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30年发展综述

2017-01-27 06:19张叶笑叶子君
中国土地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土地

林 坚,周 琳,张叶笑,叶子君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国土资源部国土规划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土地利用规划学30年发展综述

林 坚1,2,周 琳1,张叶笑1,叶子君1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国土资源部国土规划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关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

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综述;研究进展;研究展望

为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以《中国土地科学》创刊30年来发表的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成果为重点,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专著、期刊、会议报告、技术标准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本文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产生伊始,探讨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归纳、梳理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演进,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主要特征、重要理论、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需求,并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学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促进作用、存在问题和不足,探讨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定义

近30年来,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学科定义的讨论仍没有定论,学者们基本一致认为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以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资源分配为核心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学科,但在具体表述上,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主要观点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以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矛盾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与分配[2-4]、人地关系[5]为特定研究对象,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6-7]。有学者则明确指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和空间引导的战略安排,是依据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特性,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合理组织,是发挥土地资产价值和权益、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动态特征的公共政策[8],实质上是一门具有研究公共政策特性的学科[9]。

2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地位与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在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从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学一方面把土地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同时又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形成土地关系的客体,对土地利用的宏观、微观、时空、动态运行规律进行多侧面的理论研究,并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与实施的应用研究[10]。

从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看,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主导学科,其任务是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理论和方法,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内容的核心[11],它离不开其他土地学科二级学科的支持和配合。

从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中国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地的主要支撑学科,其学科建设水平直接体现中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事业的发展水平[12]。

3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早在中国古代,土地利用规划的萌芽就已出现。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是中国早期土地利用规划的雏形,反映了当时田赋管理对组织土地利用的需要,但未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而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苏联起源,并在“十月革命”以后得到充分发展,1940年出版、由苏联著名学者乌达钦教授主编的《土地规划设计》是重要的代表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事业和学科的发展与国营农场的兴建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利用规划由苏联传入中国,当时称为“土地整理”,1950年代后期改称为“土地规划”;1954年至1958年夏天,中国先后向苏联派出了三批留学生,攻读农业土地整理工程专业,这些留学生成为带动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科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期间苏联土地规划专家来中国举办培训班,东北农学院于1956年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专业,随后在专业在河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南京农学院也得以设置。1958年夏到1962年,配合农业部 “关于开展人民公社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通知”,土地利用规划得以推行,主要内容是与农、林、牧、渔、副和工、农、商、学、兵全面安排相结合进行的。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土地利用规划任务是继续巩固人民公社经济,为实现农村技术改革创造土地组织条件[13-15]。受文革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陷入低谷。纵观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源起,与服务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早期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国营农场土地规划[16-19]、人民公社土地规划[20-23]、灌溉地区土地规划[24-26]等方面,有过一些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对象及性质的探讨[27],目前已知的最早规划是1955年的西北黄河工程局的绥德吴家畔村土地利用规划[9]。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0年中国土地学会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龙头的土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1982年围绕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28-29],以该年度为起点,结合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将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学30多年来研究和实践进展分成3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1982—1994年,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的土地利用规划

这一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仍以为农业发展服务为主,开始关注侧重全域农业用地配置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1982年,郑振源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意义,提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的设想[29],开启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篇章。

1986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明确规定要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志着中国土地利用规划走上了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的新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全国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启动,指标调整和分区结合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模式,对土地资源利用适宜性、资源在行业、部门、区域间的分配以及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予以较大的关注。但是,由于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技术规范指导,缺少社会公众和不同部门组织的参与,编制过于追求结果的合理性和完美性,致使无法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社会地位和市场经济下的法律约束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规划缺乏有效的建设用地调控机制和农用地非农化的约束机制,国家对耕地保护调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控不力导致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建设占用耕地现象越演越烈,至1992年、1993年“ 房地产热” 、“开发区热”浪潮下,耕地减少速度达到高峰。

