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从痰浊综合辨治高血压的探讨

2017-01-20 17:50孙延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痰饮三焦高血压病

孙延康

550018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中医从痰浊综合辨治高血压的探讨

孙延康

550018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高血压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痰浊”是致晕眩发作的重要机理。针对高血压的中医综合治疗,以中药“祛浊降压方”加减内服为主,辅以中医“五联疗法”,能使血压控制率较理想,具有明显的优势。

痰浊;高血压病;眩晕;祛浊降压方;五联疗法

高血压在当今慢性疾病中是最常见的高危害病种之一。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贪逸享乐而运动较少,加之生活和工作压力及紧张程度的增加,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较快。1959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仅5%,2002年上升到19%,估算2012年>15岁人群患病率达24%[1]。另据相关调查结果,截至2015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29.6%[2]。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笔者凭从事中医药对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多年经验,分别从痰浊产生并致高血压发病及其治疗角度进行如下分析。

痰浊的产生

痰的产生,乃因中阳素虚、外感寒湿、饮食及劳欲所伤、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宣、津液输布失常而致。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痰、湿同源。而痰的生成,主要与肺、脾、肾及三焦有关。肺为华盖,位居于上。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失宣肃,无法敷布津液,津液停聚成痰,贮于肺脏,成为“贮痰之器”,如《不居集》讲道:“肺气虚,则不能水精四布,而浊阴凝聚”;脾位居中焦,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凝聚为痰,成为“生痰之源”,清代冯兆张言: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内经》论痰饮,“皆因湿土,以故人自初生,以至临死,皆有痰,皆生于脾,聚于胃”,强调脾胃在生痰中的重要意义。《蜀中医篡·痰饮》更明确指出:“痰即人之精液,无非水谷所化,悉由中虚而然。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脾者,以脾虚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也阐述了脾虚生痰的病机。肾为主水之脏,肾失开阖,肾阳不足,水湿上泛,聚而为痰,成为“下源之痰”“生痰之本”;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气化失宣,水液不运,壅遏郁阻于水道,则水液停聚成痰饮。故此,痰的形成,主要因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共同综合作用而产生。或由肺病及脾,子耗母气;或肺病及子,久伤及肾;或肺脾两虚,久也伤肾。终致肾气不足,肾阳亏虚,无力蒸化水液,水泛为痰,更致三焦无肾阳助化,则水道失输,湿阻痰生。

痰浊能致眩晕

痰浊生成后常阻碍经气及清气的输布,至清窍失养,进而引发眩晕发作。如张仲景《金匮要略》[3]言:“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认为痰饮阻碍,清阳失升,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朱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并云:“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4]。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认为眩晕产生的致病机理乃痰作祟;明代秦景明讲到[5]:“痰饮眩晕之症,胸前满闷,恶心呕吐,隔下撬撬水声,眩悸不止,头额作痛,此痰饮眩晕之症也”,此乃痰饮停聚胸膈之下,而引起中焦升清不能而浊阴不降以致眩悸、头额作痛矣。而明代虞抟《医学正传·眩运》说[6]:“《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又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眩冒巅疾……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是以痰挟虚火,上冲头目,正气不能胜敌,故忽然眼黑生花,若坐舟车而旋运也,甚而至于卒倒无所知者有之,丹溪所谓无痰不能作眩者,正谓此也。躯体薄弱,真水亏欠,或劳役过度,相火上炎,亦有时时眩运,何湿痰之有哉。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带抑肝之剂。”在朱丹溪痰眩的基础上,提出了痰火致眩的观点。故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痰蒙清窍,清阳不展或痰阻经络,经气不输,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均致眩晕发作。

高血压的形成及危害

血压是指心脏的舒缩推动血液在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因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7]。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目前>90%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高血压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病变。出现血管壁的重构,管壁纤维化及管腔狭窄,致血压升高。高血压主要损害靶器官动脉,引起动脉痉挛、粥样硬化、动脉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影响靶器官的功能[8]。高血压的危害是所有疾病中比较严重的。其发展结果可损害人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并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9]。在对>40岁人群的死亡原因调查中发现,第一危险因素是高血压[10]。据黄世香的研究得出[11],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发病的危险便会随之增加40%~50%。总之,高血压形成后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心脑肾靶器官损害,血压越高、病程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进一步导致其并发症产生。且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12]。

