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背景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实证研究
——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17-01-26 13:05林清发
中国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战略数字融合

□文│林清发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行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文化出版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作为一家把转型升级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的知识型、智力型出版企业,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出版”)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新型人才培养使用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第一要务。从内容驱动到要素驱动,再到当前创新驱动的融合发展时期,时代出版正在经历人才与产业不断转型、共同发展的快速阶段。总结时代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探索人才战略的需求基础和培养体系的创新特质,有助于深入分析当前数字出版人才发展的内在机理,为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性经验。

一、企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推进与人才需求转型

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产业的发展方向,更是决定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从内容精品战略、产业拓展战略到今天的融合发展战略,时代出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不断丰富和有效实施,战略走向的纵深开进,战略需求的多元丰富,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都有所不同,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和支持性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人才战略也不断突破延伸,共同决定并构建了企业以数字出版人才为核心的新型人才战略与智力开发策略。

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变化和产业形态升级,对人才能力和类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人才队伍转型迫在眉睫。数字出版人才队伍需要重点强调五种能力要求。

一是内容开发能力。数字出版成长于、发展于传统出版,内容是数字出版的基本点与成长点,好的数字出版从业者,必须对内容有识别力、研判力,通过内容的多元构建和立体开发,为数字出版发展创造基础,数字出版编辑开发人才是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是技术掌控能力。技术是传统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稀缺奇缺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掌握数字出版关键技术,拥有一支适度规模、由软件工程师、信息工程师、数据挖掘师等构成的数字出版技术队伍,是企业掌控未来走向的重要保障。

三是产品策划能力。传统出版业以“内容”为核心,新媒体以“产品”为核心,产品是互联网时代市场的主体,是内容开发与技术转化的总开关,涵盖策划优化、功能构架、市场推广等重要节点。打造一支创新型的产品经理、产品策划队伍,才能真正推动内容产品化、产品资产化,形成产品价值链,打造市场主体性功能。

四是产业融合能力。数字出版人才既要拥有上下游延伸能力,更要有全方位融合能力,善于利用一切优质资源,整合产业要素,激发产业潜能,创造新业态,实现技术、内容、渠道、平台等资源的一体化发展。既懂文化又懂产业,既懂技术又会运作,是对一支产业运营专才队伍的基本要求。

五是价值实现能力。价值实现是经营活动的旨归。让产品功能落地,让内容走向市场,以价值驱动完成技术的转化应用和市场开发,体现内容与技术在产品上的叠加效力,建设价值链平台,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职业经理人等专业领军人才的根本任务。

二、五大基础体系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产业战略决定人才成长方向,业务特质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融合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人才培养,必定要凸显其独有特征,与重协同、重交融、重互动、重体验等融合产业特点相类似,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同样需要突出体系化的特征。时代出版在培训转化、知识分享、产业实训、制度支撑、文化烘托等多个领域,建立起了一系列交融支撑、联系转承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构成了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系统。

1.培训转化体系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首要是提升存量人才队伍的数字出版专业化素质,通过有针对性的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知识培训,转化一批、强化一批,让全员具备数字出版知识技能和融合发展意识。时代出版重点实施“三项工程”,确保实现层次递进、分类实施的数字出版专业知识培训,推动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实施“新进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新进人员进行数字出版知识培训,讲战略、讲形势,提要求、提目标,确保培训率达到100%,让新员工把握产业新境界,掌握出版新要求,根据企业战略规划职业生涯。

实施“新媒体技能提升工程”。以MBA高级研修班、中青年管理人员培训班、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培训班、博导大讲堂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数字出版专业技能培训,提升骨干队伍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转化和产业研判能力。

实施“卓越工程师双进工程”。与知名高校合作,每年选拔高校数字出版及相关专业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实践,待毕业后择优留用。同时积极鼓励员工进高校深造,2016年时代出版有近40名年轻员工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进入武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开展研究生学习。

2.创新驱动体系

科研转化能力是企业发展数字出版的基础性条件。时代出版把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作为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环节,开展产学研高效合作,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创新驱动体系,抓住了融合发展的先导权。

建设专业化科技研发平台。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版传媒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点等为基础,组建时代科技发展研究院,科研方向涉及动态出版、语义标引、内容重组、电子书包等数字出版相关技术,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产生一批实用性、专业性强的著作权、专利、标准等,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打造创新型成果转化平台。时代出版牵头组建了国家级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旗下多家企业为高新技术示范企业。企业以多平台联动方式,集合企业内外产业化力量,重点增强技术转化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迅速成长为市场价值,为媒体融合科技转化带来了大量的新思想、新项目、新资源,成为价值实现的重要推手,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3.产业创新体系

