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研究

2017-01-29 01:28龚苏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维权书籍阶段

◆龚苏娟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

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获取是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的。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发现,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相较于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自从我国新课标实施以来,对阅读习惯养成方面的重视度也是越来越高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们在语文素质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小学生习惯培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学生阅读习惯分析

在经年累月的阅读中逐渐养成的自动化动作以及行为称之为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一点建立就不容易被改变。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以及观念的形成,属于学生们教育阶段较为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授课老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对于学生们的教育是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的。

学生们在小学的学习中,所有学科课程都是以语文课程作为基础的,而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较为重要的,也是很难达到明显效果的。对于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以及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识字量,老师们可以利用学生们在日常中的阅读习惯来进行探查。构建较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较为重要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们在对阅读乐趣的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鉴于此,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应该从小学阶段着手的。

二、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于阅读培养方面教师重视度薄弱

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不过他们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不够与时俱进,对于当代的小学生而言是难以产生吸引力的。并且部分的教师会觉得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是较为重要的,相较于阅读习惯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因此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们阅读这一方面基本都是较为敷衍的,重视度不高;学生也由于老师的这一观念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较为冷淡的态度,长时间如此,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生们对于阅读缺乏兴趣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阅读是不感兴趣的,因此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无从谈起,大部分学生在读过一本书后对于这本书基本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也难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获。学生们觉得课外书籍就是一些有着跌宕起伏情节的图画书等,或者是一些笑话之类的,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部分家长则是以教学辅助书籍作为给孩子们首选的课外书籍,家长对于一些图文并存的童话故事并不是太倾向。家长和老师对学生们的成绩太过于看重,以至于对于学生们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有了过多的干涉,因此学生们对于自己喜欢的散文寓言等书没有选择权,也就对于阅读失去了原本的兴趣。因此也使得阅读习惯难以有效的养成。

三、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小学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培养也是较为重要的。这一阶段对于学生们阅读习惯养成的同时也要对于阅读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掌握。小学语文授课老师要对这点加以重视,对于学生们在阅读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学要加以重视。不过小学生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都是较为稚嫩的,并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和辩解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徐徐渐进的,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而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家长也有着一定的引领作用。阅读环境的构建也是较为重要的。

首先,对学生们阅读兴趣的激发,学生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中是难以对阅读水平进行全面的掌握的,所以针对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要加以重视。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们而言不单单是对其阅读能力有着提高作用,也对阅读能力有着一定的培养作用。学生们在对课外书籍进行大量的阅读时,对于课堂上学习的书本内容也有着一定的巩固作用。对于学生们而言对其进行阅读兴趣的激发是较为重要的,只有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对于名家名著等书籍进行着重的兴趣培养。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这类书籍是不认识的,即使知道也对其内容不怎么了解,并且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于书名都是陌生的,学生们对于漫画小说等书籍了解的较为透彻。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们的这一特性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著,让学生们对健康的优美的书籍产生兴趣,引领学生们对好书的阅读兴趣。

其次,对学生们朗读习惯的培养,小学生阶段是孩子们身体以及智力共同成长时期,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情感的表达式较为重要的。而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是有利于心灵的动摇的,并且对将全部侵权证据到公证处实时公证,否则一旦抄袭方删除证据,即使你有截图等证据也难以起诉。”举证方进行公证不方便,而公证费用又高。这也导致了法院在判决中往往以“证据不充分”为由压低或者驳回原告所要求的赔偿额。

四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给了抄袭者可趁之机。例如上文提到的抄袭判定中的法律漏洞,又例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这给新闻媒体之间肆意抄袭、照搬对方的新闻稿件创造了“土壤”,造成新闻抄袭的纠纷层出不穷。而且目前,我国的有关于网络著作权的民事法律只有初步的保护制度,缺乏体系化和完备化,只在个别条文上有所体现,司法解释也不完备,缺乏实践性,且相关条例无法适应急速变化的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抄袭泛滥。

五是一些特殊的作家群体和特殊题材作品无法利用现有法律维权。这类作家的作品通常比较小众化,往往会成为重点抄袭的对象。然而就算认定了抄袭,这些原作者因为题材特殊的原因,却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维权。比如,描写男性之间情感故事的耽美作品由于不符合主流的感情取向,较为小众,没办法在司法实践中获得支持。如李亚玲的《国色天香》涉嫌抄袭风弄的《不能动》,虽经网友调色盘比对证明抄袭事实无误,但是最后仍然是抄袭者胜诉了,这也足以可见耽美小说作家维权之难。

每一部优秀的原创作品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心血,他们将其视为珍宝,却被无良的抄袭者拿去,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他们愤怒、委屈、不甘,却因为维权的困难而无法让抄袭者获得应有的惩罚,而抄袭者就算在舆论中落入下风,被大众指责,但是却依然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这不禁让我们唏嘘。

早在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便谈到了对“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严重忧虑,提出了“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而现实中作者们的维权困境则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强大文化原创力的支持,怎样解决维权者的维权困境,保护原创,激发大家的原创激情,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上下求索”的一份子,为解决这一困境出一份力。

[1]付丽姝.网络文学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Z).

[2]詹映,张弘.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司法判例实证研究——以维权成本和侵权代价为中心[J].科研管理,2015,(36).

猜你喜欢
维权书籍阶段
鲁迅与“书籍代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维权去哪里?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