从中医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是由于遗传等不可逆因素与可逆的多种高危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并未发现有与高血压的病名类似的记载,根据其临证表现,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从高血压当今发病情况调查来看,高血压发病初期(1级)多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因社会发展,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贪逸享乐,嗜于摄入肥甘厚味及高热食物的人群增加,久则伤及脾胃,加之活动量少又缺乏有效锻炼,脾土健运受壅遏,湿聚则痰生。由此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其发病年龄更趋年轻化,多见于体型肥胖者。高血压发病中后期(2、3级)则为中老年人群居多,乃因生活和工作压力程度的增加,长期形成高度紧张综合征。此乃为肝失疏泄,气机调畅不力,致三焦输运水液不力,有利痰浊的形成;再则因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天癸的衰减,体弱渐显,脏腑功能减退,常致肝肾不足,更易出现水不函木,虚火灼津,炼痰为瘀,形成更难祛除的致病产物——痰瘀。痰浊瘀阻,清阳失展,清阳不升,更加重高血压及并发症的产生。从中医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的形成,“痰浊”病邪常贯穿于高血压形成的始终,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其表现则以眩晕发作为主,常伴恶心、呕吐、心悸、汗出等。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以中药内服治疗为主:“痰浊”常存在于高血压形成的整个过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抓住其痰浊产生源头,从肺、脾、肾及三焦失调着手,化湿浊、祛痰瘀,始终重视“防未病”,防止痰浊的形成;“治已病”,祛湿化痰。以健脾利湿、祛化痰浊为治疗大法,方以祛浊降压方(自拟方)(清半夏12 g,茯苓24 g,天南星12 g,白术12 g,陈皮12 g,天麻12 g,葛根12 g,桂枝12 g,丹参12 g,白芷9 g)为基础方加减,1剂/d,煎熬过滤取汁600mL,分3次温服。方中清半夏燥湿化痰,尤善治脏腑之湿痰,茯苓渗泄水湿,杜绝生痰之源,两药合用,湿得消,痰得化,共为君药。天南星、白术共为臣药:天南星助清半夏化痰,并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眩晕;白术助茯苓健脾利湿;陈皮、天麻、葛根、丹参、桂枝共为佐药,其中陈皮消痞导滞化痰;天麻合半夏、白术,乃取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方意,善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证;葛根升发清阳,合天麻更止头眩;久病必有痰,痰滞久则必致瘀,乃成痰瘀阻络,故以丹参活血化瘀,使痰瘀化络道通;桂枝温扶脾肾之阳,助阳化气运水,正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白芷温通止痛,载引诸药上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祛化痰浊之功。临证以祛浊降压方加减内服治疗高血压病,每获良效。若出现头痛、肢麻等痰瘀互结之重症,则加鸡血藤、赤芍、水蛭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若出现腰膝酸软,则加桑寄生、续断、杜仲壮腰健肾。

以“五联疗法”治疗为辅:根据“痰浊”病邪贯穿于高血压形成的始终为辨证之依,辅以中医“五联疗法”治疗高血压:①中医针灸穴位按压疗法:以指代针穴位按压,取涌泉、足三里、血海、风池、丰隆为基穴,每穴按压3~5 min,早晚各1次,具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②代茶饮疗法:用陈皮、荷叶、山楂、绿茶各适量,沸水泡服,具有利湿化痰降脂作用;③食物疗法:可选用绿豆、薏苡仁、冬瓜、山药、洋葱、海带等>2种适量与大米同煮熬成粥,可做早晚餐食用,也具有健脾利湿、化痰降脂之功;④足浴疗法:以红花40 g、陈皮40 g、茯苓皮40 g、桂枝20 g,于每晚临睡前,水煎过滤取汁足浴30 min,具有疏通经络,温化痰饮之功;⑤中医健康指导疗法:从情志调摄、平衡饮食、运动调治、顺应季节等方面来调整,达到阴阳平衡,养护正气的目的。以上中医“五联疗法”的治疗及调养,更有助于高血压症状的改善及血压值的恢复。

讨 论

高血压(占高血压>90%)也称原发性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早期多无感觉,患者就诊时常在中晚期,此阶段其血压值常居高不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患者的症状以头晕、目眩、头痛、肢麻等为主。通过现代医学对症降压治疗处理,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值虽较快恢复到临界值以下,但其症状部分仍存。由于高血压无法根治,患者只能依靠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负担,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13]。加之患者服西药依从性差,及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认识上的误判,从长时期的观察看,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从其治疗之初,根据“痰浊”病邪贯穿于高血压的形成始终为辨证之依,加用中医药综合干预治疗,能达到血压控制率较理想,降压缓和、持久、平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降低靶器官损害度、治疗彻底、不易反弹、能降低医疗成本的绝对优势。中医针对高血压除以上综合治疗外,还注重已病防其传变的“治未病”思想的指导。防其传变的思想见于《医学源流论》[14]:“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使病更增……”。当人体患有疾病后,要早期及时治疗,并预测传变途径,采取预防措施,以便阻止病情更为严重[15]。既能把较高的血压降到合理的安全范围,又能更有效降低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应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患病早期,及时治疗,以防传变,及早恢复正气及健康。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2]Wang J,Zhang L,Wand F,et al.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Am J Hypertens,2014,27(11):1355-1361.

[3]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陈震,张培影.张培影辨治高血压眩晕经验[J].河南中医,2013,33(6):856.

[5]叶靖,吴志阳,陈文鑫.刘德桓教授从痰论治高血压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5,28(3):39.

[6]韩学杰,刘颖,王丽颖,等.高血压病与痰瘀互结及五脏相关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291.

[7]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8]赵运昇.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预防和治疗[J].光明中医,2017,32(5):827.

[9]张维君.高血压一本通[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0]王河宝,孙悦,丁成华.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高血压病防治策略[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2):2.

[11]黄世香.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61-163.

[12]吴兆苏,霍勇,王文.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3):83-84.

[13]刘玉霞.孙思遂“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2,33(6):709-710.

[14]刘洋.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5]尹莲花,许艺惠.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防治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4):135.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from Tan Zhuo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un Yankang
Chronic Diseases Department,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Wudang District,Guiyang City,Guizhou Province 550018

Hypertensio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quot;Xuan Yunquot;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ot;Tan Zhuoquot;wa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hat causes vertigo.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hypertension,thequot;Quzhuo Jiangya Fangquot;was the main,assisted byquot;Wu Lian Liao Faquot;,and they can achieve absolute advantages of better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and markedly improved clinical symptoms.

Tan Zhuo;Hypertension;Vertigo;Quzhuo Jiangya Fang;Wu Lian Liao Fa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3

猜你喜欢
痰饮三焦高血压病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中医痰饮致悸论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