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河长制 打造河清湖晏生态沂蒙

2017-01-20 08:34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总河长张术平
治淮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市级河湖河长

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 总河长 张术平

全面落实河长制 打造河清湖晏生态沂蒙

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 总河长 张术平

临沂素称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境内水系发达,共有河流1211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6条,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临沂因水而生、近水而美、凭水而兴的鲜明滨水城市特色。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住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机遇,按照“自抬标杆、走在前列”的定位要求,以实施河长制为引领,综合防治水污染、加快恢复水生态、统筹保护水资源、全面改善水环境,河清湖晏的“生态沂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协同联动统筹治水“一盘棋”

河长制作为一项党政领导干部负责治水的制度,核心是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整合资源、齐心协力推进。我市坚持领导带动、市场联动、全民发动,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治河常态长效。一是领导带动。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河长,班子成员任河长,制定了“一表、一图、一书、一案、一群、一课”(四级河长体系汇总表、河流水系图、河长排查报告书、河湖保护方案、微信工作群、河长制知识进党校培训课),形成了以上率下、协调有序的工作格局。全市共明确各级河长9446名,其中市级河长14名、县级276名、乡镇级1510名、村级7646名。二是市场联动。在用好10亿元财政引导资金的基础上,加快完善投融资体制,凡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提供和社会力量承担的岸线绿化、水域保洁等管护任务,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目前,正在推进的社会投入河湖管护项目46个,共吸纳资金3.6亿元。三是全民发动。在河湖岸边显要位置规范设置河长公示牌,启动“万人争做义务河长”志愿服务行动,实施荣誉河长、民间河长“双百聘用计划”,推行沿河河道企业认领制,设立共青团员和巾帼护水岗,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河长制,让“有问题找河长”成为共识,真正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

二、精准施策打出治水“组合拳”

水环境“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我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做好“治用保”三篇文章,确保了治水管水实效。一是做好“治”的文章。对纳入省里考核的44个重点水功能区、22个市本级水功能区水质进行定期监测评价,对6个水质超标水功能区所在县区进行督导约谈、限期整改。严把涉水新建项目控污审批关,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方案,探索建立畜禽养殖等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社会化运营机制。全面开展“清河行动”,突出抓好沿河违建、河道采砂、非法捕鱼、涉河项目、黑臭水体等“五项整治”,重点解决污水直排等问题,努力把污水变清水、污水河变景观河。二是做好“用”的文章。根据河道的功能定位,将生态理念与城乡建设、旅游休闲、环境治理、防洪安全等有机融合,加快实施一批“水利+产业”项目,大力开展植树绿化行动,努力使河道成为一条安全线、生态线和风景线。目前,共新建沂河、沭河等重要河口湿地公园6处、完善提升22处。同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雨洪资源利用规划,加快建设河湾水库、袁家口子水库等水源工程,切实增强雨洪资源利用能力,提高中心城区用水保障水平。三是做好“保”的文章。抓好河湖调查和岸线编制工作,制定《全市河湖及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指导意见》,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建立河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出台《临沂市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办法》,加大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完善河湖及堤防、水闸管理养护制度,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河湖长期长效保护。目前,沂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已申报国家级试点。

三、强化担当压实治水“责任链”

过去由于涉水管理职能“部门分割”、制度“政出多门”,“多龙管水”问题较为突出。实施河长制有利于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确保守河有责、守河负责、守河尽责。一是压实河长责任。强化各级河长主体责任,督促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做到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河长巡河行动,14名市级河长先后对23条重点河道巡查调研,市县两级290名河长全部完成首轮巡河任务。二是压实河长制办公室责任。市县两级设立河长制办公室17个,负责协调、督促、落实河长和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实施方案和河长组织体系,所有县区和乡镇实施方案比省定节点提前两个月。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级总河长、河长、河长联系单位及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专题培训50余次。三是压实联系单位责任。联系单位作为河长的具体办事机构,承担市级河长日常工作职责,搞好与下级河长和联系单位的沟通协调,直接对所联系的河长负责。全市共建立市县河长联系单位300个、专兼职工作人员663名,其中市级河长联系单位17个。

四、真督实考用好治水“指挥棒”

建立河湖生态环境检查制度,将1211条河流和1.2万余处水库、闸坝等全部纳入检查范围,建立工作台账,限期整改问题。实行通报督办制度,坚持一周一调度、两周一通报、一月一督导,通过层层督办,推动事项解决。制定河长制考核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对河长联系单位、相关部门及各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出现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第一时间启动溯源倒追和问责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河长制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专栏编辑:杜红志)

猜你喜欢
市级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记张掖市级模范班主任谈军花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