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立法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2017-01-26 13:05刘雪花
中国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民条例图书馆

□文│刘雪花

(作者单位:湖南图书馆)

2016年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全民阅读立法呼之欲出。目前,我们不仅要关注这项立法工作的进展,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法之后全民阅读立法的条文如何落实。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全民阅读正好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契合。阅读立法主要解决了国家对阅读的投入和管理问题,对公共图书馆履行全民阅读社会责任方面来说是一大福音。立法后,全民阅读将被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作为全民阅读设施管理单位的公共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将被纳入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条件将更加成熟。但立法的作用在于引导和保障,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最终要靠配套机制来落实。本文把考察和论述聚焦在操作层面,试图分析我国的阅读立法进程与公共图书馆如何履行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对我国阅读立法提出建议,并对立法后公共图书馆如何调整思路,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形成我们对立法前后公共图书馆阅读促进活动的认识。

一、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及其瓶颈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充当着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公共图书馆拥有的丰富馆藏为提倡引导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提高图书馆阅读资源使用率,满足民众的潜在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不断地丰富各种数字资源,开展多媒体阅览、网上联合在线咨询等服务,延伸了阅读服务平台,构筑了一个丰富便捷的网上知识社区。

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瓶颈之一是资金问题。图书馆是公益服务单位,无经济收益。从目前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资金有限、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策划大型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共图书馆与外部组织联系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会力量、引进社会资金来开展阅读活动。二是场地问题,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舍陈旧,面积狭小,开展阅读活动的设施落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三是宣传问题。图书馆对于宣传不够重视,导致其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养在深闺人未识”,读者对阅读活动的知晓度不高,以致参与率没有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四是没有专项措施保障,缺乏阅读指导。对未成年人等一些特殊的阅读群体,公共图书馆没有专项措施推进阅读,也没有专业的阅读指导,导致未成年人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及丰富的阅读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阅读效率低,效果不明显。以上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瓶颈亟待解决,需借法律之力来强化保障,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推动,全民阅读立法的意义凸显。

二、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条例》分为总则、全民阅读服务、重点群体阅读保障、促进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主要特点一是权责规定分明,刚性强。重点规定政府的责任及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对政府的责任规定详细,规定了政府及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在全民阅读中的责任,第五章还对未尽责任的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二是重点突出,兼顾公平。《条例》六章中有一章专门阐述“重点群体的阅读保障”,对重点阅读群体如未成年人等群体的阅读权利保障用了专门一章来阐述,特别强调要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儿童、福利院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同时,《条例》兼顾不同阶层,对各阶层阅读权利保障均有涉及,如保障残障人士等其他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三是亮点多,创新性强。《条例》通过立法条文试图构建一个政府、企事业单位、媒体和个人广泛参与的阅读推广模式,倡议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鼓励社会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组织开展面向各类读者群体的专业阅读辅导和推广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确保出版物和设施质量的基础上对全民阅读给予捐赠、赞助,并提供全民阅读服务。

在通读全文并借鉴国外阅读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条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第一,全文倡议多,措施少,保障性不强。《条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鼓励性的措施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而文本多倡议,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难以达到促进的效果。建议立法细则化,对儿童阅读书目等细则化,相关专家参与到相关的细则制定中,让法律内容更加饱满。这样,法律条文合理实用,更能有效促进全民阅读。

第二,在阅读资金保障方面,《条例》仅提出“将全民阅读工作所需相关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而国外阅读方面的法律在这方面有具体的规划。如美国政府颁布的《卓越阅读法案》《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等明文规定拨款数十亿美元用于改进中小学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激励学校认真对待考核标准,政府根据对学校的考核情况划分不同绩效等级,并以此作为决定政府拨款数额的依据。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在法律中国家设立全民阅读专项基金,并明确基金的来源,基金支持的领域等。

第三,在内容上,文本对阅读促进提出了一些粗线条的要求,建议从对阅读资源质量、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的规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四,从全面调动教育部门和文化单位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建议设立全民阅读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不仅要联合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图书馆等文化部门及学校等教育部门,也需要阅读推广、阅读心理、公共服务、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到立法草案的起草工作,以保障其专业性。

第五,在宣传方面,《条例》提出“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通信运营商应当积极宣传报道全民阅读活动,并以开辟专栏、推介优秀读物、普及阅读知识、刊播全民阅读公益广告等方式提供全民阅读信息服务,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笔者认为,全民阅读是一项千秋万代的公益性事业,建议在立法中提倡宣传部门免费提供宣传服务,并规定每年要达到一定的宣传任务。

当然,目前《条例》还在征求各界意见的过程中,笔者相信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提出各项意见下,《条例》会进一步完善并朝着更有操作性和保障性的方向调整和改进。

