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017-01-28 15:05刘伟弟唐山市群众艺术馆063000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古琴文人艺术

刘伟弟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 063000)

浅析古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刘伟弟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 063000)

古琴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2003年古琴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对古琴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政府与古琴学者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古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途径,促进古琴艺术在当代体现更高的价值。

古琴;发展历史;保护与传承

一、古琴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春秋战国时代是古琴艺术极为鼎盛时期,当时演奏古琴成为文人雅客必备的一项技能。古琴因此与文人官宦阶层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成为他们表达自身观点、完善修养的一种重要工具。由此为基础,一套有关琴制、琴曲、琴论、琴派的琴学体系逐渐成型。历史上的古琴活动,大部分存在于文人范围内,普通平民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古琴文化,这也导致了古琴一直处在“曲高和寡”的状态之下。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阶层都是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著书立说、言传身教等方式,使古琴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艺术美学、文化历史等内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这深刻的影响着我国古代审美观、世界观、宗教观等。

然而这样宝贵的文化瑰宝却在一百年间逐渐遗失。清朝灭亡到20世纪末的这一百年间,战乱纷繁、社会动荡,这对古琴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20世纪60-70年代,旧式文人群体渐渐消失,古琴失去了关键的人文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机表现在古琴传承的各个环节:琴社衰败、琴家寥寥无几、古琴文化发展停滞、琴学研究止步不前等。据《古琴艺术申报书》调查统计:“(当时)我国仅剩琴会、琴社26家,60岁以上的古琴大家仅有34人。”1进入21世纪后,古琴艺术的保护传承逐步受到重视。特别是2003年古琴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国家逐步加强了对古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重视程度,从政策、经济、宣传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古琴艺术的研究和保护。在国家和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各类“古琴打谱研讨会”“古琴艺术学术研讨会”兴起,新的艺术团体、琴人、琴社组织不断涌现。

然而, 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仍然受到多种问题困扰,主要存在以下四点2:1.古琴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已经不被现代人所认同;2.真正领会古琴文化其中琴学精髓的古琴人才却并不多,古琴文化传承可能面对断代危险;3.古琴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展;4.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古琴生存存在危机,古琴逐渐脱离“雅文化”,向世俗方向发展。

二、古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1.全方位、多角度介绍古琴艺术,使之大力普及

仅仅依靠地方琴社的力量来传播古琴艺术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寻求政府资源的支持帮助。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条例,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这种即将消失的宝贵遗产。同时也可以寻求合适的社会媒体进行宣传,例如电视媒体在播放电视剧的间隙穿插古琴艺术知识短片,拍摄并播放公益广告,在音乐频道转播古琴音乐会等。尽管这些渠道多是带有一定的的商业性质,但是并不影响对于古琴文化的宣传效果。仅仅依靠呼吁保护古琴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可能无法有效的实现传承的目的,这就需要政府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商业活动和古琴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大众认识到古琴文化珍贵的艺术价值,成为像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圆明园、故宫一样家喻户晓、人们从心里热爱的文化遗产。

2.加强对古琴音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文献资料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古琴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有众多文献资料散落民间。总的来看,古琴文化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3:古琴音乐文献的整理以及研究琴谱文献与史料文献。尽管古代的大部分琴谱已经由阜西先生等前辈整理成《琴曲集成》等著作,并已发表,但是仍有多部文献资料散落各地。这些散落的资料同样具有可观的研究价值。寻找这些散落的资料并加以整理,这是研究我国古琴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3.发掘琴人的主动性

从琴人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具备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努力和政府沟通以取得政府对于古琴艺术的支持,用实际的工作成绩来为民间琴人以及琴社的发展谋求有力支持。纵观目前各个地区的古琴发展情况,大部分民间琴人还是能够在政府之外竭尽全力,为古琴的传承创造条件,并且卓有成效。除此以外,还要加强琴人在琴乐传承中的自主性。古琴艺术是扎根在民间的民间资源,它生在民间,长在民间,自然应该从民间汲取力量。古琴不同于昆曲需要有庞大数量的观众作为支持,古琴一向风雅,无需听众,三五知己便可对奏一曲,一人品茶抚琴更可谓怡然自得。古琴这种个体独立的特性便决定了琴人在传承过程中自主能动的重要性。

4.设立专项基金,落实具体到位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在非遗工作中设立了一定的专项经费,但是对于古琴文化的整个传承工作来讲,政府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资源支持亦或是政策支持都是远远不够的。就以金陵琴社为例,琴社为了保持文人结社的初衷,采取的非营利性的经营方式,免费授琴并且举办讲座与音乐会。长期以来,各项活动耗费的资金难以计算,使琴社维持困难。如此不忘初心的琴社,政府除了精神上的嘉奖也应该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为其提供保障,助其更好地弘扬古琴艺术。

5.注重整体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当中,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有其一整套的生存环境。在古琴文化的保护当中,我们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古琴的演奏,还有各个琴派的演奏大家、古琴技法、古代琴谱等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都属于古琴文化体系,忽略了哪一方面都是传承过程中的失职。古琴在流派划分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例如,古琴流派在唐朝分为蜀吴两大琴派,蜀地琴人演奏激浪奔腾,有一种激流勇进的意味;吴地人清秀婉约,吴地琴人演奏宛如涓涓细流,绵延不断。明清以后,古琴流派更是百家争鸣,广陵派、浙派、川派、中州派、诸城派、闽派、虞山派、金陵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古琴文化的保护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重谁轻谁,只要是有价值、值得传承的流派都应该受到保护。

三、结语

中国古琴文化绵延三千年不息,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也代表了文人志士清风明月的处世理念。但是如今,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这宝贵的文化却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发展。那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置若罔闻,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团结一致,使其重新焕发光彩?尽管古琴艺术的传承需要耗费数代人的精力,但是从古琴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古琴艺术这块瑰宝一定会在当今社会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注释:

1.古琴艺术申报书. http://www.ihchina.cn/inc/doc/gq.doc,2007-10-8.

2.施咏.对当代古琴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J]. 当代音乐,2016(19):1-4.

3.刘小萌.古琴、古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 音乐传播,2016(01):11-13.

猜你喜欢
古琴文人艺术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文人吃蛙
寻访千年古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