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要輯稿》繫年補校二則(上)

2017-01-28 15:35陳希豐
中华文史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鄂州

陳希豐

《宋會要輯稿》點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已考訂繫年錯誤達二千八百餘條(點校本《序言》),但仍不免遺漏,兹提供二例。《輯稿·兵》二九“邊防門”之三〇:

(紹興)二十九年二月十三日,詔:“禁止私渡淮人,累降指揮,已是嚴備。……”九月十五日,樞密院令成閔與吴拱從長公共選差一得力兵官,權知襄陽府,統率吴拱舊軍,專一措置邊防。倘有緩急,令吴拱將大軍前去應援。若獨令所委兵官措置防托,竊慮不知吴拱元措劃事件,緩急有失照應,兼以地遠,應援不及。詔令吴拱量度事勢,添那人馬,前去襄陽府屯駐。仍往來同共措置防托,務要固守應變(頁9252上—下)。

“九月十五日”條涉及宋高宗紹興末年對荆襄戰區的軍事部署,該記載不見於其他傳世文獻,屬《輯稿》所獨有。若依《輯稿》記事之通行體例,此條記載當屬紹興二十九年事。但事實並非如此。第一,紹興二十九年九月時成閔、吴拱二人分任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與利州西路駐紮御前中軍都統制兼知成州,不在荆襄地區供職,選差襄陽府守臣並不屬於二人職權範圍,“倘有緩急,令吴拱將大軍前去應援”,更無從談起。第二,據《宋史·高宗紀九》,紹興三十一年五月,“命主管馬軍司成閔部兵三萬人戍鄂州”,當年八月,任命成閔爲“湖北、京西制置使,節制兩路軍馬”(頁600—601),總領荆湖戰場防務。三十一年三月,令“利州西路御前諸軍都統制吴拱知襄陽府,部兵三千人戍之”,同年八月,由吴拱接替田師中“爲鄂州諸軍都統制”,仍主持襄陽一線防務(頁600,602)。也就是説,南宋爲應對完顔亮南侵而加强襄陽地區戍守、委任成閔、吴拱爲荆湖戰區統帥,是在紹興三十一年。《輯稿》“九月十五日”條所述實際就是朝廷要求當時新任荆湖戰區統帥的成、吴二人從該戰區統兵官中“選差一得力兵官”,以接替吴拱原先知襄陽府的職務。考慮到吴拱調任鄂州都統制後,知襄陽府的職位出現空闕是在三十一年八月,而三十一年十一月成閔就被召往兩淮戰場(《宋史·高宗紀九》,頁605),顯然,朝廷令成、吴二人共同議定襄陽守將的人選,此事只可能發生於紹興三十一年八月至十一月間,即《輯稿》所載的九月份。因此,“九月十五日”條當繫於紹興三十一年,而非二十九年。

猜你喜欢
鄂州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鄂州市研学旅行发展前景研究
鄂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
书法《竹枝词》
武汉岳飞文化遗迹及其变迁简论
鄂州孝文化资源的开发视角研究
鄂州市发展畜牧业新经济的思考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鄂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做法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