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的功能探究
——基于软实力视角

2017-01-27 11:56吴连海陈丽红
地域文化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妈祖实力信仰

吴连海 王 琪 陈丽红

妈祖文化的功能探究
——基于软实力视角

吴连海 王 琪 陈丽红

妈祖文化作为影响深远的海洋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特征,是中国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下,弘扬和发展妈祖海洋文化,无疑是增强中国海洋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基于软实力视角探讨妈祖海洋文化的功能,对正确理解妈祖文化、弘扬妈祖文化、维持社会稳定秩序、整合海内外各方力量等具有重大意义。

妈祖文化 软实力 功能

“软实力”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概念。2004年在其新著《软实力——国际政治中的制胜之道》将软实力定义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这种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①Joseph S.Nye,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25.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以往,硬实力的价值似乎更明显,但是在信息世界,软实力的影响更加凸显。文化软实力多指一国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0页。。古今中外,国家的发展,既是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增强,也是价值观、文化等软实力的提高。

妈祖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妈祖文化作为海洋文化具有特有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郑衡泌在《妈祖信仰分布的地理特征分析》一文中,指出妈祖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以海洋环境为特色、以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环境为背景、与特定区域的人文环境相结合的独特文化。①郑衡泌:《妈祖信仰分布的地理特征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O7年第2期。田真也指出,福建海商发展环境的险恶,闽人浓厚的宗教意识和海洋开放意识的结合特定历史条件下政府对航运安全的特殊要求,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妈祖以国家海神的身份走向全中国乃至世界。②田真:《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第16期。

妈祖文化具有海洋文化性质。妈祖神灵的最初形态是海神,妈祖文化早在孕育之初,就打上了海洋文化的烙印。林新媚在《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化意义》一文中论证妈祖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和平文化、寻根文化、兼容文化和美德文化。③林新媚:《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化意义》,《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妈祖文化时空发展特征说明了妈祖文化的海洋性质,同时显示出妈祖文化的重商色彩。海商在妈祖信众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商的冒险求利一向受到妈祖的有力庇护。因此,与从农耕文明中孕育出来的儒家文化相比,从海洋文明中诞生出来的妈祖文化有着极为鲜明的重商倾向,易于和经济社会相融,与时代精神相合。妈祖文化在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方面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④蔡泰山:《妈祖与海洋文化发展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妈祖文化彰显着海洋文化特征。一直以来,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常局限于农耕文化,而对中国的海洋文化却少有涉猎,这无法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冯天瑜曾指出中西文化的差别,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海洋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黄土地文化。⑤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24页。以崇拜妈祖为代表的海神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特征,与中华民族的黄土地文化相辅相成,共筑华夏文明。妈祖海洋文化同样具有维系中华民族的社会功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

妈祖文化具有非常强的文化软实力特征。台湾的高致华和万超前在《论妈祖信俗之软实力》一文中指出,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发挥妈祖文化的优势,是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海洋软实力的来源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军事等。中国海洋大学王琪教授指出,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面临日益复杂的海洋局势,中国的海洋权益维护日益引起国人的重视,中国希望在和平崛起视域下通过自身的海洋实力的增强,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海洋软实力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海洋软力与海洋硬实力作为海洋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时,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而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⑥王琪:《海洋软实力的战略价值——兼论与海洋硬实力的辩证关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妈祖文化历久不衰,并呈现出愈加繁荣之势,非常值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2009年,“妈祖信俗”成为中国首个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信俗类项目。妈祖信仰千年传承,至今已在历史上从地方性民间信仰逐步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家王霄冰教授曾撰文详细归纳了妈祖信仰是怎样传播和发展的,提出它是“一个民间信仰不断地被地方力量、国家政治、现代学术和当代社会文化潮流加以干预、形塑与建构的过程”⑦王霄冰、林海聪:《妈祖:从民间信仰到非物文化遗产》,《文化遗产》2013年第6期。。徐业龙、奚敏指出,妈祖文化的遗产价值还在于它“博大的人文内涵”,“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民间信仰力量能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空间,妈祖信仰衍生出来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博大精神,无可比拟”。①徐业龙、奚敏:《非遗视野下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载《妈祖文化研究论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1-89页。

笔者认为基于软实力视角探讨妈祖海洋文化的功能,对正确理解妈祖文化、弘扬妈祖文化、维持社会稳定秩序、整合海内外各方力量,建设和发展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妈祖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妈祖文化软实力首先表现为文化影响力,主要体现其文化认同功能和体育文化功能。

