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体表无附着生物和寄生虫、无病斑、无早熟,规格一般以100只/kg~160只/kg为宜。

② 放养时间:春节前后。

③ 放养数量:根据养殖规格与产量情况,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以600只/亩~1200只/亩为宜。

3. 水草种植

(1)水草种类

当前成蟹养殖的主要水草种类有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

(2)种植方法

① 伊乐藻的种植时间和方法:通常在1月下旬至2月初,水温在5℃~10℃为伊乐藻的最佳种植时间。将池塘水排干,施有机肥50kg/亩~100kg/亩用于草体生长。种植时每5列为一组,列间距1m,组间距5m,每株草1.5kg~2.0kg,株间距1m。伊乐藻全部种植好后再加水30cm。

② 轮叶黑藻的种植时间和方法:4月初水温在10℃~15℃时,每5列为一组,列间距1m,组间距5m,每株草1.5kg~2.0kg,株间距1m,全部种植好后加水,将水草淹没即可。

③ 苦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4月中旬水温在10℃~15℃时,把苦草种籽浸泡、搓捻、伴入泥土或黄沙沿着池塘周边和塘底水位浅的部分均匀播撒,每亩0.5kg。

4. 饲养管理要点

(1)投饲要点

饲料种类包括螺蛳、配合饲料、粗饲料(如玉米)和野杂鱼等四大类。螺蛳应在清明前投放,每亩500kg左右。前三次蜕壳应投喂蛋白含量在34%~42%的全价配合饲料;后两次蜕壳(高温季节期间)可适当投喂粗饲料,但最后一次蜕壳应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以提高蜕壳后的增重量;最后一次蜕壳完成后,可投喂野杂鱼等动物性饲料。有条件的地方可全程投喂野杂鱼。

(2)水草管理要点

水草种植初期要控制好水位,一般超过水草5cm~10cm即可,对水草长势不好的池塘要及时进行补种。

高温季节要对伊乐藻进行割茬,保持藻体距水面30cm左右;轮叶黑藻高温季节会出现过密情况,采取打通道的方法疏通。池塘的水草覆盖率以60%~70%为宜。

养殖后期应及时清除过多的水草,减少水草覆盖面积便于捕捞及保持河蟹品质。

(3)水质管理要点

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透明度保持在30cm以上。适时采用底部增氧设施进行增氧,根据水质情况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当池塘水质不良时,应及时加注新水,使池水长期保持在1.2m左右,特别是7月~8月高温季节,可适量加水,增加池水深到1.5m左右,防止水草败死影响水质。

(三)成蟹网围养殖

1. 网围养殖条件 湖底平坦,淤泥较少,常年水深0.8m~1.5m,水流缓慢,风浪较少,水域开阔的水域;围栏网区还要螺、蚬等底栖动物丰富,水草茂盛;不侵占常年或季节性水生生动物繁殖保护区。

2. 网围安装

(1)网衣安装

网衣由3×3聚乙烯网线编织、网目为2.2cm的网片缝合而成。网衣上端、中间、下端分别装5×12聚乙烯网线编制的纲绳。网衣高度以网围水域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再增加1m~1.5m。网围网衣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层间距3m~6m。

(2)石笼制作

用1.2m~1.5m聚乙烯网片缝合成直径为10cm~15cm的圆筒,里面灌入直径为3cm~4cm的石子。每米石笼重6kg~8kg,石笼踩入淤泥20cm~40cm。

(3)固定桩千克

通常以木桩或竹桩作为固定桩,桩入泥0.5m~1m,间距2m~4m。

(4)安装方法

先按照设计要求打好固定桩,单块网衣在岸上拼成20m~30m长的大网衣,上纲缝接盖网,下纲缝接石笼,用船运至网围地点沿桩下网,一边下网一边将大网衣拼接成整个网围,石笼踩入淤泥,中间腰纲、上纲固定在桩上使网衣绷直。内层桩上端间隔1根~2根桩向内侧横向捆缚长1m的木桩或毛竹,用于固定盖网。在内外层网围之间设置地笼,以检查逃蟹情况。

3. 蟹种放养

(1)放养准备

对网围进行一次详细检查,查网衣是否有漏洞裂口,石笼是否沉入泥中,石笼中石子是否松动脱落等。在确定安全后放养蟹种。

(2)蟹种放养

① 蟹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肢体健全、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体表无附着生物和寄生虫、无病斑、无早熟,规格一般以100只/kg~160只/kg为宜。

② 放养时间:春节前后。

③ 放养数量:根据网围条件、养殖规格与产量等情况,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围网精养放养密度400只/亩~600只/亩,粗养或自然生态养殖,密度100只/亩~200只/亩。