3.2 第二阶段:1994—2000年,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的土地利用规划

1994年,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认为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即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这篇文章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和反响。为了应对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建设大量占用耕地的冲击,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转折点,保护耕地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96年,王万茂主编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一版[30]出版,成为土地管理等专业的国家级重点教材;1997年,《中国土地科学》刊发《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几个问题》[31],对中国开展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997年,中共中央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颁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进入全面修编阶段,着重强调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相应出台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随着《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颁布,新一轮以耕地保护为重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到2000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五级规划并开始正式实施,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以土地供给制约引导需求的规划编制体系建立起来,奠定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度基础。

这一阶段规划的内容、范围、深度、方法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规划内容上,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农业用地规划,转为对行政辖区内城乡全部土地利用的总体安排;由侧重土地的开发利用设计,转为包括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在内的综合规划;由注重微观的土地利用组织,向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转变;由以往强调生产发展,向统筹规划,促进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在规划方法上,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定额测算、专业设计到综合平衡的方法,向在继承传统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定性、定量、定位、定序相结合,重视调控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方法转变,具体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逐级控制、指标控制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相结合等。

3.3 第三阶段:2000至今,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利用规划

尽管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针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来编制,但实践中暴露了种种不适应的问题,如建设用地需求保障不足,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困难,规划修改调整频繁等。因此,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改革的探讨也成为新的热点问题。2000年,《中国土地科学》发表《世纪之交的土地利用规划:回顾与展望》[13]、《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问题》[32]等论文,拉开了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研究序幕。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特别是与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诸多实践探索密不可分。在规划实践中,北京市探索了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统筹管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和机动管理,上海市探索了集中建设区、基本农田集中分区,广东省探索了建设用地弹性分区管控等。这些地方的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推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进一步深化落实,从重点针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空间管理发展成为基本农田管理和城乡建设用地“三界四区”空间管制①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了“三界四区”。“三界”为规模边界、扩展边界、禁建边界;“四区”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管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双管齐下的模式。2008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了上述土地用途管制空间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实施。其后,国土资源部相继颁布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编制规程、数据库标准②有关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业标准为:200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和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2-2009)》。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7-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8-2010)》。,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技术体系。

该阶段土地利用规划在完善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强化土地用途管制。通过农地限制、技术标准、规划纲要、编制规程和制图规范等文件的调整和约束,形成了基本农田空间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加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使得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基础和技术体系更加完备,逐步成为能够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范城乡各项建设的依据。

与此同时,配合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的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得到高度重视。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得以施行,相应技术规程在2000年也得以颁布实施③2000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 1011-2000)》。。伴随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被纳入土地整治范畴,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相配合,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编制了全国、省、地(市)、县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并在2013年颁布了地(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①2013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4-2013)》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5-2013)》。,初步构建了土地整治规划的技术体系。进入“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议题,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推进。

4 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域的发展及演进

尽管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从农业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空间布局中产生,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中国土地利用管理核心问题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其实践范围、涉猎领域也不断拓宽。尤为明显的特征是其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和技术,总是与社会实践的历史潮流紧密结合,规划实践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不少没有专门著述、过去或现在奋斗在一线的土地规划实践者和管理者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和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共同探索,才形成独特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中国土地规划事业和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人们永远铭记。从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域看,可以按照规划理论方法、规划评价技术、规划信息技术、规划协调方法4个维度分析。

4.1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

由于中国土地规划学是从国外引进,对于规划技术方法的借鉴吸收、实践总结、具体技术方法等受到高度关注。早期研究往往基于国外方法[33]和国内实践经验[34]借鉴的总结,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29]等也是受到重视。在具体方法论上,2000年以前的关注点在于: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模式[35-36];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适应于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用地方案比选和进行土地利用动态规划[37-38];探讨人口指标的预测方法[39]等。进入21世纪,伴随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探讨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技术路线,寻求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决策支持和决策可视化方法[40],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中[41]。