三、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路径创新

全民阅读立法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契合,全民阅读立法对公共图书馆既是福音,又是压力。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使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制度化,形成高稳定性的法律条文。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法律具有强制性,这些固定下来的措施将为公共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全民阅读的又一次机遇。另一方面,《条例》的发布引起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公民阅读的积极性,公共图书馆现有的阅读设施、场地和阅读推广方式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1.整合社会资源,创建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体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根。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是该地区的历史、地理、习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传承积淀。每个地区的文化应该是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每个城市的民众对于阅读都有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各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阅读服务缺乏个性,存在同质化的情况,难以引起当地民众的共鸣。

笔者建议,阅读推广活动要整合当地社会资源,重视特色资源,创建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体系。首先,要整合名人资源,各省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名人库,对当地各行各业的名人建立一个档案库,在阅读活动中邀请当地名人参与,充当阅读引领人,利用名人的名气来推广阅读,引导读者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其次,要整合特色资源,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例如湖南的湖湘文化资源、湖北的荆楚文化都具有地方特色,是当地的文化的根,更能引起当地民众的共鸣和关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要以宣传、传承当地特色文化为主,引领民众加大对当地特色文化的阅读并关注特色文化,传承特色文化,在生活中将特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2.运用P P P模式,联合企业参与运营阅读推广项目

阅读立法主要是解决国家对阅读的投入和管理问题,包括投入扩大、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建立以及公共阅读网络的建立。但立法的作用在于引导,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要靠配套机制来促进。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经费以往全靠国家财政支撑,国家的财政毕竟是有限的,另外,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也有限,有些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事情难以胜任,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服务需求,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从长远考虑,寻求一条有造血功能的资金来源路径和管理路径,也就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目前,在公共图书馆方面,推进全民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图书馆的数字化和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以及一些大型的阅读推广活动三个方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管理、深化,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运营、维护和一些大型的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运营是不是可以引入企业力量,由国家投入,企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运营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就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由政府推进向企业化管理转变。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制。联合国培训研究院认为PPP的定义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为了满足公共产品的需要而建立的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第二是为了满足公共产品的需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实施大型公共项目。可见,PPP模式是一种合作机制,一种双赢机制,适合公共图书馆举办大型的阅读推广项目或者建设项目。例如,公共图书馆想举办一个大型的全民阅读推广项目,既缺资金,又缺专业技术人员,是不是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运营管理,这样效果更好呢?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很多难题仅凭图书馆一己之力难以完成,不妨转变一种思路,引入企业参与管理和运营。

3.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立法也只是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全民阅读要让群众买单最终还是靠采用“接地气”的手段来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公共图书馆调动公众参与全民阅读积极性,关键是要创新服务模式,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公众的阅读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方法,让服务走进公众的心里,从而更好地引导公众阅读。例如,为了吸引年轻人参与阅读,我们要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组织阅读,可以成立APP阅读俱乐部,开通微信阅读交流公众号平台,建立一个年轻人阅读的交流群,由名家、图书馆员、教师、报社编辑记者等为群主,围绕书发表看法,并与其他参与者线上线下多维交流,构建一个有影响力的阅读知识分享社区。为了吸引老年人参与阅读,我们可以开办类似“老年大学”的课堂,让老年人齐聚一堂讨论读书。总之,阅读方式的手段要接地气,这样阅读推广的效果才能更佳。

4.阅读推广从娃娃抓起,在儿童阅读上做文章

有学者认为公共图书馆阅读促进的重点目标人群是未成年人。笔者调查国外公共图书馆的阅读促进活动发现,大部分国家的公共图书馆都把未成年作为重点目标人群,尤其重视儿童阅读。早在1992年英国就制定了“阅读起跑线计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该计划免费为儿童提供市值60英镑的资料,对儿童阅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条例》在“重点群体阅读保障”一章中特别强调了保障未成年人、青少年、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权利。笔者也认为,阅读立法优化了全民阅读的环境,但阅读不是强制性的,只能引导,要保障好未成年的阅读权利重在落实,尤其是要在儿童阅读上下功夫,着力从小培养公民的文化素质,一要建立儿童阅读需求反馈机制,准确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阅读需求,针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儿童阅读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二要将儿童阅读推广列入国家文化及教育战略,建立儿童阅读推广模式,制定儿童阅读的战略规划、推广计划、实施方案、推广指南及手册,使阅读推广具有系统性、计划性。我国不妨也引入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三要加强儿童阅读推广项目的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在开展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创新服务理念、运用游戏推广、亲子推广、指导推广、故事推广、体验推广等多种推广形式,引入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活动,特别是读书交流活动等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充分发挥儿童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四要加强儿童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儿童阅读推广需要理论指导,要加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的需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提高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水平,然后用理论指导儿童阅读推广的实际工作,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理论,进一步提高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猜你喜欢
全民条例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图书馆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