(一)妈祖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认同功能

论及妈祖文化的价值,首先需要谈其文化认同功能。妈祖信仰逐渐发展为文化认同符号。妈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华人所到之处,妈祖文化相伴而随,使它的文化认同功能得到了延伸。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陈兴贵认为,在现代社会,妈祖信仰被人们赋予了文化认同等功能,妈祖信仰作为文化认同的符号,是“建立在世界范围内华人的众多信仰基础上的认同符号”。妈祖文化作为共同的信仰加强了全球华人的亲缘关系,更承担了中华子女的文化认同纽带。林新媚指出,因为妈祖文化顺应人性,体现人类追求的“真善美”等普世价值,所以才能繁衍传播下来,内容在不断丰富,而且妈祖信仰的群体是广大社会公众,使这种信仰更加生机勃勃。②陈兴贵:《神圣与世俗,妈祖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中国宗教》2009年第12期。

妈祖文化已跨出国门,融入全球,传播中华文明。现在全世界共有五千多个妈祖文化机构,信众近二亿人。《光明日报》曾经刊文指出,妈祖信徒们相互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呈现出超越族群、种群、社会阶层、区域界限和政治分隔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③《妈祖信仰正式定为妈祖文化》,《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日。林贵尊在《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在海南的现实意义》一文中也认为,妈祖从福建莆田的湄洲岛走向世界,仅中国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就分别占当地人口的70%、70%、50%、80%、70%以上。

海外华人通过对妈祖的崇拜,寻找自己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如妈祖庙宇满地开花,遍及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1600多座妈祖庙。从北欧的挪威、丹麦,到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都建有妈祖庙。陈兴贵在《神圣与世俗,妈祖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一文中指出,泰国曼谷有规模宏伟的妈祖宫,妈祖的故事还被载入泰国典籍之中;日本妈祖则被融入日本神道,奉祀于神社;美国纽约甚至有“一条华人街,两个天妃宫”的说法。

妈祖文化已成世界认同中国的一个窗口。妈祖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人类和平发展文化”。日本鹿儿岛大学下野敏见教授认为:妈祖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南亚的,而且是世界性的信仰,妈祖对世界文化有贡献。可见,妈祖文化促成了不同祖籍人群、不同信仰人群的整合,已成了文化融合的一种力量。

(二)妈祖文化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功能

妈祖民俗体育是妈祖文化深远影响力的具体表现,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刘青健等认为:妈祖民俗体育是在以妈祖信众较为集中的居住地区,人们创造并形成传统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活动。主要形式包括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活动,涵盖妈祖舞、祭典活动、妈祖车鼓等。“妈祖民俗体育与妈祖的祭祀、庙会等民俗活动联系密切,具有地域性、宗教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征”。

林朝晖、林德明在《妈祖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文化活动》中指出了妈祖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内涵及特色,以及民俗体育对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意义;黄瑞国、詹金添在《妈祖体育文化圈的界定及其意义》中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等方法,讨论妈祖体育文化圈的概念及构建妈祖体育文化圈的价值与策略;林丽萍、朱美娟在《海西妈祖信俗活动中的民俗体育之特征及发展》中分析海西妈祖信俗活动中民俗体育的文化特点,探讨妈祖海洋文化中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促进民俗体育在海西经济建设中健康发展。

妈祖体育文化功能是以妈祖海洋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功能,是妈祖海洋文化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妈祖体育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妈祖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妈祖体育文化具有多重社会功能。詹金添指出,妈祖体育文化具有凝聚和社会运作的功能,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利于全民健身发展,达到健康娱乐目的;促进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①詹金添:《闽台妈祖体育文化功能及意义研究》,《运动精品》2011年第3期。刘永祥、王清生也指出,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②刘永祥:《论海“西发”展中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二、妈祖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

(一)妈祖文化是世界华人凝聚的动力源

妈祖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凝聚力源自人们对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妈祖海洋文化让人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让海外华人找到心理归属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妈祖海洋文化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体现了人们对妈祖文化的认可。是凝聚民心的动力源,也是促进两岸统一的强大推力。③罗春荣:《妈祖文化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妈祖信俗入选“名录”,世界和平的钟声同时奏响,彰显妈祖文化凝聚力。2009年9月30日,中国妈祖信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布世界各地的妈祖宫庙响应福建湄洲妈祖庙的倡议,同时鸣响和平钟81次,表达对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祝福,也彰显了妈祖文化强大的凝聚力。④谢重光:《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妈祖“寻根”文化凝聚世界华人。海外华人通过对妈祖的崇拜与信仰,来寻找自己在中华民族中的根。黄瑞国指出,海神妈祖作为航海者的精神支柱,亲善、友爱、公平、正义是妈祖文化精神所在,对百姓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妈祖文化在海外华人心中,也是文化认同和寻根怀祖的象征。①黄瑞国:《妈祖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5页。