规划理论是指导规划实践的重要前提,学者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的探索。王万茂[1,30,42-43]、冯广京等[44]认为,土地区位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利用分区理论、土地利用控制理论等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有学者提出规划的非理性[45]、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46],认为规划应体现动态、协调的思想。但是,对中国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基于耕地特殊保护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在机理,系统性分析一直较为欠缺。为此,部分学者结合中国单一制体制的国情,提出中国具有两级土地发展权体系的观点,据此对土地用途管制的本质以及有关规划的作用进行了解释[47]。

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专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以借鉴吸收为主,涉及到控制论、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48]。

4.2 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学和规划实践的初衷是探讨土地合理利用目的下的土地资源空间组织和配置问题,从最早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到覆盖全地域的土地规划,因此,服务于规划的土地评价是规划编制开展的起点,其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技术尤受关注。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土地评价纲要》,推动了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开展[49-52]。随着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农地生产潜力评价的研究也不断加强[53-56]。

伴随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建立,农用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的研究全面铺开。围绕农用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研究,从内涵外延界定[57-58]、潜力测算方法[59-60]、挖潜模式探索[61-63]等方面大范围开展;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研究,从问题提出[64]到内涵指标界定[65-67]、评价试验探索[68-70],直至初步构建相应的技术评价体系[71],推动了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开展。

自2003年以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7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73]发表,拉开了两类规划评价的研究序幕。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探索有关评价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和指标体系[74-75],并进一步发展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的评价方法探索[76-77];而围绕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关注点多集中在评价方法和数量型指标设计上[78-79],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进行规划实施的空间效果评价,则成为北京等地有关实践的重要方法。

4.3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多为依据专业人员的经验进行的定性规划。随着计量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线性、非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全面推广。应用ArcGIS、MapInfo机助制图[80]、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81]、MAPGIS[82]等信息技术,建立基础数据库、模型库、编制和管理等信息平台,广泛应用到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也为规划的调整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4.4 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

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有的学者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交叉关系[83],提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应达到两者间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和环境容量规模的相互一致[84]。尤其是随着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学者们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两规协调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内容包括探讨两规协调的重要意义、内容和任务、城市空间格局、用地分类、规划体系、规划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85-90]。2010年以后,两规协调主要侧重于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主要反映在济南、广州、上海等案例的研究上[91-93]。

伴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工作的展开,规划协调也从“两规”扩展到“多规”,结合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协调衔接[47,94-95],配合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和“多规合一”的试点实践[96-97],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现阶段的规划协调研究仍然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多规分治导致的空间冲突加剧问题和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98],使得多规融合的研究都局限于技术层面,不能从机理研究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多规冲突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学者开始研究分析“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的机理[47,99-101],试图弥补系统剖析“规划冲突”根源的空白。

5 土地利用规划学发展展望

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源于农业生产活动,成长于耕地保护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设立,将在中国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进程中得以更高更新的发展。从土地利用规划学发展的历程看,未来研究的关键点基本清晰:一方面,如何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建立,推动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空间组织的科学化和协同化;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和拓展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管理科学化和合理化。

5.1 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

中国学者日益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过去也较多集中在国际和国内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借鉴上,而结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践先于理论研究,也已经形成具有较强本土化特质的规划实践体系,因此迫切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学加快理论研究步伐,总结提炼中国经验和机理,结合国家的成长和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土地利用规划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具体在方法论上,土地利用规划学和城乡规划学有着许多相似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学科互鉴”至关重要,需要加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二级学科,需要从土地科学其他二级学科、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吸取有益的养分,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5.2 推动 “土地用途管制”迈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基于耕地特殊保护的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思路进一步延展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领域,这对土地利用规划学提出新的命题。站在推动中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高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将成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领域的新动向和新重点。尤其是随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划定的全面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控制性划定技术及信息化保障方法将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重头戏。

5.3 关注土地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化与实用化

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及其方法论是支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可以按照规划编制前、中、后三个阶段来组织。规划实施评价是启动新一轮规划修编、修改、调整的前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等是伴随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支撑规划编制的基础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地市级以上规划的方案进行评判的必备性内容。从未来发展的趋向看,一方面,要完善有关规划评价体系,如环境影响评价如何从宏观战略性评价向微观实施性评价发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如何进一步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另一方面,要促使规划评价方法实用性、简便性,如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有效潜力如何评判?土地资源本底条件的有关评价如何更具实用性?