人才是产业创新的中心环节,也是产业创新的最大产出。产业创新层面的人才培养,必须建设功能各自不同、融合方向有别的专业化、市场化、团队化独立创新主体。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更名为“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增资至5000万元,专业开展新媒体出版业务。安徽教育网络出版公司全面转型,开拓中小学数字教育业务。安徽时代漫游公司利用自有优势,发展幼儿园多媒体互动教育产业。新组建的时光流影科技投资公司,正在专业化发展“互联网+”出版业务。

人才成长需要项目的严格锤炼,需要产品实战的操演训练,需要市场运营的参照启发。按照前沿性、引领性、储备性的目标思路,时代出版孵化了一批数字出版及相关业务重大项目,有以幼教电子课件、线上线下互动教育为核心产品的“豚宝宝”项目,以K12教育为目标的“时代教育在线”项目,以数字出版与技术服务为主的“时代出版在线”,以全民阅读为服务市场的“时代书香在线”,以生活健康出版为市场的“时代健康”平台,等等。这些项目成为时代出版数字出版人才成长的摇篮,对新产业、新市场的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知识分享体系

时代出版参照知识管理基本方法,利用ERP、OA等业务信息系统和ISO9001体系要求,为相关人才开辟专门账号与专区,鼓励撰写实践报告、学习体会,将工作中积累的技能经验知识化,将转化的知识文件化,推动个人思考显性化、实践知识理论化,建成开放式的数字出版知识库,供全体员工分享、学习,相互参考、借鉴。这些实践知识紧扣业务、贴近需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有效性,有效提升了企业知识库水平。公司还定期收集整理知识库内容,编写学习手册,作为数字出版人才常备的学习交流材料。推动学习共建、知识共享,打造学习型、智慧型企业,让数字出版知识技能成为企业具有永久产权、可长期反复开发使用的智慧资产。

5.成长支撑体系

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由观念引领,政策、资金、机制等相关要素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政策引领,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力度。出台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分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三大类重点,明确提出以数字出版人才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企业“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将数字出版人才作为其中重要板块予以重点培养。

重点投入,增强数字出版人才成长动力。通过募集资金投向数字出版产业及相关人才队伍培养,拉动队伍规模迅速扩大,能力不断增强。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照上年度工资总额的1.5%提取。设立专项扶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翼基金”,重点支持数字出版及相关项目,为新项目的开发提供资助扶持。对入选“四个一批”人才,每年给予3万~6万元的资金资助,支持人才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技术研发和项目开发。

创新机制,建设数字出版人才发展平台。针对数字出版人才流动性大、年轻化的特点,时代出版以创新型的开发使用观念,给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注重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采取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方式,推动传统出版人才与创新人才的交融使用。大胆使用年轻人,给资金、给项目、给机会、给岗位,目前数字出版人才年龄平均在30岁,有些已经走向重要工作岗位,拥有干事创业的优质平台。

三、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四大策略

培育孵化是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升级阶段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对于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有别于传统人才,应该着眼长远,提早布局,主动作为,融合培养,为今后5~10年的市场竞争做好人才储备。从时代出版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得出四点体会。

一是“超功利”战略。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必须实施超功利战略。超功利战略并非不求功利、不在乎效益,而是把着眼点放至未来发展、关注结构调整,超功利而又含功利,超实用而又最实用,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产业,这是一种负责任、有规划的企业发展理念。

二是“前危机”意识。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出版产业的真正危机在于人才能否成功转型。出版企业能否竞争取胜、规避危机,关键要看是不是能在危机到来前破除安逸、突破自我,扎实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新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关键要看能否早行一步、打好基础,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早有准备、步步抢先。

三是“强主导”模式。作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出版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变化快,其人才培养必须处在企业的强力主导模式下开展。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在总体安排、培养培训、用人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应给予特殊关注,予以重点倾斜,减轻数字出版板块的经营压力、责任压力,提升新企业造血功能。

四是“融平台”机制。融合发展既是数字出版的产业理念,也是数字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跨专业使用、跨岗位锻炼、跨平台培养的原则,建立基于传统业务、数字业务、延伸业务等多体系的融合培养大平台,为数字出版人才成长创造优质支撑性环境。

猜你喜欢
战略数字融合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融合》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