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对净菜偏好度明显提升

2017-01-21 22:46
中国蔬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净菜季节性消费量

城镇居民对净菜偏好度明显提升

· 信息 ·

通过对城市居民家庭农产品消费模式数据库(简称HFCP)中核心家庭2015年10月21日至2016年10月31日蔬菜购买情况的分析,可发现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在户内蔬菜消费方面存在着一些基本特征、一般规律,并呈现出一些新的消费模式趋势。

首先,市民买菜渠道以超市为主。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基本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5点:① 消费呈现“1-7-2-10”模式。即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每周购买1次蔬菜,每日户内蔬菜购买量(消费量)为7两(0.37 kg),每日蔬菜消费支出额为2元左右,蔬菜占到户内的食品支出额比例约为10%;② 消费品种多元化。北京市城镇居民全年户内的蔬菜购买或消费品种至少达到10大类126个品种,且主要以茄果类、叶菜类和白菜类为主;③ 购买渠道以超市为主。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的渠道仍以超市为主,其他购买渠道仅为辅助性渠道;④ 消费偏好以“本地-鲜菜-无公害”为主。北京市城镇居民对本地蔬菜更为偏好,主要以购买鲜菜为主,更加偏好于无公害蔬菜;⑤ 户内损耗比例较高。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储藏时间平均为10余天,蔬菜储藏时间长、消费间隔时间长,可能意味着户内的蔬菜损耗比例较高。

其次,蔬菜消费呈季节性变化。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购买量与消费量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般是冬春季蔬菜消费量低、夏秋季蔬菜消费量高。具体来说:① 主要受蔬菜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消费量变动与蔬菜零售价格之间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居民家庭月度蔬菜购买量变动呈现随季节变化的规律;② 受多重因素影响,蔬菜购买频率呈现季节性变化。受蔬菜供应结构、居民消费方式、储存习惯、在外饮食、节日生活方式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多重因素影响,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频率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规律;③ 主要受市场供应结构影响,蔬菜消费结构呈现季节性变化。受本地供给总量和结构约束,北京市城镇居民年内在蔬菜消费结构方面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第三,新型蔬菜购买模式渐现。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内蔬菜的消费模式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主要为:① 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渠道购买的比例增加。与2012年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蔬菜购买渠道比例的调查资料比较,在过去的5年中,北京市城镇居民通过超市和电子商务平台购买蔬菜的比例分别增加了约13和0.35个百分点,而农贸市场的比例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 居民新型蔬菜购买模式渐现。北京市城镇居民在蔬菜购买模式上逐步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即家庭团购、观光采摘和农场配送方式逐步增加;③ 居民日益关注蔬菜产地。与2012年相比,北京市城镇居民关注蔬菜产地的户数比例提高了约19个百分点;④ 居民对净菜的偏好度增加。与2102年净菜的比例8%相比,北京市城镇居民所购蔬菜中净菜的比例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达到了20.65%。

(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净菜季节性消费量
净菜上市了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净菜上市”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
北京:分阶段推进净菜上市 实现农产品垃圾源头减量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