5.4 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

伴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新时代的强大需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从学术研究角度透析各类空间规划存在的科学基础和制度条件?如何从土地权利束和管制权力束角度探索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组织、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如何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监管视角探索建立新时代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学需要重点研究的议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土地发展权体系具有其独特性,可能为破解空间规划协调难题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因此,加强中国土地发展权的权利体系及其管控体系的内在机理研究和实践框架设计,有望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学在推动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References):

[1] 王万茂. 土地利用规划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严金明. 中国土地利用与规划战略实证研究[M] .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3] 何芳. 土地利用规划[M] . 北京:百家出版社,1994.

[4] 张占录,张正峰. 土地利用规划学[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钱铭. 土地利用规划学与城市规划学[J] . 中国土地科学,1996,10(4):25 - 27.

[6] 付梅臣,王金满,王广军,等.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 . 中国地质教育,2007,(3):88 - 92.

[7] 吴大放,刘艳艳,姚漪颖,等.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国内研究进展[J]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5):27 - 31.

[8] 董黎明,林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董祚继. 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M] .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0] 董德显.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对象、任务、内容与研究方法[J] . 中国土地科学,1993,7(1):33 - 37.

[11] 王家樑.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科学的主导学科[J] . 中国土地科学,1994,8(3):43 - 44,42.

[12] 朱德举. 1995年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J] . 中国土地科学,1996,10(4):45 - 47.

[13] 郑伟元. 世纪之交的土地利用规划:回顾与展望[J] .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1):2 - 5.

[14] 粱学庆,吴玲,黄辉玲. 新中国5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3):13 - 16.

[15] 董祚继,吴运娟. 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 .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

[16] 张省三,王保公. 国营友谊农场的土地规划[J] . 中国农垦,1955,(10):18 - 24.

[17] 陈重. 国营农场土地规划补课应注意的主要原则[J] . 中国农垦,1955,(13):28 - 29.

[18] 其梅. 看了国营农场馆里的土地规划以后[J] . 中国农垦,1957,(3):2 - 3.

[19] 蔡辛一. 谈谈国营五三农场的土地规划[J] . 中国农垦,1957,(6):15 - 16.

[20] 傅积平,樊润威. 为红旗人民公社进行土地规划[J] . 土壤,1958,(2):12.

[21] 何永祺.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几个土地规划问题的初步探讨[J] . 东北农学院学报,1963,(4):79 - 89.

[22] 丁荣晃. 关于目前农村人民公社土地规划若干问题的商榷[J]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00):74 - 79.

[23] 丁荣晃. 关于目前农村人民公社土地规划问题的商榷[J] . 中国经济问题,1979,(3):28 - 33.

[24] 许俊荣. 灌溉排水地区土地规划中拖拉机道的布置[J] . 新疆农业科学,1965,(4):155 - 156.

[25] 饶浩廷. 新疆灌溉地区土地规划的几个问题[J] . 新疆农业科学,1965,(7):269 - 272.

[26] 刘继善,李德林. 对《新疆灌溉地区土地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意见[J] . 新疆农业科学,1965,(9):346 - 347.

[27] 何永祺. 土地规划的概念和土地规划科学的对象及性质[J] . 东北农学院学报,1962,(3):69 - 79.

[28] 麻高云. 关于土地规划对象与任务的商榷[J] . 宁夏农学院学报,1982,(1):60 - 64.

[29] 郑振源.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的设想[J] . 农业区划,1982,(4):16 - 26.

[30] 王万茂. 土地利用规划学. 第1版[M] .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1 - 53.

[31] 董祚继.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几个问题[J] .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5):12 - 15.

[32] 陶志红,范树印.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的思考[J] .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23 - 26.

