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前减肥

2017-01-20 18:23西蒙·艾茨曼郑莉
海外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阿尔肥胖者

西蒙·艾茨曼+郑莉

油腻和甜的食物是很多人,尤其是压力大的人喜欢的食物类型。神经生物学家们研制出了一些新的减肥训练方法,可以让人避开“热量陷阱”。

蛋糕上的奶油以完美的螺旋状堆积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和甜味,似乎在向阿尔布莱希特招着手。对这诱惑难以招架?并不。阿尔布莱希特将面前的手柄推开,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小,然后,消失了。不过,阿尔布莱希特并没有觉得不开心。

接着,电脑显示屏上又出现了另一幅图片:低热量的寿司。阿尔布莱希特将手柄拉到面前,寿司变得越来越大,随之占据了整个屏幕。这位29岁的工程师正在进行一项训练。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他的屏幕上,还将出现巧克力、薯片、坚果,还有卖相诱人的沙拉。是选择健康,抑或选择高热量?以前,这位年轻人经常锻炼身体,但出于压力也会拼命进食。现在,阿尔布莱希特要减肥,而减肥的方法,既不是计算食物的卡路里,也不是运动,而是在自己的大脑内植入“变瘦”这一程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减肥要从大脑开始。”来自莱比锡肥胖病研究与治疗中心的神经学科学家安奈特·霍斯特曼说。在莱比锡专门研究认知与神经系统科学的马克思·普兰可研究中心,安奈特·霍斯特曼和诺拉·梅尔博士正对阿尔布莱希特进行试验。这种试验已在酗酒试验者身上获得了成功。参与实验者需要操作电脑手柄,在含酒精和不含酒精的饮料中做出选择。大脑扫描结果显示,经过在电脑前几个小时的训练,大脑接受到了积极的影响——而受到影响的区域,正是酗酒者(肥胖者也一样)大脑中某些被改变的区域。在此之后,这些酗酒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避开酒精饮料。

霍斯特曼希望,在这种训练之后,肥胖者的饮食也能更加健康。他的目标是让这种电脑训练成为大家不出家门也能运用的简易减肥法。

肥胖人群往往受到指责,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他们对自己放任的结果,他们没有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但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肥胖者的大脑运作有别于正常体重的人。” 霍斯特曼说。因此,尽管心里清楚后果,他们也难以戒除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

霍斯特曼对上百位肥胖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后他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他们的大脑中,奖赏中心所在的区域明显偏大。这一中心对“食物”或“性”这类容易引起人兴趣的事物会产生反应。而相反的,控制食欲的大脑皮层前部却比一般人要小。“这种差别十分悬殊,”霍斯特曼说,“对此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

马克思·普兰可研究中心的大量研究表明,肥胖者还有一个有别于正常体重者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在成瘾症患者身上也可以观察到,那就是:他们宁愿要眼前的芝麻,也不要远方的西瓜。肥胖者们会很轻易地吃掉一个巧克力,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上将会多一块赘肉。“超级肥胖者似乎对眼前的奖赏更感兴趣,因而直接忽视长远的消极后果。” 霍斯特曼解释道。

相比于正常体重的人,肥胖者的大脑有些区域偏大,有些则偏小,这给他们的行为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霍斯特曼和她的团队伙伴们还推测,除了大脑区域的大小影响肥胖者食欲,大脑中的激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食欲是由大脑中一系列的荷尔蒙来调节的,而最重要的是一种叫做“Ghrelin”的生长激素释放肽。霍斯特曼还相信,正常体重者与肥胖者间存在着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的差别,那就是传导快感的多巴胺。

他们的研究显示,肥胖者大脑奖赏中心的多巴胺受体更多。身体产生荷尔蒙是不够的,与此对应的,还需要在大脑中有足够的“接收点”,这样人才能感受到快感。“肥胖者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比一般人吃得更多,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奖赏,以此感受更多的快感。” 霍斯特曼说。

然而,出乎研究者们意料的是,在身体质量指数(BMI)图中,快感的曲线并非完全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在某一个地方,这一曲线反而开始下降。” 霍斯特曼说。他们发现,在身体质量指数超过30,即超过肥胖指标后,被研究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反而比正常体重者还要少。

