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的辩证关系研究*

2017-01-20 09:13王兰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生医学

王兰英,马 英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 大连 116044, 709998691@qq.com)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的辩证关系研究*

王兰英,马 英**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 大连 116044, 709998691@qq.com)

通过分析探寻医学生职业认同感不容乐观现状的成因,进一步解析目前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从而深入研究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辩证关系,分析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值和职业归属感的影响以及医学人文教育如何对其发挥作用。

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职业认同;辩证关系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总看法,是职业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指对自己将来从事医学职业和将要扮演医生角色的看法,即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更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动力之源[1]。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医疗环境不断恶化,伤医、杀医事件屡有发生,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很多青年医生离职,给医疗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损失。然而,我们没有看到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是医学院校报名人数的锐减,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不断降低正在威胁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医学生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提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探寻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有针对性的改善医学生人文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情况不容乐观,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1 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成因分析

1.1 国家宏观政策的压力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人民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针对现有医疗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针对医学生教育提出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改革措施,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医学服务水平,然而,这种改革对于很多在校医学生而言却是切肤之痛。改革的结果一方面对原有的7年制专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7年制规培问题成为烫手的山芋,规培则是用10年拿到别人用8年就可以拿到的资历,不规培又不符合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学医本身学制较长,三年规培又很难在本单位进行,从中国传统的“求稳”思想角度来看,三年规培为将来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医学生对医学这个职业望而却步。

1.2 社会从业环境的恶劣

医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需要面对医疗制度不健全、保险体制不完善、医院管理不规范、医患矛盾尖锐等问题,而一些媒体热衷于片面报道医疗负面新闻,把“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生。发展至今,医患关系的问题愈演愈烈,从最开始的媒体对医生工作的失实报道到现在频发的伤医、杀医事件,使得医生处于一种相对不安全的执业环境中。医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尚能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进入实习阶段后,医学生每天耳濡目染自己带教老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以及面对医务工作的高强度低待遇,逐渐对医生职业产生怀疑。同时来自于学生家庭的压力也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带来了负面影响,伤医、杀医事件的频发导致很多父母不愿意孩子从事高危职业,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再次受挫。

1.3 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医生,想推行过度医疗,想从患者身上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想让患者接受某种医学实验或者想要掩盖某项医疗差错,他们的人文技能或许很高超,但是这种高超的人文技能是欺骗患者的伪善面具。真正的医学职业精神应该是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肩负医务工作者应担负的责任。尽管我国医学高等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将医学人文课程纳入医学生培养体系,但是长期的唯技术主义,使当今的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逐渐没落,医学高等教育应该提倡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协同发展。当前,在医学高等教育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医学科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并举,如何在医学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及如何在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体现操作性。医学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从业后的行为和心态,也蚕食了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利化,必然导致医学教育的举步维艰。

1.4 学生个性发展的阻挠

如今的医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独生子女的个性弱点在医学生中普遍存在,医学生对来自于政策上、社会上的外在的困难较为敏感,不能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量从医的成本,对待医学或者学医更加的功利化。而且,当今医学生的成长环境确实举步维艰,既要面对周期长、成本高的理论学习困难,又要面对实践难、就业难的操作学习困难,甚至还要面对风险高、地位低的现实生活困难。大多数医学生都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挑战自我意识,面对困难他们更多的选择逃避。

2 医学生人文教育误区

2.1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貌合神离”

医学是一门人文精神浓厚的学科,承载着关爱生命、救助患者、安慰患者的崇高使命,一名成熟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兼具济世救人的高超技能。医学高等教育应该提倡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协同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医学生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技术类的课程仍然占据着医学生教育的绝对地位,医学人文教育始终处于从属或者是可忽略的地位。

2.2 医学人文技能与医学人文理念的“欲盖弥彰”