[33] 姜林. 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方法[J]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2,(4):26 - 30.

[34] 徐日辉,曾德恩,周宏伟,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思路新方法──以江西省进贤县为例[J] . 中国土地科学,1995,9(2):34 -38.

[35] 尹君,张天增,赵世强,等. 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探讨[J]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4):42 - 46.

[36] 尹君,刘文菊. 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研究[J] . 农业工程学报,2001,(4):160 - 164.

[37] 赵小敏,王人潮,吴次芳. 土地利用规划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以杭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143 - 148.

[38] 赵小敏,沈兵明,吴次芳,等.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67 - 72.

[39] 童新华. 土地规划中人口预测的方法及应用——以玉林市为例[J] .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0 - 25.

[40] 郑新奇,杨树佳,象伟宁,等.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J] . 农业工程学报,2007,(1):66 - 71,292.

[41] 王娟,崔保山,卢远,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J] . 水土保持学报,2006(,1):160 - 163,180.

[42] 王万茂. 土地规划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A] . 中国土地学会. 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 2003:7.

[43] 王万茂,张颖. 市场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关于规划修编思路的探讨[J] .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1):9 - 15.

[44] 冯广京,严金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战略思路[J] .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2):4 - 7.

[45] 吴次芳,邵霞珍. 土地利用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98 -105.

[46] 吴次芳,叶艳妹. 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 - 12.

[47] 林坚,许超诣.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J] . 城市规划,2014,(1):26 - 34.

[48] 严金明,等.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研究[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9] 倪绍祥,黄杏元,胡友元,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 . 科学通报,1992,(15):1403 - 1404.

[50] 葛京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晋州市为例[J]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2):93 - 96.

[51] 何敦煌. 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以福建龙海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J] . 中国土地科学,1994,8(6):11 - 15.

[52] 黄跃进,唐锦春,孙柄楠. 基于GIS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J] .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4):78 - 82.

[53] 张妙玲,俞纯绅,林增杰,等. 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土地质量因子的评价指数[J] . 江苏农业科学,1984,(2):38 - 41.

[54] 张学雷. 鲁中平原高产农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J] .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1,(S2):132 - 134.

[55] 任志远,郭彩玲. 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以陕西关中灌区为例[J] . 资源科学,2000,(1):23 - 26.

[56] 刘兴土,佟连军,武志杰,等.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分析与预测[J] . 地理科学,1998,(6):501 - 509.

[57] 张正峰,陈百明.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 . 自然科学学报,2002,(6):664 - 669.

[58] 张正峰,赵伟.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 . 经济地理,2007,(1):137 - 140.

[59] 张正峰,陈百明,董锦.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J] . 资源科学,2002,(4):43 - 48.

[60] 林坚,李尧,叶艳妹,等.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J] . 1998,(10):54 - 57.

[61] 杨庆媛,张占录.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 . 中国软科学,2003,17(6):115 -119.

[62] 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 . 地理研究,2004,(8):469 - 478.

[63] 陶志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10):1 - 5.

[64] 赵鹏军,彭建.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 资源科学,2001,(9):23 - 27.

[65] 林坚,陈祁晖,晋璟瑶. 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 . 中国土地,2004,(11):4 - 7.

[66] 谢敏,郝晋珉,丁忠义,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0):117 - 120.

[67] 陈莹,刘康,郑伟元,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8):26 - 29.

[68] 甄江红,成舜, 郭永昌,等. 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J] . 经济地理,2004,(3):250 - 253.

[69] 章其祥,孙在宏,沈剑荣,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01 - 105.

[70] 林坚,张沛,刘诗毅.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 - 10.

[71] 贾克敬,谢俊奇,郑伟元,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 .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15 - 20.

[72] 赵小敏,郭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 .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35 - 40.

[73] 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1):134 - 138.

[74] 吕昌河,贾克敬,冉圣宏,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J] . 地理研究,2007(,2):249 - 257.

[75] 唐弢,徐鹤,王喆,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45 - 49.

