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风格独特
——例谈江苏地方戏剧的“唱腔音乐”与“表演形态”

2017-01-28 04:43贾佳子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昆剧淮剧曲调

贾佳子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00)

海纳百川 风格独特
——例谈江苏地方戏剧的“唱腔音乐”与“表演形态”

贾佳子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00)

戏剧是一种高雅音乐,它源于生活实际、再现生活原型、创造生活快乐,唱腔音乐有其各自的独特风格。本文通过例谈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与表演形态,阐明江苏地方戏剧各个剧种唱腔音乐的不同风格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定生活背景衍生的剧种,都是通过链接、借鉴、融合相关音乐形成自己戏剧的“海纳百川、风格独特”的唱腔音乐。

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表演形态

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戏剧文化资源宝贵,生命力强。戏剧所反映的爱国热情、善恶观念、团队意识,这些表达着不同思想的剧目对培养人们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人们互相配合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唱腔音乐”是表演戏剧内容的基本载体、呈现戏剧内容的主要形态。江苏是一个地方戏曲多样的文化大省。昆剧、苏剧、锡剧、童子戏、淮剧等构成一幅五彩绚丽、千姿百态的梨园美景,其中昆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好多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欣赏江苏地方戏曲,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戏剧音乐,笔者例谈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的特质与表演形态,阐明各剧种唱腔音乐的不同风格和个性特征,欣赏江苏地方戏剧“海纳百川、风格独特”唱腔音乐的丰富韵味和无穷魅力。

一、昆曲——人类文化的遗产

(一)唱腔音乐:海纳百川,汇集融合

昆剧的曲牌非常丰富,可分为北曲、南曲和时剧三类,所有的曲调,从唐代到宋、元、明、清、从皇宫乐曲到市场里的叫卖声,从民间劳动歌曲到宗教音乐,从汉民族的山歌到少数民族和外国民族的民歌,这些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曲调,汇集到同一个剧种,形成风格统一的完整的唱腔体系。因此人们称昆剧的唱腔为曲牌联套体。即一段唱腔总是有好多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接而成,类似现在的声乐套曲或组歌。昆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样别具—格,用的是竹笛。男女唱腔伴奏用不同的笛子,称为雌雄笛。常用的伴奏乐器还有笙、三弦、琵琶、二胡及打击乐器板鼓、锣、钹等。

(二)表演形态:典雅大方,别具一格

首先,昆剧首创“用歌舞表演故事”的舞台演出形式。昆剧艺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创造很多优美的表演身段,从水袖到扇子,从眼神、手位到步法,都有各种组合。直到现在,这些组合,还是训练戏曲演员形体表现力的基本手段。其次,昆剧把戏里的所有人物,分成更细的行当。明代后期,一般以“十行脚色”为主体,为后来戏曲表演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奠定基础;昆剧的唱和念肘字的四声音韵非常讲究,强调“字正腔圆”,咬字吐音受吴语影响,是带有吴语口音的中州韵念法。昆剧音乐的总体风格以典雅著称。台湾戏剧家白先勇先生曾发起排练全本昆剧名剧《牡丹亭》,深入到上海、北京的大学里演出,依然让大学生们倾倒。每一场观众都爆满,连过道、走廊都站满了人。可以说,昆剧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二、苏剧——吴侬软语清甜曲

(一)唱腔音乐:柔美典雅、清丽宛转

苏剧的音乐开始时以弦索凋为主,后来吸收、融化、创造一些和弦索调因素相近的曲调。如”费伽调””柴调”“太平凋”等,多达30余种。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太平调”成为运用得最多的基本曲调,曲词柔美典雅、清丽宛转,不仅有“慢板”“陕板”“散板”等板式,而且有了男女腔各种角色行当应用的不同曲调。苏剧还吸收数十个风格各异的民间小调。苏剧的伴奏乐器有弦子、琵琶、胡琴、鼓板、笙、笛、箫、唢呐,以二胡为主奏乐器。后来又加入打击乐、扬琴、大阮、古筝,以及部分西洋乐器,使苏剧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二)表演形态:清新活泼、诙谐有趣

苏剧早期以唱堂会为主。形式是5至8个人,围着桌子坐定,穿生活中的便装,在小乐队的伴奏或自己的弹奏中演唱故事。拿今天的话讲,就是送戏上门,直接到邀请人家里演唱。每次演唱的剧目,分为前、后两类。前面,大多是昆剧,一般唱八出,俗称”前滩”后面,大多是反映平常百姓生活的四出玩笑戏,俗称”后滩”。这种组合,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种形式和弹词等说唱艺术有本质上的不同。弹词的说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为观众说唱故事,他们是故事的介绍者。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宜叙体”。而初期苏剧的说唱者,是先分好角色,然后以剧中人的身份来演唱故事。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代言体”。1940年前后,苏剧才以化妆南主词为过渡,完全成长为一个新的地方剧种——苏剧。新中国成立以后,苏剧和其他剧种一样,以剧场为主要演出阵地,成为一种完美的舞台艺术。由于苏剧形成的时间比较晚,受古典戏曲程式的影响较小;近代,又以演时装戏居多。再加上曲调自由、流畅,无论演唱、对白,都用甜蜜、清丽的苏州话(苏白)使得苏剧的表演,形成朴实、细腻、柔美、恬静、注重内心体验,又幽默、发噱的风格。

三、锡剧——永远禁不住的“一枝梅”