④ 放养方式:放养时先在网围内建一个面积占整个网围区面积1/5~1/10的暂养区(或称小网围),将蟹种先放在暂养区内饲养,当蜕壳2次(通常4月份~5月份)水草发芽后长得较茂盛、螺蛳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再撤去暂养区网围,让蟹种自行爬入整个网围区。

4. 饲养管理

(1)小网围精养管理

3月下旬至5月上旬,投喂河蟹全价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 2%~3%,投喂时间在下午4:00~5:00。投喂新鲜或冰冻小杂鱼的,应煮熟后拌少量小麦粉成团状多点投喂。

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小杂鱼(或螺肉、蚌肉)、河蟹全价颗粒饲料为主,搭配20%~30% 豆粕、玉米、小麦等粗饲料,日投喂量从3%逐渐增加到8%,投喂时间在下午5:00~6:00。

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河蟹生长旺季,此期可以玉米、小麦、黄豆、南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60%),同时搭配40%的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10 %,投喂时间在下午5:00~6:00。有养殖户需提早上市的,此期以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河蟹育肥丰味阶段,以动物性饲料为主(60%~70%),植物性饲料为辅(30%~40%),日投喂量由10%降至5%左右,投喂时间在下午4:00~5:00。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网围内天然饵料、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调整。如果投饲后在2h内吃完,说明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饲量。如果发现当天投的饲料吃不完,翌日应该减少投饲量。

投饲方式为网围内均匀投喂。

(2)大网围粗养或自然生态养殖管理

网围面积大的粗养或自然生态养殖,由于蟹种放养密度稀,天然生物饵料资源丰富,河蟹主要以食天然饵料为主。5月份以前一般不投喂饲料,从6月份开始投喂少量的植物性饲料或河蟹全价颗粒饲料,最后一次蜕壳后(9月份开始),可投喂动物性饲料。

5. 其他日常管理

其他日常管理应做到“五防”和“五勤”,即防网破、防逃、防病、防大风、防洪水;勤巡逻、勤倒地笼、勤检查维修、勤清除残饵、勤记录。保证木桩或毛竹整齐牢固、网围整洁无洞、无塌网、石笼不出泥、网衣内外水流通畅。关键是防逃,饲养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是集中逃蟹的时间,应重点防范:第一个阶段是蟹种放养7天~10天内,第二个阶段是汛期暴雨季节,第三个阶段是秋季捕捞季节。

6. 捕捞和暂养

(1)捕捞

捕捞时间从9月下旬开始至11月底。捕捞工具主要为蟹簖和地笼,沿内网围的内侧四周及中部设立地笼,每天早晨、下午各倒笼一次。

(2)暂养

把捕捞的河蟹称重、过数,按规格、雌雄分开暂养在吊笼、网箱、小池塘等设施中,投喂螺蛳、野杂鱼、玉米等饲料,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2%~5%,然后根据市场等情况,适时上市销售 。

(四)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1. 肠炎病

该病一般因水质不良、食场不卫生、饲料变质或消化不良引起细菌性感染所致。幼蟹至成蟹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感染该病。发病时河蟹摄食减少或拒食,口吐黄色泡沫,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水肿,打开腹盖,肌肉发白,轻压肛门,可见有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炎、发红且无粪便,有时肝、鳃亦会发生病变。镜检可看到消化道内无食物,只有大量杆状细菌。

预防与治疗

(1)饵料鱼加热蒸煮消毒,与粉状精饲料混合后,用颗粒饲料机轧制成软颗粒饲料,晒干后投喂。

(2)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的良好和稳定,高温季节要适当加深水位,以保持池底相对较低的水温。

(3)8%溴氯海因:预防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2g~0.5g,全池泼洒,7天~10天1次,连用2次。治疗时每立方米水体0.4g~0.5g,全池泼洒1次,一天一次,连用3天~5天。

(4)10%聚维酮碘溶液:每立方米水体用0.5mL,全池泼洒,一天一次,连用3天~5天。

2. 弧菌病 患病幼体的主要症状为体色混浊,行动迟缓,反应痴呆,尤其是趋向反应不明显,肠内无食物,大多沉于水底死亡。患病成蟹身体瘦弱,行动减慢,腹部和附肢腐烂,体色变淡呈昏迷状态。该病在8月~9月高温期间死亡率较高,受感染的河蟹1天~2天就发生死亡。发病严重的蟹池底部,可见一层红色的菌落。在显微镜下可见蟹病的体液或组织中有大量活动着的弧菌,菌团成块状,不断上下翻滚。此病主要危害河蟹幼体,对蟹种和成蟹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多发生在高温季节,死亡率可达50%以上。

