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7-01-27 13:31刘施妤
法制博览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中学生途径法治

刘施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浅析中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刘施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目前,中学生法治教育日趋成为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仅从当前知网上已经发布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来看,1999年至今发布数在逐年递增。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中学生关于法治方面的教育,而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探究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学生法治教育之路。

中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为了找寻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针对性的中学生法治教育道路,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我们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经过对具体地区、具体中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在网上发放问卷,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进行普查,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具有典型性,而且问题也很具有代表性。下面,我将就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总结目前学校方面和学生方面存在的典型性问题

(一)学校方面

于学校而言,在调查问卷中集中询问的是:第一,学校对法治教育课程的安排。第二,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课程的形式。第三,学校与家长关于法治教育的沟通情况。第四,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法治相关内容的途径。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学学校普遍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校对法治教育课程安排的少。第二,学校采用的教学形式枯燥。第三,学校与家长就法治教育问题缺乏沟通。第四,学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法治内容的途径过少。

对于中学学校而言,我们可以理解因为面临着升学压力,学校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孩子们更为充分的学习时间,所做出的一定的取舍。但是,中学时期不光是面临升学压力的时期,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不光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获得好成绩,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人。所以学校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忘记教授中学生们如何做人。

(二)学生方面

我们对于中学生们主要询问的这些问题:1.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看法。2.学生对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态度。3.学生对八种刑法上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要负刑事责任的罪行的了解程度。4.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法治相关内容的情况5.学生自主学习法治相关内容的途径。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普遍都存在这些问题:1.对待法治教育态度不端正。2.对于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课程的行为态度消极。3.对于法律基本问题了解程度低。4.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主学习法治内容的积极性且缺少自主学习的途径。

分分分学生命根,很多学生认为在升学阶段,只要把考试要考的科目学好就达到了最终的目标。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同时,也应该不忘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是社会的新鲜血液,是民族的希望。中学生是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的,应该立足于书本,但绝不应该止步于书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丰满自己的灵魂。双耳要闻窗外事,心中要读圣贤书。

二、在发现了学校、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做的就是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对学校、中学生现存状况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应该根据各学校原本的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解决课程安排少的问题。

2.为解决形式枯燥学生难接受的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多种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如在校内进行法庭进校园、模拟法庭的法治教育活动,在校外进行参观学习少管所等。

3.为解决学校、家长就中学生法治教育问题欠缺沟通的问题,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微信群或是单独建立一个平台,采用各种便于沟通的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4.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少的问题,学校可以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法制内容平台,丰富校园图书馆关于法治方面书籍的收集。

(二)学生方面

1.可以通过班主任单独找同学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看法,强调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

2.在了解学生对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及自身对法治教育的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看法适当调整学校的安排,使法治教育“按需供给”。

3.了解学生对基本法律常识的了解程度,就基础问题进行普及。

4.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法制相关内容的情况,有针对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法制相关内容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和拓展。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脊梁,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技能是重要的,但是只有技能没有道德的人却是可怕的。我相信,学校、中学生会逐步发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我也深信,以上的问题只要加以改进,中学整体的法治观念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每个学生都能在社会法治环境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成为守法的合格公民。

[1]汪太贤,艾明.法治的理念与方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2]陈秀丽.初中生法律认知特点几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张华.青少年法制教育:困境与转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3).

[4]李雨洋.中小学法治教育亟需改革[J].法制博览,2016(13).

[5]何树彬.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定位、实施原则与路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02).

[6]汪蓓.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01).

G631

A

2095-4379-(2017)36-0202-01

猜你喜欢
中学生途径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