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01-21 20:53包彩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消化道插管导管

包彩莲

215101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包彩莲

215101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目的:探讨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收治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采取PICC留置管患者52例,为其提供肠外营养和护理。结果:52位患者均直接穿刺成功,留置平均时间(75.5±12.5)d,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PICC应用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护理,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降低了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PICC;消化道肿瘤手术;肠外营养;护理

PICC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置管技术,将导管从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区域穿刺,使导管的尖端处于上腔静脉处。PICC有着非常高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不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及缝针等处理,节约大量人力以及治疗时间,同时治疗后患者的手臂活动不会受到过多限制,没有明显的痛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52名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采取PICC留置管,为肠外提供营养和护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62~87岁,平均(74.8±5.6)岁;其中胃癌15例,结直肠癌33例,食管贲门癌4例,都采取根治手术治疗。在手术后从第1天开始进行外肠营养。

肠外营养配方:按照25 kcal/(kg·d)的热量标准提供给患者非蛋白质热量;给每例患者250 mL含量20%的中、长链脂肪乳剂;选择12%的复方氨基酸溶液作为氮源,用量500 mL。对于糖尿病患者,其葡萄糖和胰岛素以1~4 g:1 U的比例补充胰岛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和胰岛素以6 g:1 U的比例补充胰岛素。脂肪乳剂可以为患者提供33%的热量,氮量0.16 g/(kg·d),热量和氮量的比为156:1。另外,通过安达美为患者提供微量元素,通过水乐维他以及维他利匹特为患者提供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的供给按正常用量,每天的总输液量2 500~3 700 mL。

插管方法:本院使用的PICC导管,管长70 cm,管腔16G。在手术前1 d插管,插管之前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向其说明插管的方式、目的以及配合点,并详细介绍这种方式的优点,同时要说明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之后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穿刺静脉位置,贵要静脉18例,头静脉18例,正中静脉16例。保持患者处于仰卧位,将需要穿刺侧的手臂向外展90°,对静脉的长度进行测量,以预测点沿静脉至第3肋间隙为测量长度。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同时在上臂绑扎止血带,避免浅静脉出现回流,对穿刺静脉进行观察,充盈后利用穿刺针从预穿刺点倾斜向静脉刺入,回血后将止血带松开,在穿刺点上方轻轻按压止血,再将穿刺针芯拔出,将PICC管伸入到预测长度,在送管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将头向穿刺侧偏移,同时保持下颌向肩部靠近,避免导管进入颈外静脉,最后将外套管以及导丝撤出,进行肝素帽的连接。在穿刺部位放置无菌小方纱,用无菌贴膜进行覆盖,再将外露管道固定。用绷带对穿刺点区域加压包扎1 d,根据患者穿刺部位颜色、温度、脉搏、舒适度等情况选择绷带的松紧程度。

并发症观察:注意对穿刺口的观察,看是否有红肿渗液出现,询问患者手臂的胀痛情况,再检查管道是否出现脱落以及折叠等现象。同时每周对PICC管的外露长度进行测量,测量穿刺点上方10 cm处的手臂周径,做好详细的记录。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脱出、异位、堵塞、感染以及静脉炎等现象。一定要提高对患者护理和观察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当患者出现高热等异常情况时,将导管拔出,对管尖以及外周血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感染的种类,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

结 果

52例患者都直接穿刺成功,有100%留置率,留置时间15~180 d,平均(75.5±12.5)d,借助留置管,这些患者都实现了手术后8~30 d的肠营养护理。5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无导管感染现象出现,同时并不存在与肠外营养有关的并发症,患者的体重情况正常,身体其他各项指标正常,并无营养不良以及伤口难愈合现象出现。

并发症:共发生并发症16例,总发生率30.77%,其中穿刺点渗血2例,导管堵塞4例,穿刺部位红肿3例,静脉炎7例。

讨 论

现阶段老年患者外科住院比例逐年增多,65岁以上患者占40%。受到恶性肿瘤影响出现的营养不良现象达到40%~80%,对患者之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2]。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患者营养的摄入,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况。在消化道肿瘤术后,要进行肠外营养护理,本次研究对象年龄都较大,血管硬化程度较高,同时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这些并发症的患者达到41例(78.8%),曾经反复住院,穿刺次数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周血管病变概率。

借助PICC留置管,可以实现对静脉的有效保护,降低血管受损的可能。52例患者都直接穿刺成功,有100%留置率,留置时间15~180 d,平均(75.5±12.5)d,借助留置管,这些患者都实现了手术后8~30 d的肠营养护理。PICC置管并发症情况与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相比,并发症大幅减少。

综上所述,PICC应用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护理,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降低了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1]王芳,赖云青,林海燕.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应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2(4):504-505.

[2]庄丽媚,刘丽杰,吴海梅.86例胃癌根治术后PICC置管肠外营养的效果及护理[J].重庆医学,2015,11(33):4747-4748.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PICC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after operation

Bao Cailian
Department of Oncology,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Suzhou City 21510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PICC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fter operation.Methods:52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were treated with PICC indwelling tube,and then they were provided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nursing.Results:52 patients were punctured successfully;the average time was(75.5±12.5)d,and the nutritional statu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PICC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fter postoperative par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can avoid repeated puncture pain to patients,reduce the peripheral vascular damage,and reduce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staff.

PICC;Digestive tract tumor surgery;Parenteral nutrition;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72

猜你喜欢
消化道插管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猪的消化道营养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