[76] 吴克宁,赵珂,赵举水,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 .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23 - 28.

[77] 郑新奇,李宁,孙凯.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类型及方法[J] .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21 - 26.

[78] 夏春云,严金明.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J] .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2):19 - 23.

[79] 梁彦庆,葛京凤,郑永宏,等. MapInfo机助制图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 .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5):287 - 289.

[80] 张鸿辉,刘友兆,吴林,等. 江苏省金坛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制[J] .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5):26 - 30.

[81] 陈丽,师学义,吴清盛.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0 - 292.

[82] 肖笃宁.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J] . 中国土地科学,1996,10(6):12 - 13.

[83] 邹春洋.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与协调——以三亚市为例[J] . 热带地理,1996,(3):271 - 275.

[84] 朱才斌.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机制[J] . 城市规划汇刊,1999,(4):10 - 13,79.

[85] 钱铭. 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J] .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5):1 - 5.

[86] 朱才斌,冀光恒. 从规划体系看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 . 规划师,2000,(3):10 - 13.

[87] 吕维娟,杨陆铭,李延新. 试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协调[J] . 城市规划,2004,(4):58 - 61.

[88] 曹建丰,许德林.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J] . 规划师,2004,(6):80 - 82.

[89] 许德林,欧名豪,杜江.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J] . 现代城市研究,2004,(1):46 - 49.

[91] 杨树佳,郑新奇. 现阶段“两规”的矛盾分析、协调对策与实证研究[J] . 城市规划学刊,2006,(5):62 - 67.

[92] 王国恩,唐勇,魏宗财,等. 关于“两规”衔接技术措施的若干探讨——以广州市为例[J] . 城市规划学刊,2009,(5):20 - 27.

[93] 胡俊. 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 . 城市规划,2010,(6):20 -25.

[94] 史育龙.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关系研究[J] . 宏观经济研究,2008,(8):35 - 40,47.

[95] 林坚,陈霄,魏筱. 我国空间规划协调问题探讨——空间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 . 现代城市研究,2011,(12):15 - 21.

[96] 朱江,邓木林,潘安. “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J] . 城市规划,2015,(1):41 - 47,9.

[97] 林坚,乔治洋,吴宇翔. 市县“多规合一”之“一张蓝图”探析——以山东省桓台县“多规合一”试点为例[J] .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6):47 - 52.

[98] 方创琳. 城市多规合一的科学认知与技术路径探析[J] .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8 - 36.

[99] 林坚,陈诗弘,许超诣,等. 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J] . 城市规划学刊,2015,(1):10 - 14.

[100] 张衍毓,陈美景.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与规划改革构想[J] . 中国土地科学,2016,30(2):11 - 21.

[101] 张叶笑,冯广京. 基于时空锥理论的“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机理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5):3 - 11.

[102] 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2):58 - 65.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Science in Recent Three Decades

LIN Jian1,2, ZHOU Lin1, ZHANG Ye-xiao1, YE Zi-jun1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Land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871,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scienc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 use planning science with its key issu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 employed is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nd use planning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four evolution stages: servicing agriculture as the means,promot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as the key and regulating land use as the core.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of land use planning such as theory and method of land use planning, evalu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technology and planning coordination and converge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listed below:1)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land use plan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innovated;2) the land use planning shifting from quot;land use controlquot; to quot;land resource spatial controlquot; should be promoted; 3)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lanning-oriented land use planning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and 4) the coordinationand innovation of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should be facilitated.

land management; land use planning; summary; research progress; research outlook

F301.2

A

1001-8158(2017)09-0024-10

10.11994/zgtdkx.20171027.145754

2017-08-02;

2017-08-27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1015);国土资源事业费项目“土地学科进展与土地科学前沿问题研究”(TD171602-01);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学术质量提升项目——《中国土地科学》(JPQK4-X-043)。

林坚(1969-),男,福建福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 jlin@urban.pku.edu.cn

(本文责编:陈美景)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土地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我爱这土地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