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拟声词研究

2017-01-24 08:4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单音节拟声词聊斋志异

张 慧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聊斋志异》拟声词研究

张 慧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称为“象声词、状生词、摹生词”,例如“喃喃、呶呶、霍霍、铿尔、唼呷、支支格格、丁丁缕缕”。拟声词在模拟声音时,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效果。《聊斋志异》中共有198个拟声词,其中包括重复出现的拟声词。本文从音节结构、语法功能、模拟对象等三个方语法功能面对《聊斋志异》中的198个拟声词进行了分析。

《聊斋志异》拟声词;音节结构;语法功能;模拟对象

一、拟声词的音节结构

拟声词依据音节结构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单音节拟声词、双音节拟声词、三音节拟声词和四音节拟声词等四类,《聊斋志异》中没有单音节拟声词,以双音节拟声词最多,其次是三音节拟声词,四音节拟声词总量是最少的。《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可分为三类七种,如下:

(一)双音节拟声词

双音节拟声词一般有“AA”式和“AB”式两类。从表现特点和表达效果来看,双音节拟声词都要优于单音节拟声词,是象声词的主体部分。

1.重叠式(“AA”式)

这是有两个音节重叠构成。例如:(1)忽闻吉莫靴铿铿甚厉 (《聊斋志异·画壁》) ;(2)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聊斋志异·聂小倩》)。其他如:唧唧、吃吃、哑哑等。

2.非重叠式(“AB”式 )

这类拟声词是有两个不同的音节结合在一起构成。例如:(1)鱼大至,果闻唼呷有声(《聊斋志异·王六郎》);(2)便闻骨董一声,遂言妇溺矣(《聊斋志异·庚娘》)。 其他如:霹雳、窸窣、呕哑等。

3.“A+然(尔)”式

“然”和“尔”可以看做是构词后附加的,可称之为词尾(有的叫特殊指示代词)。拟声词“A+尔”式只有一个,以A+然”式占多数。例如:(1)女乃舒玉腕,如弹筝状,铿尔一声(《聊斋志异·仙人岛》);(2)渊然一声,蒂须顿落(《聊斋志异·余德》)。

(二)三音节拟声词

三音节拟声词在《聊斋志异》中较少,共有三类,即“ABB”式、“AA+然”式和“AA+者”式。

1.“ABB”式

这类拟声词在《聊斋志异》中极少,只有一个。如:尘蒙蒙兮满面,哇浪浪兮沾裾。(《聊斋志异·八大王》)

2.“AA+然”式。

(1)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聊斋志异·口技》);(2)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飗飗然如口吸气(《聊斋志异·画皮》)。其他如:辘辘然、锵锵然等。

3.“AA+者”式

这类拟声词在《聊斋志异》中只有一个,即“呱呱者”,且重复重现5次。在文中“呱呱+者”构成新词,当做名词使用。

(三)四音节拟声词

《聊斋志异》中四音节拟声词只有一类,即“AABB”式,这类词是一个整体,但较为松散,有些拆开也是有意义的音节。例如: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聊斋志异·婴宁》)。其他如:丁丁缕缕、呜呜恻恻、呐呐呢呢等。

拟声词在音节结构方面的特点:(1)单音节拟声词并不单独使用,而是单音节拟声词与词尾“然”结合构成双音节拟声词。这类拟声词共有40个,占总量的20.2%,比例相对较大。(2)双音节拟声词共有“AA”式、“AB”式和“A+然”三类。这类拟声词所占比重最大,其中“AA”式共108个,占总量的54.5%,数量最多,比例最大,“AB”式共28个,占总量的14.1%。

三音节拟声词常见的“ABB”式极少,只有一个“哇浪浪”。这类拟声词主要是“AA”式双音节词叠音的基础上与词尾“然”或“者”相结合而构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三音节拟声词中的叠音词在重叠式双音节拟声词中都存在。

四音节拟声词共6个,占总量的2.6%,比重较小。这类拟声词只有“AABB”式,并无传统的“ABAB”式和“ABCD”式,而且这类拟声词主要模拟乐器声和话语声。

《聊斋志异》中有些拟声词灵活性很强,可以单音词加上词尾、双音、叠音加上词尾的三音节或四音节等音节结构同时存在。

《聊斋志异》中有些拟声词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尤其在日常口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例如“哱哱”,指喷水声。有些拟声词在成语或文学作品中运用,例如饥肠辘辘等。有些拟声词在很早时就已出现,但与现代汉语词形有所不同。

二、语法功能

《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也可以单独成句。

(一)拟声词作主语

这类拟声词在文中较少,有两类:(1)拟声词后直接跟动词谓语。例如:霹雳震作,击人而死(《聊斋志异·庚娘》)。(2)拟声词后加“者”构成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例如:呱呱者难堪也(《聊斋志异·房文淑》)。

(二)拟声词作谓语

这类拟声词在文中较多,有三类:(1)拟声词位于表示人或物的主语之后作为谓语,可以看做拟声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小儿哑哑,猫儿唔唔(《聊斋志异·口技》);(2)拟声词位于名词或动词加声之后。例如:猫声呜呜(《聊斋志异·大鼠》);(3)拟声词在“一声”后面。例如:霹雳一声,向北飞去(《聊斋志异·雹神》)。

(三)拟声词作宾语

这类拟声词较少。例如: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聊斋志异·聂小倩》

(四)拟声词作定语

这类拟声词有两类。(1)拟声词直接位于名词之前,修饰名词。例如:喓喓然草虫耳(《聊斋志异·胡氏》);(2)拟声词位于“之声”之前。例如:才起振衣,而 察察之声又作。

