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效益的思考

2017-01-19 11:16姜淑梅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

姜淑梅

摘要:中小学公用经费是确保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公用经费管理水平和公用经费使用效益,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如何管理好中小学公用经费,也体现了学校负责人的财务管理水平。结合自身在学校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全面、全员预算编制,合理量化经费支出,建立健全公用经费使用考核机制及监督检查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公用经费 使用效益

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在预算内全额安排,予以保障。地方财政在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时,主要考虑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和学校学生人数。基准定额由综合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双定额”组成。公用经费开支项目主要包括政府收支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维修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福利费、一般购置费等。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一是预算编制程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校负责人重视不够,不能及时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酝酿和论证,而是直接推给财会人员一手完成编制全过程,校长及分管领导缺乏必要的研究、审核及批准。二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目前大部分中小学预算编制采用增量预算法,仅凭往年的决算情况来编制,没有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使公用经费预算规模逐年增大,导致公用经费预算松弛,经费浪费。三是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没有加强预算执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学校有钱就花,没有统筹考虑全年用款计划,造成公用经费使用过程中前松后紧。

(二)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印刷费及办公耗材费支出比例较大,而学生艺体发展,教师培训、图书购置费比例较小,造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公用经费除工会经费、培训费等有比例标准外,大多公用经费项目如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电话费等没有固定的分配标准,从而导致经费开支随意。

(三)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及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目前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时,更多使用的只是各种教学硬件设备的达标率,而预算支出完成率指标又只能反映出学校对预算的执行完成情况,不能用于对学校经费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从学校内部来看,学校对财会工作重视不够,大部分学校把会计当作收付款、记账的工具,没有让会计参与到经济活动管理的全过程,财务人员没有发挥对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作用。从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来看,实行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学校经费使用通过结算中心审核,学校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对经费的规范、合理使用监管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经费管理。

二、规范公用经费管理,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的建议

(一)完善预算编制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首先,预算编制应当从基层开始,全面审查核实现有财产物资,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鼓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预算编制小组,进行充分考虑论证,共同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其次,预算编制程序应当参照中央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采取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摒弃传统的以上年的预算数据为基础的增量预算法,采用更为合理的零基预算法。学校各个部门在学校整体计划指导下,提出各部门预算方案,由学校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并进一步组织各部门商讨研究,提出预算总方案。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了解每一笔预算的流向,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强调预算的刚性,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数额进行规划,超预算部分应该履行必要的预算调整程序,重新执行预算批复程序。适时测评预算执行进度,可以按月或按季度考核评估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和资金投放的合理性,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差异,分析差异形成原因,促进公用经费按预算执行,避免预算执行前松后紧。

(二)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量化经费支出

学校应该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明确支出范围,量化支出标准。对公用经费中的特殊项目,有的应该明确规定使用的量化比例控制,例如:教师培训费、日常维修费、图书购置费等,有些应该明确规定支出的上限金额,例如:招待费、差旅费、报刊订阅费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费、外出旅游性活动,确保经费真正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常规性费用如水电费、办公费、电话费等如果与往年支出相比出现较大变化,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避免浪费。财会部门应根据《中小学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经济分类中类级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具体明细项目规定的经费支出范围,正确恰当进行明细项目的核算,严禁会议费在培训费中列支,或者在会议费中列支招待费,避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含混不清,杜绝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占用公用经费的现象。

(三)建立健全公用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制度

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考评主要考评公用经费预算比例的计划性、使用情况的完整性、收入支出情况的变动性、支出项目的结构合理性等方面。除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进行民主评议外,还应该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除利用预算支出完成率指标用于考核学校预算完成情况外,还应利用公用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率指标,与学校以前年度及兄弟学校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用于考核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项目的结构合理性。

(四)强化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审计监督力度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内部信息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各种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可以设立督导处,定期检查和公示学校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也可以通过学校教代会,公布学校上年度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教体局、财政局作为中小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当定期联合审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使用公用经费的行为,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崔运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与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2015-1-1.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研究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4-28.

[3]毛太田.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9-1.

[4]陈玉洁.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速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12-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即墨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试论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