预防与治疗

(1)彻底清塘,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操作要尽量小心,避免蟹体受伤。

(2)及时更换新水,保持池水清新,以防止因有机质增加而引起亚硝态氮和氨氮浓度升高。发病期间应适当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

(3)土霉素治疗,用2毫克/升浓度的土霉素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将土霉素(按每千克蟹体重0.1g~0.2g)拌在饲料中投喂,连喂7天为一个疗程。

3. 丝状藻类病

该病又名着毛病,终年可见,对蟹的幼体危害较大,当水质过瘦、透明度很大时易导致该病。患病蟹的鳃外观呈黑色,呼吸困难,头部及步足关节处被藻类附生,使表面被绿色丝状物包裹,外观体表呈“绿色”或墨绿色状;幼蟹造成蜕皮困难;成蟹因藻类的附生而呼吸困难,体质虚弱,行动、蜕壳困难,进而引起死亡。

预防与治疗

(1)清苔净每立方米水体0.6g,全池泼洒,用药后应及时换水。

(2)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0.7g,全池泼洒,12小时左右换水。

(3)7%次氯酸钠溶液:每立方米水体0.5mL~0.7mL,全池泼洒,3天1次,连用2次~3次。

4. 水肿病

幼蟹至成蟹的各个阶段都可感染该病。病蟹匍匐池塘边,不摄食,少活动,最后在浅水区陆续死亡。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类似河蟹即将蜕壳状。用手轻轻压其胸甲,会有少量的体液向外冒,打开背壳可见鳃丝肿胀及大量水肿状组织。

预防与治疗

(1)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河蟹蜕壳时,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以免受伤。

(2)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15g~20g,全池泼洒,7天~10天1次,连用2次用于预防。

(3)发病时,连续换水2次,先排后灌,每次换水量1/3~1/2;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1g~2g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

(4)10%氟苯尼考粉,每千克蟹体重0.20g,拌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5天~7天。

5. 纤毛虫病

主要由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钟形虫、拟单缩虫和杯体虫等寄生虫引起,在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易发该病。主要危害蟹苗、蟹卵、幼体和成蟹,并以幼蟹期的危害较为严重。病体体表和附肢的甲壳,以及成蟹的鳃上、鳃丝和头胸甲的附肢上,有一层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或灰黑色绒毛状物附生,同时有大量的其他污物,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感染严重的成蟹,鳃丝上布满了虫体,鳃部变黑(是虫体和污物的颜色);患病的成蟹或幼体,行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乃至停食,生长发育停滞,不能蜕皮,最后窒息死亡。一般4月~9月发病,5月~6月为发病高峰期。

预防与治疗

(1)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15g~20g,全池泼洒,15天1次用于预防。

(2)甲壳净每立方米水体0.15g~1g,全池泼洒,15天~20天1次。

(3)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0.7g,全池泼洒。

(4)新洁尔灭和高锰酸钾混合使用,每立方米水体分别为0.5mL~1mL和5g~10g,全池泼洒。

6. 青泥苔病

养蟹池塘在春季随着水温的上升,丝状藻类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细丝,附着在池底或像网一样悬浮在水中。它附着在蟹体上,在体表形成一层绿色或黄绿色棉花状的绒毛,导致蟹的活动困难,摄食减少,严重时可堵塞蟹的出水孔,使之窒息死亡。该病严重时还可致蟹池藻类大批死亡,造成水质败坏,引起河蟹死亡。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密度过大,长期不换水或水源质量差,饲料投喂过多,导致残饵与排泄物污染水质等。

预防与治疗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肥水下塘:蟹池注水后,立即施用有机肥料肥水,每亩250kg~300kg,使池水透明度保持40cm~50cm,防止因水体透明度过大而滋生丝状藻类。

(3)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的pH,以抑制藻类的滋生,用量为20mg/L~40mg/L。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膏粉80g,分3次均匀全池泼洒,每次间隔3天~4天。如河蟹池中青泥苔较多,用药量再增加20g,放药后加注新水10cm~20cm,可提高防治能力。

(4)青苔净可按产家说明书进行。

四、育种和种苗供应单位

育种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

邮编:201306

联系人:王成辉

电话:021-61900439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

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

上海福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种苗供应单位:

上海福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新河镇新建村

邮编:202156

联系人:沈亚达

电话:13901642873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

邮编:201616

联系人:郎月林

电话:13901878754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明光市洪武路1号

邮编:239452

联系人:钱永言

电话:13901642873

(王成辉 张根玉)

猜你喜欢
幼体全池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蚂蚁岛海域刺参浮游幼体发育过程研究
健康养殖问答(25)
小龙虾常见病防治措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