人文技能是一个不被太多人关注的概念,大家更关注的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热门话题。人文技能是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更加鲜活、具体、可操作的人文素质体现。人文技能可以从与患者的沟通、表达技巧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就是说如何将关怀患者、尊重患者的理念完好地体现出来,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接收到。正如杜治政先生说:“没有人文理念指导的人文技能操作,可能成为一种诱导,可能成为掩饰医疗差错的伎俩,有时甚至可能成为欺骗的行为。”[2]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就是人文技能和人文理念的相得益彰,帮助医学生真正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学医的初衷和根本,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文技能培养,让人文技能服务于正确的人文理念。

2.3 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大相径庭”

很多人以为医学人文精神的高低就等同于医学人文知识的多少,这种错误的观点误导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理念。当然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以医学人文知识的获得为前提的,医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相关课程,但是学习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明确和树立医学生的人文理念。然而,人文知识的传授不等于人文精神的传授,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让医学生明白医学终究是一门“人性化”的学科。医学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医学人文知识来体现,但是医学人文知识不等于医学人文精神。在不断反思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中发现,从功利的角度接受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人文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3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3.1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是人的一般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衡量某种职业优劣的心理尺度,影响着人对职业的选择和态度。在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没有单独的课程设置,仅仅是通过相关的医学人文课程进行穿插、渗透。另外,当今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医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医生职业的光环因为不安全的工作环境逐渐黯淡,诸如儿科、妇产科等科室的人才凋零都是医学生新的职业价值观的体现。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夯实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定救死扶伤之初心,尊重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发展的特点。

3.2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期望值的影响

职业期望值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是个体将自身兴趣、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内部因素与外在的就业机会不断协调的结果,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3]。当前医学生对于职业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和对“自我发展”的期望,这种职业期望既包含功利性又体现了理想性。功利性是屈从于现实生存需要的物质体现,是人的基本需求。理想性是当代医学生能够理性成熟的界定自己的职业期望,从更加深远的角度看待医学这个职业,对医学职业给予合理的期待。医学人文教育的存在就是帮助医学生将自身的职业期望值界定在合理的区间内,引导和启发医学生不盲从于“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抵制“金钱至上”的腐朽观念,同时培养医学生的“全人观”,真正适应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3.3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职业归属感的影响

归属感属文化心理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医学生对于医学职业的归属感表现为对职业的安全感和落实感。而当今医患矛盾的不断激化,大量医生无奈离职,医学生对于职业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对于医学的发展和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具有过程性,它是在接触医学专业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4]。医学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和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教育医学生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保持理性认知,增强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坚定入职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需要从医学人文教育入手,通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理念,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值,从而建立稳定的职业归属感,逐渐实现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

[1] 陈雪凤,梁博,孙丹,等.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64-666.

[2] 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3] 谢延明,赵玉芳.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1):111-112.

[4] 杨萍.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着力点研究——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之二[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46-47.

[5] 林沛钰,李燕,王夏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闻世界,2015(11):110-112.

[6] 张丽莉.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 季小红,王文军,侯珊,等. 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与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6(2):71-74.

[8] 张灵烨.刍议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4):100-102.

[9] Kim A M,Sarah H P,Patrick S P.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First Yea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tudents[J].Learning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2006,5(2):55-68.

[10] 叶正平. 不良医疗环境对在校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51-52.

[11] 黄娇娇,欧阳静,李斌. 暴力袭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的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2):227-230.

[12] W Anne,TK Karen. Reflections: an inquiry into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J].Medical Education,2014,48(5):489-501.

[13] 吴佳宇.中美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修回日期 2016-11-09〕

〔编 辑 李丹霞〕

Research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WANGLanying,MAYing

(Students′AffairsOfficeof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44,China,E-mail: 709998691@qq.com)

Through exploring the cause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atus and furth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misunderstanding that exists in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education, this paper thoroughly discuss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t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on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values,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profess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and how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m.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本文系2016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课题(lx2016y033)新媒体时代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R192

A

1001-8565(2017)04-0521-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4.30

2016-09-22〕

**通信作者,E-mail:maying 2005100@sina.com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医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