(二)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凝聚的桥梁

海外华人具有深厚的妈祖“寻根”文化,台湾同胞亦是如此。“每年举办的‘妈祖回娘家’到湄洲进香等活动,名为祭祀妈祖,实为是一种返乡寻根活动。”这种“寻根”的信念,使妈祖信仰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陈兴贵多次撰文指出,妈祖文化是炎黄子孙灵魂的链接,客观上起到了加强侨胞团结,激发爱乡爱国的情怀,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作用。②张珣:《妈祖·信仰的追寻(续编)》,台北: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246-247页。

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凝聚力的桥梁。“官不通民通,民通以妈祖为先”。妈祖信仰是联结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纽带,妈祖文化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是沟通两岸往来的桥梁。妈祖文化在闽台影响最深,台湾的妈祖庙就有900多座。福建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这里的妈祖庙被尊称为“天后宫妈祖总庙”“中国麦加”。许多妈祖信徒将“湄洲朝圣”作为其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台湾妈祖信众认为,台湾地区的妈祖宫庙,都是湄洲妈祖的行宫,因此台湾的妈祖宫庙都纷纷来湄洲寻根谒祖。③陈兴贵:《妈祖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中国宗教》2009年第12期。

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和平的精神力量。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的称号。罗春荣所说:“海峡女神的形象,作为‘和平女神’,是和平和爱的化身”“愿‘和平女神’之翼飞向全球”。④张大任:《宋代妈祖信仰起源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对两岸而言,妈祖的“和平使者”作用更为明显。黄秀琳、林剑华、张超杰等人认为,每年都有800余批次的台湾进香团赴湄州岛妈祖庙进香朝圣,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交流的精神纽带,提升了两岸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进程⑤黄秀琳、林剑华:《妈祖信仰文化社会功能的人类学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对妈祖起源地的朝拜,对大陆信众的亲近与信任,是超越政治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商业投资合作、增加两岸旅游观光,从而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力。妈祖信仰已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

(三)妈祖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心理

妈祖文化体现民族心理凝聚力。妈祖信仰,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使信众拥有很强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蒋维锬表示,妈祖信众遍布世界,人们通过妈祖文化的崇拜心理,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也通过这种文化心理和崇拜方式,与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着认同。妈祖文化以其独特的信仰和崇拜方式,把中华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推动民族复兴和祖国繁荣,日益呈现出强大社会维系力和民族心理凝聚力。⑥蒋维锬:《妈祖文化热的再认识》,《东南学术》2004年第S1期。

妈祖文化满足百姓心理需求。罗春荣指出,妈祖文化扎根于民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连,满足平民百姓祈福求顺的心理需要,在困境中给人以希望,在危难中给人以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之一。

妈祖文化加强了海内外华人的心理凝聚。妈祖文化有利于增强华人世界的聚合。涂敏等人指出,妈祖海洋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奉妈祖的中国人的足迹,遍及全世界。①涂敏:《浅谈妈祖文化》,《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湛江,2007年。妈祖文化与儒家文化共同成为海外华人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华人社会中具有极强的聚合功能。②彭文宇主编:《妈祖文化研究论丛(I)》,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三、妈祖文化的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还表现为文化感召力。妈祖海洋文化的感召力还具有教育、旅游和外事功能。

(一)妈祖文化感召力的教育功能

妈祖文化具有深厚的教育功能。妈祖的圣绩传说本身极具教育色彩。罗海贤在“2006年中华妈祖文化学术论坛”上撰文《论析妈祖对中华海洋文化的伟大贡献》,分析妈祖的故事传说,如“金鲤开口”“礼佛得嗣”“道人传秘”“井口得符”“天授姻缘”“求丹医母”“湄山飞升”“拯人苦难”“浪中解难”“化草救商”“祷雨济民”“镇救水灾”和“收妖除怪等”,无不体现妈祖关心百姓疾疫,为黎民操劳祈福,繁育后代,抵御恶贼,保证百姓安全,伸张正义等精神。③罗海贤:《论析妈祖对中华海洋文化的伟大贡献》,《2006中华妈祖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天津:2006年,第110页。

