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如何贴近读者

2017-01-28 02:01鲁建滔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秦皇岛特约记者居民

□鲁建滔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1)

社区新闻如何贴近读者

□鲁建滔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1)

在新闻报道的分类中,社区新闻因其篇幅小、事情琐碎,并不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种类,大多数纸媒比较关注突发社会新闻和深度报道。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社区新闻报道以其贴近性和本土化的特质,开始受到纸媒的重视。

顾名思义,社区新闻报道是指发生在社区里的新闻故事。社区新闻并不缺少好的素材,但是在实践中,纸媒的社区新闻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新闻工作化、不吸引人等。笔者通过在河北《秦皇岛晚报》社区新闻部的实践认为,社区新闻报道要想贴近读者,要做好以下四点。

记者多管齐下跑社区

一般认为,跑社区的记者要多依靠社区工作人员。但是在实践中,记者的要求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东西是不匹配的。社区工作人员多有宣传任务,给记者的线索都以他们的日常工作为主,很多和读者关系不大,而记者想要的很多好的故事却隐藏在社区里,得不到及时挖掘。

要让社区里的事及时反馈到记者的手中,光靠社区工作人员不行,记者必须多往社区跑。

秦皇岛晚报社把社区新闻部的近10名记者分派到各个街道办,基本上每人跑一至两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下面有很多社区,多的能达到10个社区。

问题来了,社区新闻部的记者除了跑社区,还要跑突发新闻,时间并不充足。另一方面,每个街道所辖社区之多,并不一定跑得过来,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

秦皇岛晚报社的做法是,发展社区特约记者。在各个社区,总有一些这样的居民,空余时间多,热心小区的公益事业,对各家情况熟悉。这样的居民,就是社区特约记者的发展对象。为鼓励大家参与,秦皇岛晚报社在报纸上公开征集社区特约记者。经过初选后,对征集的社区特约记者进行采编业务的统一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些社区特约记者就上岗了。为了鼓励他们多写稿多提供线索,秦皇岛晚报社给写稿的社区特约记者都发放稿费,每到年底的时候,对他们的发稿量进行统计,前十名每人都有奖励,这样就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办法,以前单靠记者在社区单打独斗的局面得到很大的改观。记者经常跑社区加上社区特约记者的眼线作用,记者对社区里发生的事就了如指掌。

写离社区最近的新闻

社区里的事很多都是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如何从这些琐碎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秦皇岛晚报社的做法是,写离社区最近的新闻。离社区最近的新闻,一指的是发生在社区的,二指的是和社区里大多数人相关,不管是地域上还是心理上都相关。

比如,《秦皇岛晚报》刊发的《谁来管管这条路?》这篇社区新闻,说的是某小区附近沿河道路早晚高峰拥堵不堪,社区、街道协调两年未果,其中主要原因是,小区里停车位少,有些居民把车停在这条路上,导致拥堵不堪。社区协调物业派人劝阻没人听,交警想管但又不是规划路,小区居民对此叫苦不迭。

这是一个小区发生的烦恼事,既有出行难的问题还有停车难的问题。记者接到报料后,实地采访了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交警部门等。所写报道见报后,秦皇岛市委书记就批示,要求市委督查室督导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在领导的重视下,民政部门很快设立路牌,交警部门也设立禁止停车警示牌。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交警部门还在附近的一条路上划出了停车位。至此,困扰小区居民两年多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烦恼事其实有很多,但是通过报道,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一件件事情累积起来,让社区居民觉得,很多事情找有关部门扯皮是解决不了的,但是找到报社后,总能得到解决,这一下子提高了《秦皇岛晚报》在读者中的威信。

在家长里短上做创新

实际的采访中,社区里面也有很多小事,有时不足以通过新闻的形式来表现,这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素材,如何使之“焕发青春”?秦皇岛晚报社的做法是,通过形式的创新,赋予这些家长里短更深刻的意义。

《秦皇岛晚报》有一个每周一次的专栏,叫“社区副主任日记”。记者以社区副主任的身份(其实不是真正的社区副主任),把从小区了解到的关乎社区工作、市民生活的小事、琐事,通过记者的采访或亲历体验,把所见、所闻、所感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达到传递正能量的效果。

比如,《为了晚年幸福,勇敢迈出这一步》这篇社区副主任日记,写的是老人找后老伴儿的故事。素材源于记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次闲聊。老人找后老伴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现在仍有人迈不过这个坎儿,所以,记者才决定写出来。

这样一个小故事,如果写成新闻,并没有很大价值,但是以“社区副主任日记”这种日记专栏的形式,结尾通过记者的点评:老年人要去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件小事的积极意义便体现出来。原来很小的事情,但是通过记者的笔,把闪光点发掘出来。

比如,《居委会里的“传呼”服务》,说的是一次,记者来到海建里社区居委会,发现居民来办事时,都在使用一个新设备——可视呼叫器。原来,他们的办公室从平房搬到三楼后,居民都反映办事还得爬楼,挺麻烦,于是社区想出了这个办法,让大家从一楼通过呼叫器,把工作人员喊下来。居民们都觉得居委会的这个办法特别暖心。

这其实是一篇表扬性稿件,放在以前,这样的稿件并没很大的价值。但是,记者在文尾的点评:“其实,让居民满意的方式并不复杂,就这样从点滴里,为他们多想一点,即使楼层升高了些,依然是那么接地气”,一下子让一件小事的意义得到升华。

以活动体现服务性

社区新闻报道并不仅仅限于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恼事。如何体现新闻的服务性?组织一些社区活动就是很好的方式,这样既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又提高了报纸在社区的影响力。

社区春晚是秦皇岛晚报社的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这个活动为小区里那些能歌善舞或者在相声、小品等艺术领域有一技之长的草根人群,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同时也给小区居民提供了难得的文化大餐。每年都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成为《秦皇岛晚报》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老游戏大赛也是秦皇岛晚报社举办的贴近社区读者的一个活动。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曾在物质匮乏年代伴随的老游戏,比如,滚铁环、丢沙包、踢毽子等渐行渐远。从2012年起,由秦皇岛晚报社举办的老游戏大赛勾起很多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报名参赛的家庭一年比一年多。

通过社区记者的情感联络,通过社区新闻的本地化和服务性,纸媒就会提高自己在社区读者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黏性,让社区的读者觉得不可或缺。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这种黏性才是把现有受众留住的利器。同时,纸媒通过社区报道积累的品牌和影响力,也会给纸媒在新媒体领域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秦皇岛特约记者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孙婷婷
高台居民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