(五)拟声词充当状语

这类拟声词在《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主要分为三类:(1)拟声词后直接跟动词,其中以“作响”“有声”较多。例如:闻两人在床上唧唧语,但隐约不可辨(《聊斋志异·孙生》);忽闻有人践荍根咋咋作响(《聊斋志异·荍中怪》)。(2)拟声词位于“而+动词”之前。例如: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聊斋志异·狐嫁女》);翩然跨蝉背上,嘲哳而飞。(《聊斋志异·白于玉》)。(3)拟声词位于“名词+动词”之前。例如:忽闻呜呜鬼泣。(《聊斋志异·小谢秋容》)

(六)拟声词作补语

这类拟声词较少,有两类:(1)拟声词直接位于动宾短语之后。例如:潴头鸣格磔,狗腚响弸巴(《聊斋志异·仙人岛》);(2)拟声词位于“之”后。例如:嚼之铮铮,血水沾颐(《聊斋志异·蛇癖》)。

(七)拟声词作独立语或单独成句

嘻嘻!可嚼奸人足。(《聊斋志异·丑狐》)

《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特点:(1)《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在句中可以充当任何句法成分,其中以作状语和谓语最多,比例分别为51%和31.8%;(2)拟声词充当主语、独立语和补语分别占总量的5.6%、4.5%和3.5%,其中充当独立成分的拟声词以“AABB”式最多,如丁丁缕缕、呐呐讷讷等,补语以拟声词位于动宾短语之后最多,例如《口技》: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3)拟声词充当定语和宾语较为少见,比例最少,分别为2%和1.5%;(4)有些拟声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例如:“(妹子)几曾见呜呜向人。”呜呜在句中充当状语,而在“猫儿呜呜”中呜呜充当谓语。

三、摹拟对象

拟声词是按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的特点,以发音符号摹仿而成的词 。拟声词可以摹拟各种各样的声音,《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的摹拟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摹拟人、鬼、妖等活动的声音

(1)笑声:嗤嗤、咤咤叱叱等;(2)哭声:嘤嘤、咿哑等;(3)话语声:哝哝、喁喁等;(4)走路声:戢戢、橐橐等;(5)开、关门的声音:豁然、閛然等;(6)嚼、吞咽食物声:铮铮、格格等;(7)肚饿声:殷然、辘辘等;(8)其他:嗷嗷、丁丁、战战等。

(二)摹拟自然界的声音

(1)动物声:喓喓然、肃肃、吱然等;(2)植物声:萧萧、谡谡、窸窸等;(3)风雨雷电雹声:飗飗、肃肃等;(4)水声∶砰砰、哱哱、骨董等。

(三)摹拟器具声

(1)乐器声:铿铿、呜呜、铿尔等;(2)兵器或刀具声:铿然、戛然等;(3)配饰、金声:戛然、珊珊、戛戛等;(4)其他:锵锵、嚗然、丁丁等。

拟声词在摹拟对象方面有如下的特点:(1)《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摹拟人、鬼、妖的活动的声音最多,共106个,占总量的53.5%,其中以话语声、哭声和笑声最多;(2)摹拟自然界的拟声词最少,共37个,占总量的18.7%,其中动物类有鸟鸣,如“哑哑”,虫鸣如“喓喓然”,鼠叫“啾啾”;植物类主要是树叶摇动声,如“苏苏”“谡谡”;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声主要是风声,如“隆隆”“飗飗”“肃肃”;(3)模拟器物声的拟声词共55个,占总量的27.8%,其中以乐器声和兵器声最多,乐器声如琵琶声“丁丁缕缕”,笙管声“呜呜”,鼓声“鞺鞳”等,兵器声如佩刀声“铮铮”,铳炮声“轰然”等;(4)《聊斋志异》中的有些拟声词可以模拟不同的声音,即一词多义,例如“嘤嘤”即可摹拟哭声,如《聊斋志异·宅妖》:“(女子)以袖掩口,嘤嘤而哭”,亦可摹拟说话声,如《聊斋志异·宅妖》:“闻房中嘤嘤腻语”,这类拟声词不少,不一一赘述。此外,有些拟声词,摹拟对象相同,但有些细微的差异。例如“喁喁”和“呶呶”都可摹话语声,“喁喁”指低语声,“呶呶”指喋喋不休的抱怨声。

五、结论

《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音节结构、语法功能和摹拟对象三个方面。在音节结构方面,《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只有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形式,并无单音节等其他形式;在语法功能方面,其拟声词较为活跃,与现代汉语相同,可充当任何句法成分;在模拟对象方面,有三大类,即人、鬼、妖的活动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器具声音。《聊斋志异》中的拟声词大部分拟声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经常使用,例如“铿铿、霍霍、嘲哳”,有些拟声词在先秦《诗经》里就已出现,例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中的“丁丁、嘤嘤”。《聊斋志异》是清朝时期的文言小说集,其中的拟声词符合文言体式的基本规范,糅合了一些当时山东口语的元素,并不能完全代表明清时期语言的特点。

参文考献:

[1]赵爱武.AABB式象声词的构成及其词汇化[J].武汉大学学报,2011(1):85.

[2]赵爱武.侠女奇缘象声词的音节构成及其语法功能[J].学术交流,2008(2):142.

[3]赵爱武.唐诗宋词中的象声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42.

[4]赵爱武.野叟曝言象声词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2006(5):383.

[5]杜凤坤,王任赵.庄子AA然、AB然构词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9(2):60.

H195.3

A

张慧(1990-),女,汉,河南省周口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单音节拟声词聊斋志异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