妈祖文化吸收儒家思想,极具感化和教育作用。孟建煌,许元振等人指出,在妈祖崇拜文化发展后期,妈祖精神又融入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如:“博施于民而济众”“仁者爱人”“救人于危难”“天下为公”等都可以在妈祖的事迹传说中影射出来。妈祖文化吸收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精华,弘扬救国保民,提倡忠诚孝道,守信誉,德通神明。④张珣:《终身教育:妈祖与环保教育》,《终身教育》2011年第3期,第35-38页。

妈祖文化的传统教育功能。众多学者纷纷指出,在妈祖传统中,许多道德范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给人们以教育熏陶,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社会道德规范的孝心、爱心、善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救人于危难的舍己为人精神等,都是妈祖教育功能的体现如航行于大海之中信奉妈祖的渔民,每遇其他船只失事,必然鼎力相助,每见海上漂尸总要捞起并载到沿岸掩埋,这都是传统文化“仁爱”精神的体现。而且妈祖神话传说以及妈祖文化精神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延续至今,千年的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⑤李露露:《妈祖神韵:从民女到海神》,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78-100页。

(二)妈祖文化感召力的旅游功能

妈祖文化感召力的旅游功能源于其深厚的底蕴。妈祖文化蕴涵丰富的物质文化。“妈祖庙内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海外交往及贸易等情况的物质载体,拥有研究历代经济史、海交史、民族学、民俗学的可靠原始资料,是妈祖文化考察旅游理想的目的地”⑥谢明礼:《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及开发》,《亚太经济》2003年第4期。。黄秀琳、林剑华等学者认为,妈祖文化深厚的底蕴也进一步充实了旅游内容,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妈祖盛大的祭奠民俗是妈祖朝圣旅游的最具吸引力的环节,全世界二亿信徒为朝圣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旅游客源。⑦蒋长春、余建辉、徐丽娟:《妈祖文化旅游的回顾、现状及展望》,《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妈祖文化还可以带动海峡两岸旅游的发展,使两岸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加强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扶持。

以莆田旅游业为例,妈祖文化社团及其成员在世界各地积极宣传;妈祖文化发源地湄洲岛的风土人情和城市建设,吸引了海内外八方游客,助推了莆田旅游业的发展。据莆田市旅游局公布的数据,仅仅五一小长假,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约接待游客56万、67.48万和77.26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2.54亿和2.91亿元,2015年和2016年皆超过3亿元。①据莆田市旅游局统计。

(三)妈祖文化感召力的外事功能

妈祖文化敦睦邦交。习近平说:“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66页。和谐外交理念有助于构建以民主平等、协调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新秩序。③向前:《中国和谐外交理念视角下的亚太地区国际秩序转型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7-77页。妈祖作为“海上和平女神”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湄洲妈祖祖庙是信徒心目中的“海上麦加”。“世界妈祖同一人,天下信众共一家”,特别是面对亚太地区多种宗教文化,妈祖文化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亚太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历史上,郑和使团促进妈祖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郑和下西洋打破了明初实行的海外贸易壁垒,妈祖信仰从此在东南亚得以快速发展。在郑和使团的带动下,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不仅掀起了迁徙南洋的热潮,促使妈祖信仰在东南亚得以发展,而且也为妈祖文化在南洋地区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陈日升:《郑和下西洋与福建人的海外迁移》,《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今天,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下,妈祖海洋文化必定大放异彩。

综上,当代社会,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价值和文化已成为维持社会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宣传,无疑是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海洋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核心一一贯通。妈祖文化除了具有世界文化特征,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社会秩序、传承文化习俗、丰富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联系海峡两岸骨肉亲情,凝聚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光彩夺目的亮点;是促成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强劲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者的发展相得益彰,良性互动。因此,应当借力妈祖文化,提升我国海洋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赵 欣

G07

A

2096-434X(2017)02-0018-07

吴连海,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海洋文化;山东,青岛,266100。王 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海洋文化;山东,青岛,266100。陈丽红(通讯作者),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海洋文化;山东,青岛,2661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13);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自筹经费项目(J16WA17);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1501007)。

猜你喜欢
妈祖实力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妈祖祭典
实力抢镜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