“为了获得相同程度的快感,重度肥胖者必须吃得更多。” 霍斯特曼指出了这一恶性循环的实质。因此,对于超重者和肥胖者,应该给予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于前者,必须降低其多巴胺含量,而对于后者,则应该增加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

值得庆幸的是,肥胖者大脑发生的改变是可逆的。第一步,就是对他们进行认知上的行为治疗,重新训练他们的进食方式。这样,就能让大脑构建起一个新的模式。“他们得想象自己正在练小提琴。” 霍斯特曼这样描述这种训练。

研究显示,缩胃减肥手术也会反过来给大脑带来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在患者减掉许多体重之后。术后,神经细胞能够更好地对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进行加工,而大脑皮层前区的控制区域也会重新变得更加活跃。

当然,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我们认为,大脑与体重一直都在相互影响。” 霍斯特曼解释道,“减肥可以改变大脑,与此同时,认知行为训练也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因为通过训练,大脑也有了新的变化。”

芭芭拉·威林格尔的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经过一种专门针对肥胖人群的行为治疗,芭芭拉终于抵御住了吃的诱惑。“至少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她说。从儿童时代开始,芭芭拉就一直在与自己的体重作斗争。“我是一个感性的进食者。不开心、有压力或者感到疲惫时,我就会吃东西。”芭芭拉这样描述自己。如今,47岁的芭芭拉在匹兹堡从事糖尿病顾问的工作。她知道哪些食物健康,哪些不健康——起码理论上来说。“但是卡路里数字和健康知识对我来说并不够。” 芭芭拉说。终于,当她学习了“专注地饮食”这一方法后,她成功了。芭芭拉减掉了30公斤,并且保持至今。

长期以来,专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专注地饮食意味着,将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饮食上,体会食物的质感、气味和口感的细微差别,同时重新感受饥饿与饱腹的感觉。事实上,有大量的肥胖者在进食时常常速度太快,以至于忘了享受食物本身。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对无意识消耗的卡路里说“不”,会对减轻体重大有裨益。

现在,芭芭拉·威林格尔对食物有明确的选择。“当我吃一块巧克力时,我会去闻它散发出的香甜的气味,品尝它夹杂的一丝苦涩,并且去感受巧克力在我的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 芭芭拉说。以前,芭芭拉在吃东西的时候并不多加任何思考。而如今,她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不是确实还很饿。一旦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面前的餐盘中还有食物,芭芭拉也会放下手中的餐具。“我必须重新学习,什么是真正的饥饿,哪些则只是对食物的渴望。”她现在知道的是,“当你不去立刻满足它时,渴望的浪潮也会平息。”

陪伴芭芭拉·威林格尔一路走来的是她的治疗师迈克尔·马赫特。这位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感性的进食者与针对进食障碍的专注治疗法。迈克尔·马赫特深知,开头的那几步有多困难。“情感与饮食,这二者在生物学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结果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有压力或者心情悲痛的时候进食。而致命的是,“进食确实有安抚情绪的作用,至少在当下是这样。” 马赫特说。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激发血清素系统,进而释放出积极的情绪。脂肪和糖分能够生成脑内啡,从而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进食与积极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因为其进食行为在出生之后即与母亲产生紧密的联系。迈克尔·马赫特认为,感性进食者利用甜食来减轻压力,其实就是想要寻找一份安全感。

“告诉患者他们不断进食是因为心情悲痛这个事实是远远不够的。”这位心理学家说,“我必须为他们提供别的选择。”

有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选择进食,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他们正承受压力,不想向困境妥协。因此,在每次进食之前和之后,将自己的情感用纸笔记录下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就能知道驱使其进食的动力是什么。在此之后,就能学到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当芭芭拉·威林格尔感到心力疲惫的时候,她会去散步、画画或者打电话给好朋友倾诉。“有时候,你必须忍受与控制这些情感,而不能依靠进食来麻醉自己。”现在,她仍旧面临着一个终生的挑战——“心饿”,芭芭拉这样称呼它。这种“饿”,是无法通过食物来解决的。现在,芭芭拉终于理解了这一点。

[译自德国《焦点》]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阿尔肥胖者
有些房门不必打开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梵高的1888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
妓女的两面人生
怪脸:生活在德国的叙利亚难民阿尔沙特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
减肥能改善睡眠
最精彩的发言
卡人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