(一)唱腔音乐:水乡特色、繁丽淳朴

锡剧音乐始于“滩簧”,与苏南民间音乐相融。长于抒情,具有宛转、繁丽而又淳朴的水乡特色。“簧调”是踢剧唱腔早期的主要曲调,又吸收、移植“大陆调”和”铃铃调”,不断改编创新。“簧调”“大陆调”和“铃铃凋”都衍生出一系列曲调。以适应不同人物、不同情感和不同用途的需要,成为锡剧唱腔的三大基本曲凋。此外。锡剧唱腔还吸收邻近剧种、曲艺和江南歌舞音乐的一些曲调。锡剧唱腔的伴奏乐器,初期只有一把二胡,艺人自拉自唱。到常踢文戏时期, 伴奏乐队已经有五至七人,乐器有板鼓、二胡、笛子、唢呐、琵琶、小三弦等。后来,增加打击乐、扬琴、部分西洋管弦乐和低音乐器。但是,主要伴奏乐器仍然是二胡。

(二)表演形态:以唱为主、自然甜美

锡剧最初的表演形式只有两人演出的“对子戏”,人物只有一男一女(女角色有男性扮演),男角色是小丑,专门插科打诨;女角色多为小姑娘;后来有了个年轻男角,大多演书生、劳动者之类的人物。后来又出现数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和数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由于戏剧的剧目内容丰富,表演形式来自民间,内容贴近民心,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四、通州僮子戏——源自巫文化的戏曲活化石

(一)唱腔音乐:自由散唱、吟诵情感

僮子戏唱腔有“立腔”“得得腔”“书腔”三种基本曲调,依唱词字数分为〔七字调〕〔十字调〕两种系列,又因不同情绪发展出平、喜、悲、急等腔。僮子戏唱腔吟诵性强,以自由散唱为特色,唱起来高亢、激越,只用锣、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是典型的“傩戏”范畴的原始性声腔。

(二)表演形态:破旧立新、融合表演

通州僮子戏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封建迷信活动有一定联系。为什么巫师们的“作法”活动,可以进入戏曲行列?首先,他们的“作法”具有装扮的特点。“作法”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生活中的本人,而是装扮成驱魔降妖的“神”。这和戏剧、影视艺术中,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是一个原理。其次。在后来的”作法”过程中,他们演绎许多带有戏剧性的故事,例如《唐僧取经》《楚汉相争分土地》等,这些内容已远远超出”驱鬼求神” 的范围,和戏曲基本相同。再次,在演唱、表演、武术等手法的运用上,也与戏曲的“唱、念、做、打”相似。为什么僮子戏要保护,巫婆要严禁?巫婆们装神弄鬼的目的是骗取钱财,结果是贻误病情,夺人性命,所以必须禁止。僮子戏里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更多更重要的是文化,她保留较为突出的中国戏曲原生态特征。研究僮子戏,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等问题。憧子戏把杂技、魔术、木偶、哑剧、即兴小品、八卦阵、赤脚上刀山等都融进表演之中。凡是当今戏曲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僮子戏里不但都有,而且比戏曲更丰富。所以,有中外专家称通州僮子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五、淮剧——三股苦水浇灌出来的戏曲奇葩

(一)唱腔音乐:民间说唱、质朴豪放

淮剧音乐主要来自民间的说唱、田歌和劳动号子,并从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吸收一些曲调,演唱质朴、豪放,唱腔常带有特有的悲壮色彩,经过发展,逐步形成〔淮调〕〔拉调〕〔自由调〕三大主要曲调系列及一些辅助性曲调。淮剧唱念语音属江淮方言,现大多将建湖话作为标准。淮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后也用高胡,另外有三弦、琵琶、笛子、唢呐及打击乐器。

(二)表演形态:三者合一、行当齐全

淮剧是由三种艺术样式合并而成的。一是“门叹词”。新中国成立之前,盐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非常艰难。每当遇到荒年,许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在沿门乞讨的过程中,他们就敲打云板、演唱一些曲调悲凉、唱词凄苦的民间小调,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民间曲艺——“门叹词”。二是“香火戏”。明代、清代时期,淮河流域的巫风很兴盛,本来只是一种驱魔求神、消灾降福的迷信活动,后来为了吸引更多观者,换取多一点的饭食,才穿插表演一些神仙传说和劝人行善的故事,表演多,唱得少。这对”难兄难弟”都为吃饭而奔忙,也都为各有所短、吃不饱饭而发愁。后来,这对“兄弟”合为一家,相互取长补短,自此之后,就能唱能演一些“对子戏”和”三小戏”(有一个小生、一个小旦、一个小丑同台演一出小戏),人称“江北小戏”。三是徽剧。徽剧是300多年前形成于安徽省桐城,石台一带的古老剧种、自太平天国起义之后,社会动荡,战事不断。盐阜地区因为没有兵灾,相对平静,于是不少徽班艺人纷纷到这里谋生,人们称其”里下河徽班”。因为形成的年代久远,剧目丰富, 行当齐全,表演功底深厚,所以徽剧受到各种层次观众的欢迎。“江北小戏”经常和徽剧合在一起演出,并从徽剧那里学习剧目和表演技巧,最后合二为一。淮剧开始是一人演唱,后来有两人对唱,但是只有唱,基本没有表演。后来,这三个苦弟兄结合在一起之后,生存能力陡然大增,不但能演生活小戏,还能演历史大戏,生、旦、净、末、丑一行不少。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所以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保住民族的根,变得尤为重要。

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说过:“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唱腔音乐和表演形态是生活实践的结晶,是戏剧生命的灵魂;本文例谈的5种江苏地方戏剧,就是通过戏剧本身的唱腔音乐和表演形态,让人民发现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让欢乐注入戏剧,让戏剧创作快乐。

[1]朱莉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生活,1990(03).

[2]何华平.吴音汉曲江淮戏——江苏地方戏曲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晓晔.生命音乐: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J617.5

A

贾佳子(1992—),女,江苏盐城,研究生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曾获“第四届孔雀杯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二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国家奖学金”,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昆剧淮剧曲调
罗周昆剧创作论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