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装饰、室内设计专业装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2017-01-20 14:16尚昆旻
求知导刊 2016年33期

尚昆旻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学习平台在学校已经逐步普及。同时,建筑装饰企业和室内装修行业对于设计师、设计助理和绘图员等岗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装饰制图课程是一门基础技能课程,本文通过评析企业用人需求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改革、网络信息即时教、学、平等特点,论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专业装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程内容精炼;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更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职业教育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中,装饰制图课程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一般讲述的是室内装饰方面的户型布置图和室内装修施工制作环节示意图等。装饰制图课程要求完成制图过程的手段主要是手绘制图和AUTO CAD计算机绘图。在以往的教学方案中,常常把制图技能的掌握能力分为手绘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并分别在两个学期授课。这样的目的是考虑学生系统地学习装饰制图有个渐进过程,手绘制图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一笔一笔的手绘训练过程更能领会制图的空间设置、用线要求、制图标准准则和快速绘图的一般技巧。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装饰制图计算机绘图主要是利用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完成,或是国内基于CAD平台独立开发的中望CAD软件。通过从软件基础培训和分项目分模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装饰CAD制图和室内装修制作环节示意图的表现方式和输出方法。

一、制图课程设置的现状

上述装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期的探索和逐步规范相对稳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巨大改变和企业岗位能力设置的新要求,原有的装饰制图教学手段和形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装饰制图是一项装饰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分为两个学期学习技能内容相近的一门课程对于目前教学任务繁多、提倡一岗多技的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十分浪费教学资源。

第二,装饰制图学习方式是大部分为手绘制图方法和计算机制图方法并用。两者相比较,不少知识结构和学习节点内容重叠,重复的事情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装饰制图课程没有跟上互联网信息化更新的时代。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以在校内教师机房或是教室多媒体封闭式学习为主,对于建筑装饰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和就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没有有效了解。面对复杂的施工制图仅仅通过手绘表现难以整体快速表达,利用计算机制图却又欠缺熟练度及和第三方软件的搭配使用不足。

因此,为了有效对接企业,对接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岗位,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装饰制图课程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的水平和岗位专业技能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取舍提炼方面、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上面进行变革。

二、制图课程设置的取舍和提炼

手绘制图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通过手绘加强对制图课程的认识,对于图纸的基础学习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学习阶段缺少实训知识和对施工场地的具体认识,平面规划图形和施工装修图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在重复的绘制边框和符号,学生对复杂的图形和套图还是欠缺理实际理解能力。如果作为一整个学期的学习课程就显得浪费有限的学习时间。

因此,应当精炼手绘部分的课时量。将手绘制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放在对于基础制图知识点的掌握上,例如线的粗细作用和标注要求,剖视图的作用,文字和绘图比例的要求,常见图形符号和标注的名称以及作用等。当学生基本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手绘部分的课程就应暂停并开始讲授计算机绘图制图部分的课程,这样操作计算机进行绘制图形时候只要了解基础操作按键和软件功能就可以很快地上手计算机基础制图技巧和要求,并通过拼合、剪切、叠加以及相同图形、数据的批量复制为绘制复杂图形和套图提供帮助。

三、调整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前,先了解下装饰企业和建筑装修制图出图部门的一般工作模式。企业是有规模大小的,根据业务大小和工作量的分工方法分为业务团队和项目组工作形式。绘图人员是和施工部门、设计部门、客服部门紧密合作的。由于业务时间的限制,对于制图项目业务分解分工执行和按时无误的完成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的案例,学生个人进行训练后上交作业,然后指导教师选择代表性作业进行评析和评价的做法,对于企业快速业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要求不同,并且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不相符。

应当对接企业制图出图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根据企业的运行体系和专技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较为适合的就是以项目教学法和团队分组方式进行研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知识讲授和课堂辅导转变为导入企业实际案例,项目过程评估激励为主。激发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专业技能研究、自主学习研究快速制图出图的知识技巧。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全程项目监理,是项目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按企业岗位运作模式开展的项目化教学,与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对比原有的教学方法优点有很多。

第一,学生能够以此衡量自己的岗位专业能力,时刻评估自己的岗位价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按照企业团队模式探究制图知识的兴趣更浓,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好,学习的能动性更强。学生通过自己领悟的知识也更深刻、更牢固了。

第二,在项目分组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学习气氛更活跃。同学们在自己分组的学习中效率提升,为了争取优先完成制图项目任务,对于疑难问题可以大但讲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作为项目组的一员和同学们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诱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经过若干项目任务的执行,学生之间就像企业团队一样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增加了集体荣誉的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

第三,项目小组内互帮互学,促进共同提高。建筑装饰和装修企业的业务订单对于制图项目要求快速和标准,内容也繁多。以一般性室内装饰制图业务为例,内容通常是业务说明,制图要求、平面总图、户型分解图、户型规划图、水电和瓦工、木作施工图和设备安装说明以及剖视图。甚至在一些微小创业型企业里还包括制作初期项目报价表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单个学生全部掌握。

另外,指导教师精力有限,短期内也不可能通过课堂教学传授这些技能知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专业领悟性不高,教师也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关照到。那么通过项目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为了团队荣誉和共同目标而互帮互学,互动互学,相互激励促进制图技能共同提高。更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

自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目前无处不在的免费WiFi,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节奏。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将自己24小时“网”在世界中,网络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个人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也给我们的制图课程涉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带来了创新。

1.网络教学方法的创新

网络已经让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出了教室。在设置好的虚拟教室或是网络群聊信息群中,新的知识内容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新的知识点以视频图文的形式或音频回答形式进行编辑录制。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直接以快播的形式放置在QQ、微信等群聊信息平台。可以将一个复杂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容易理解的小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循环播放强化理解和学习,现在大量微课程的应用就说明了这一点。

课程的辅助教材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属。在多样化的信息媒体平台上,可以把拓展知识和辅助知识,甚至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理解过程重现在网络播放中。学生可以多角度地考虑和接收知识,而看似复杂的过程仅仅通过一个手机聊天平台就能完成。

2.学习交流方式的创新

WIFI在我们的世界中逐步普及,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不再局限在教室里。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开展即时学习和即时讨论,也支持离线学习和离线提问,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同时向200人以上的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答疑。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群主授权,也可以让课程的整个教研组团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实时在线协助辅导。

五、结语

装饰制图课程是基础技能型的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年代,信息化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距离,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自身也在高速发展,对于各个岗位的人才技能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方式因应时代发展应当进行变革。对于职业技术院校从事装饰制图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要更新教学观念,要洗脑似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探究知识。

参考文献:

[1]程素英.“工学结合”模式下装饰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7).

[2]孙亚峰,陈 杰.《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周红梅.浅谈建筑装饰工程制图综合实训课程的教与学[J].职业,2013(12).

[4]张柏强.培训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8(9).

[5]郁 聪.构建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6]朱丽萍.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与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

[7]娄开伦.重构高职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8]董 霖.针对高职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9]张 平.浅谈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 CAD》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